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中外墙的典型保温方式和常见保温材料,采用多松弛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瞬态共轭传热数值模型,分析间歇耗能条件下墙体的瞬态热传导过程,进而得出不同类型保温外墙的节能特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保温墙体增量综合效益的计算方法,分析绿色建筑外墙的增量成本及其增量效益,进而建立外墙增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获取保温外墙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数据表明,采取内保温方式的外墙在该地区具有最佳的节能特性,尽管采用不同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的外墙均具有一定的节能特性,然而,在其全生命周期内,使用外保温方式以及增量成本较高的保温材料的墙体的增量综合效益出现负值,因此,不适宜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增加保温层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外墙的保温性能,然而,增加保温层厚度会产生额外的增量成本,因此,绿色建筑项目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墙体节能特性及其增量成本进而选取适宜的保温层厚度,从而实现其全生命周期内增量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建立了一种用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A) 测定麦草细胞壁木素分布的方法。讨论了溴化、切片厚度和样品座对定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溴对木素的化合不但是专一的,而且也是稳定的;利用薄切片背散射,吸收和荧光对定量测定的影响可以忽略,空间分辩力也可得到弥补。因此,SEM-EDXA技术以较高的准确度提供了定量测定木素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使用石蜡切片法,对采自不同生境下的30种藓类植物茎的横切面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30种藓类植物茎的形状、细胞形状、表皮层数及厚度、皮部是否分化及细胞层数、中轴有无形状以及所占比例等特征因种类不同而差异明显;(2)不同水分环境下藓类植物茎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强烈增厚或增厚明显,有的具内外皮部分化并且外皮部细胞胞壁增厚;荫湿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其茎表皮细胞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壁稍增厚,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比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少;水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细胞胞壁薄,表皮细胞排列不紧密,茎皮部无内外皮部分化.表明藓类植物茎的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细胞壁厚度与生境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用于阻尼填充墙的高阻尼砂浆层阻尼层,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一般砂浆层相比,高阻尼砂浆阻尼层具有更大的耗能与变形能力.当聚灰比在0.38~0.53的范围内,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高阻尼砂浆阻尼层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加,超出了这个范围,提高聚合物含量的效果不大.采用苯丙乳液和丁苯乳液共混且聚灰比为0.45的高阻尼砂浆作阻尼层能取得最大的耗能与变形能力.增大高阻尼砂浆阻尼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其水平变形能力,可以较好延缓上部砌体单元与阻尼层之间的滑移,提高阻尼层的耗能能力,但是极限承载力会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阻尼层的厚度取为9mm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鞘层特性直接影响微波等离子体应用于工业等领域的质量,针对研究其时变的空间分布和电场分布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中等气压下耦合麦克斯韦方程的微波氩等离子体三维模型,对鞘层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其二维等效模型.基于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分析,讨论了鞘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厚度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场及微波电场的时空瞬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由于电子与离子的扩散速度和受力方向不同,鞘层的厚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并最终形成稳态鞘层;在空间上,鞘层存在于所有与等离子体接触的放电管壁附近,鞘层区域的电场强度始终大于等离子体主体区域,且电场方向始终指向管壁,对微波电场产生阻尼作用.此外,通过量化分析证明了鞘层厚度随压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Observation of coupled magnetic and electric domains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Ferroelectromagnets are an interesting group of compounds that complement purely (anti-)ferroelectric or (anti-)ferromagnetic materials--they display simultaneous electric and magnetic order. With this coexistence they supplement materials in which magnetization can be induc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electrical polarization by a magnetic field, a property which is termed the magnetoelectric effect. Aside from its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he mutual control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is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for applications in magnetic storage media and 'spintronics'. The coupl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ordering in ferroelectromagnets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domains and domain walls. However, such a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tic and electric domains has so far not been observed. Here we report spatial maps of coupled antiferromagnetic and ferroelectric domains in YMnO3, obtained by imaging with optical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The coupling originates from an interaction between magnetic and electric domain walls, which leads to a configuration that is dominated by the ferroelectromagnetic product of the order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种不同方式配筋连梁的剪力墙受力分析,阐述了采用斜向加筋连梁能提高双肢剪力墙抗震能力,有利于地震区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岩体裂隙介质各向异性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裂隙岩体看作是由主干裂隙和网络状裂隙共同构成的,分别用随机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描述裂隙中的水流运动,利用裂隙壁与岩块之间的水位连续和流量均衡将两模型耦合起来,建立各向异性离散一连续耦合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与其他耦合模型不同的是,各向异性离散一连续耦合模型采用了Monte-carlo方法随机生成裂隙网络系统,具有随机性.通过算例比较了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一连续耦合模型对裂隙岩体渗流场影响模拟的差异.结果表明,裂隙间距和隙宽越大,2种模型模拟的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9.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建立以湿度梯度为热源或热汇,以温度梯度作为湿源或湿汇的建筑构件内热湿耦合迁移的动态数学方程。提出用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建筑构件内的热湿耦合过程,利用Laplace变换方法求解耦合方程。使用该方法对竹材组合墙体构件竹板进行了热湿耦合过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竹板内温度和含湿量的动态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合理可信,有利于竹结构组合墙体的特性研究,也有利于竹材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适用于厚度在1.5m以上的大型基础底板的两种经过改进的后浇带留置技术及其防护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后浇带壁的剔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