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为当代的圣贤,他们把老子取代孔子,东晋南朝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发展和演变的时期,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并被文人接受和理解的时期.在经历了漫长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后,佛教至东晋南朝时期逐渐涉及政治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统治思想.与此同时,佛教以其精深缜密的义理影响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史上,佛教曾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分析这一历史事实,并给予科学的阐述,是摆在古典文学研究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简单地加以否定,从而绕过这一历史事实,这绝不是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郑振铎先生说得好:中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便是佛教文学的输入.……假如没有中印的这个文学上的结婚,我们中世纪文学当决不会是现在所见的那个样子的.(引自《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188—189页)  相似文献   

3.
文人心态的分化与裂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发生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市场经济对文人心态的影响入手,详细分析与论证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多元分化的深层复杂原因,并以池莉、张承志、贾平凹等人为例对转型期文学空间的分裂状况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外部的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心态和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统治者对文学的爱好和鼓励,采取的激励文学创作和提高文学地位的政策都有助于促进文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政治斗争中对文人的诛杀和打压则会扭曲文人的心态并使文学发展畸形。另一方面,文人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反映,他们具有独立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能够不畏强权,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理学思想和文字禅兴起鼎盛的时期,文人名士学佛参禅成了一种风气,对宋代的文学带来了深刻影响,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理学思想和佛学思想的并存。词作为文学形式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鼎盛,在大量的词作中也有着佛教的印记。纵观宋朝的历史、文化发展及文人名士诗歌创作的环境,可清晰地看到佛禅思想对宋词的影响。以苏轼与辛弃疾两位词作大家的词为例,禅宗思想渗透在词作中,展示出宋词的禅趣、禅理。  相似文献   

6.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4):40-49
<桃花扇>散发着浓郁的兴亡之感,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历史剧,该剧是文人自省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集中关注文人总体命运的长篇叙事作品.理由1.文人是戏曲的主角;2.情节的总体流向显示出大众对文人的背弃;3.作者加工史料有意厚武薄文;正面人物中无一为纯粹文人,连一般意义上有高义的文人也不在正面人物之列.  相似文献   

7.
《法华经》是一部经典佛经,因为其浓厚的文学气息,历来不仅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重视,也为文人所偏爱,而其中的“法华七喻”更因为其特有的内蕴,被诗人们当做意象大量地运用到唐诗中。  相似文献   

8.
龙江洪 《科技信息》2011,(5):176-176,186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它就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为一体,影响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中国历代文人有着长远的影响。除了雅好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之外,佛教也让他们存在着难舍的钦慕之情,塑造着他们的人格和品性。  相似文献   

9.
历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文化交流语境下旅桂文人的文学创作影响和推动,旅桂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山水文学的兴起和兴盛,历代旅桂文人的创作几乎都离不开山水文学,借助桂林山水美景构成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山水文学创作模式,不仅更好宣传和传播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与人文美,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传颂的佳句,而且奠定了旅桂文人创作在广西文学及其中国山水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科技信息》2007,(17):66-67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的类型及其特征。依据旅游者实际社会活动,可以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分为以下几类:帝王巡游、外交文化旅游、文人漫游、科学考察旅行、佛教巡礼旅行、商务旅游、节会庆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