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报记者从美国发回的一篇报道称,在知识经济方面“干”得最棒的美国人对知识经济“谈”得可不太好;一是有关知识经济的理论阐述很少,二是“知识经济”的提法在经济界也不普及。读了这条消息,一方面觉得美国人的确很实干,但另一方面却也感到本期推出“知识经济扑面而来”这组文章似乎有某种嫌疑——“干”得不怎么样的人却要在此“理论”一番。但细一想,中国在经济上处于追赶者的位置,而作为追赶者,是不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追赶的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我们在编辑这组文章时,将重点放在了有关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论述上,同时也联系了当今中国的一些现实问题。——编辑手记  相似文献   

2.
请您回答     
1.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在——草签了关于——的联合声明,宣布我国政府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今年3月25日是欧洲共同体“罗马条约”签订——周年纪念。“罗马条约”是建立——条约和建立——条约的统称。 3.美国—中国协会于3月24日在——宣布成立,美国前国务卿——和——任该协会主席。这是美国成立的第——个美中友好组织。  相似文献   

3.
“少年犯罪”在美国是个时髦的名词,有研究“少年犯罪”的专家,有分析“少年犯罪”的各种各样的专门论文。“少年犯罪”和“美国生活方式”一样地驰名海外——这是不足为奇的,“少年犯罪”本来就是“美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美国资产阶级的大人先生们,经年累月地谈论着美国社会中“少年犯罪”的严重状况,并且还摇头摆尾地表现一番道学家的“忧心”,但是美国少年沦为“美国生活方式”牺牲品的仍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金元和道德     
近来美国的一些头面人物在鼓吹加紧扩军备战的同时,特别喜欢吹嘘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喜欢吹嘘“自由和文明”的美国生活方式。美帝国主义的头子——艾森豪威尔在南美和其他地区作强盗旅行时,就到处宣扬“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律”在美国如何受到尊重。但大煞风景的是,在美国国内却愈来愈频繁地发出对于美国社会制度悲观失望的哀叹。许多知名之士和有影响的报刊,都纷纷暴露了美国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今天已经把人的灵魂毒害到何等惊人的地步。象“展望”和“行列”这样一向对资本主义制度颂扬备至的刊物,前些时也不约而同地发表了报导美国道德败坏的文章,它们惊呼:“在全国范围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人能免于道德败坏这一恶疾的传染,”“唯利是图已经摧毁了我们的道德水平。”其实,在美国这样一个“金元至  相似文献   

5.
日本细川首相于2月中旬肩负重任,首次出访美国。美日两国首脑就多方面问题举行了会谈。会谈在有的问题上比较融洽,但在最主要的议题——美日贸易问题上却谈崩了。崩在美国坚持要日本接受用以衡量日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数值指标”,而日本方面坚决不接受,大声对美国说“不”。这样,过去美国坚持施压、日本被迫让步的“模式”,在这次美日首脑会谈中没有能够行得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为大名鼎鼎的“非洲宪兵”,法国多次华丽登场,特别是2011年在阿富汗硝烟未散之时又大举介入科特迪瓦和利比亚,同时进行三场战争——这一“壮举”连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也自愧不如。奥朗德上任半年来,多次宣称“法国的非洲”(Francafrique)已成为过去时,但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7.
裁军会议3月14日在日内瓦开始举行。美国肯尾迪政府在会谈召开前和召开后都进行蛮横的威胁和无耻的讹诈。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杂志大量对会议散布悲观气氛。作为裁军会议参加国的美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害怕裁军?3月5日的“纽约时报”刊载了该报特派记者弗兰克耳发自华盛顿的报道,提出了“美国是否能经得起裁军?”的疑问。这多少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根据弗兰克耳的报道,美国“研究裁军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的专家小组认为:依靠增加“用于国际监督、警察部队”的开支、增加用于“民用的空间和核能力计划”的变相军事开支的“有力的行动”,大概能避免“立即使美国经济萎缩”;但即使如此,裁军“在心理和制度方面”还是“危险”的。由此可见,肯尼迪政府对于裁军问题抱怎样一种态度了。下面是弗兰克耳报道的摘要。——编者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09,(21):15-16
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美妙——纯净的二氧化碳,远离人类,埋在地下,然后忘记它。弗吉尼亚西部正在建设美国最大的二氧化碳处理厂——“山里人”(Mountaineer)工厂,但很多地球物理学者都担心,掩埋二氧化碳可能触发地震和海啸。  相似文献   

9.
美国“老大”?能维持多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委员会1999年9月15日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美国安全》的报告认为:“从现在直到2025年,经济强大的美国将继续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力量,并因此在塑造国际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报告的结论是:“虽然在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美国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强大,今后25年也不大可能出现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但新兴强国——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22,(5):12-13
<正>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十年前,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军撤出伊拉克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而十年后的这一次“撤军”,拜登不仅没有发表胜利演说,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台湾驻有“斗牛士”式导弹部队,还有机动空军,还有控制台湾的十几个军事和政治机构。美国在南朝鲜也驻有原子部队。早在1955年8月,美国就把装有“诚实的约翰”的原子火箭炮兵——第五野战炮兵队派遣到日本了。这个炮兵队还有一个附属的第二六一军机分遣队。根据1955年6月2日“纽约时报”发表的福斯特·赫利的一篇文章说: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是: 支柱——日本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总结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出现的“七大忌讳”——居高临下——如“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  相似文献   

13.
朱伟一 《世界博览》2010,(10):85-85
资本市场云谲波诡,颇有国共“谍战”的惊险。 美国金融危机期间,每到季度末,雷曼公司都要“出售”其资产——通常是流通性比较强的政府证券,但几天之后,雷曼即将资产重新购回。  相似文献   

14.
点滴     
“可疑的”词句美国第一军出版了一本反共的小册子,名称是“怎样侦察共产党人”。它说,任何人使用如“和平”、“反动”、“迫害”、“殖民主义”、“麦卡锡主义”等类词(?),就可以把他作为共产党人而加以严密的监视。 6月19日美国“聖路易邮电报”发表了一个美国人的演说中的某些语錄,里面充满了那本小册子认为是“可疑的”语言。但这个讲演的人显然是和共产党毫无关系的——他是艾森豪(?)尔。“已故名人”的纪念像一艘邮轮驶进了纽约港口。甲板上有一个法国旅客沉思地注视着这著名的法国自由神雕像。一个美国旅客自豪地指着雕像对他说: “看,我们这里也有已故名人的纪念像……”对莎士比亚的估价一个美国人在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他讚赏地对他妻子说: “告诉你,这个小伙子写的可真了  相似文献   

15.
《有闲阶级论》:谈论美国人萦绕于怀的问题T·凡勃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1899)是他的代表作。但在当前的美国,人们却把它视为一部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的著作,称“凡勃伦的书是社会病理学的书”。凡勃伦在该书序言中说:“本出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的根源是美国北方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在战争中,南部同盟握着手中王牌——“棉花”,大搞“棉花外交”,力图依靠英法武装干涉夺取胜利.但是林肯领导北方政府采用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再加上各国工人阶级、人民群众对北方的大力支援,南部同盟的“棉花外交”政策最终破产,从而使北方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什么是“棉花外交?”“棉花外交”政策又是怎样破产的?这是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阶段即现实主义时期 ,文学形式精彩纷呈、多彩多姿 ,唯小说可谓独领风骚。至“爵士时代”,美国小说名家、名篇如过江之鲫 ,虽非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但几乎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对困厄时代美国现实的悲观绝望  相似文献   

18.
看如今台海局势及美国的对台政策,让人不由得回想起60多年前抗战后期中国国内局势以及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944年末,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美国的对华政策也逐渐发生转变,由“援蒋抗日”到“扶蒋反共”。美国一方面以“内部和平”为由敦促中共谈判,以牵制中共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又向蒋介石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期加大他在谈判中的筹码。但这种政策却让蒋介石误以为有了美国作靠山,进而自掘坟墓——挑起内战,最终使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破产。当年,美国把蒋介石作为其“拯救中国”的惟一选择,不断予以援助。尽管到后期美国国内已经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蒜被誉为“绿色的大夫”、“护身之珍品”,是老年4大疾病——心血管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的克星。因此,美国科学家把大蒜列为6种基本健康食品之一。 心血管病是人类、尤其是老年人的大敌,在老年患者的死因中占第一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大蒜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中国威胁”(Chinathreat),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所谓“中国威胁论”,则是在冷战结束、中国成为美国国内保守派眼中的“战略竞争者”后才正式出炉。后冷战时代,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先后经历五次高潮,虽然每次内容各有差异,但对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显而易见。“中国威胁”的雏形所谓“中国威胁”,最初主要是美国社会对华人的“不信任”和“恐惧”。19世纪中叶,大批华工和移民来到美国。由于踏实能干、工资要求低,华人受到雇主的欢迎,但却对当地人的就业造成巨大压力。此外,由于语言、生活习俗等差异也使双方误解不断,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