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今年4月12日,航天飞机已飞行了20年。航天飞机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出入太空的“雄鹰”。至今,航天飞机已把624人次、136万千克的各种航天器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2.
魏庆 《科学之友》2007,(6):27-27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4.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坠毁引起全球关注;4月19日,又是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升空30周年。这两个日子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要理解这一点,就要明白什么是空间站。 人类现有的载人航天器包括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其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而空间站不返回地面,在太空长期运行,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科学研究、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由此不难看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是人类进入太空的交通工具,而空间站则如同一艘不落的航天母舰,是开发太空的人造“天宫”。它与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相比具有许多特有的优点,比如规模大、电源充足;在轨道上运行时间长;其上的实验设备可以更换和维修;航天员能轮流分批作业;其功能可以不断扩展,等等。实际上,空间站综合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各自优点,既能长期在轨运行,又可以载人航天飞行,因而一问世便受到了世界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 空间站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大厦,能由运输器为在其上面长期生活的人提供生活用品等。 利用空间站能长期载人的优...  相似文献   

6.
太空,这个人类的梦想之地,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在战争与和平间徘徊不定。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6时50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它的第39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继“发现”号之后,“奋进”号与“亚特兰蒂斯”号也先后迎来“谢幕时刻”,航天飞机彻底退役。  相似文献   

7.
范一超 《世界科学》2005,(8):F004-F004
7月19日,在世人关注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前一周,美国前宇航员(曾在月面停盛71小时14分)查尔斯·杜克、“发现”号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指令长查尔斯·博尔登、全球首位黑人宇航员梅·杰米森开始了为期22天的中国之旅,拉开了主题为“科技、和平、友谊”的航天知识普及、促进人类和平开发空间、推动中国航天界友好交流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科技     
《科学之友》2005,(11):16-17
KEO卫星今天将告诉5万年后的人类,NASA计划明年5月进行下一次航天飞机发射,麦当劳“落榜”中国餐饮百强,英国培育出能发光的转基因蚊子,神奇手机充电底座诞生  相似文献   

9.
幸福零重量     
体验零重量 零重量,有时被称为微重力或失重。当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的时候,零重量就产生了。因为航天飞机在几百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受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地球重力,也就是地球引力,将航天飞机往地心拽;另一种是航天飞机围绕地球飞行产生的离心力或惯性力。当离心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重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因而产生微重力或零重量。  相似文献   

10.
太空一小步     
1981年4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百万人兴高采烈,载歌载舞。他们要观看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参加航天飞机首次飞行的宇航员约翰·扬和罗伯特·克里平正进入航天飞机。揭开航天史上新一页的时刻到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窗     
利用照像机监控 航天飞机安全情况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近期表示:他们计划在2005年春季恢复发射航天飞机。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发生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殉难。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其油箱上绝缘材料发生脱落撞击在机翼上引发的。现在,新设计的航天飞机外部油箱将不会出现上述材料脱落的现象。设计人员在接近油箱顶部的位置安置一架照相机,以此监测材料脱落及航天飞机腹部可能受到的伤害。当航天飞机发射时,照相机开始工作。8分钟  相似文献   

12.
兴明 《科学之友》2006,(7):44-44
如果下一艘航天飞机也遇到麻烦,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一样在发射过程中出现故障,宇航员们被困在航天飞机里,这时该怎么办?宇航员有获救的希望吗?  相似文献   

13.
舒放 《自然杂志》2005,27(5):291-294,F0004
尽管科学家为我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惊喜,然而在这段日子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航无疑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了.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人类变得更加伟大.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11,(8):2-F0002
随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北京时间7月21日傍晚降落地面,美国长达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正式落幕。7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出社评,对这一重要事件发出评论。文章认为,尽管对航天飞机不时有反对声,但很多人不希望航天飞机如此快地退出历史舞台,航天飞机的消失很可能预示着整个空间科学将进入一个很长的黑暗时代。  相似文献   

15.
正小小的橡胶圈引发了太空探索史上最大的惨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首航任务。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第10次太空任务。但是,就在升空后73秒,"挑战者号"突然爆炸,在高空解体坠毁。此次灾难性事故造成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是美国宇航局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惨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普遍拥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越想扯下它的神秘面纱,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所谓好奇心,就是这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搞清楚的心理倾向。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潜艇和潜水运动;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当"阿波罗"宇宙飞船穿越大气层,飞往月球的时候;当航天飞机挣脱地心引力羁绊,进入奥秘太空的时候;当空间轨道站机器轰鸣,向人类传来一组又一组星际信息的时候,人们对有幸探索太空的宇航员们可谓羡慕至极。自前苏联人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后,至今已有数百名宇航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已由起步迈入了成熟。有专家称,空间开发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根据初步资料查明,月球有55种丰富的矿物是地球上所没  相似文献   

19.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刚刚过半,但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有一年左右就要全部停飞,到时只能靠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运输物资和人员。美国科学家奇妙的太空电梯计划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该计划一旦实施,无疑彻底改变了人类涉足太空的方式,届时体验太空感觉就像度假郊游一样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人类就幻想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像孙悟空那样能腾云驾雾来去自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幻想基本成真:热气球、飞艇、飞机、直升机、火箭、航天飞机已使人类飞上蓝天,飞进太空。但是,所有这些飞行器均未能达到人类想像中的自由飞翔的程度,不能随时随地自由起飞降落,仍然受着相当强的,诸如跑道、场地、发射架等条件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