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孟秋菊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
本文认为:“毛泽东热”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心理原因。毛泽东的伟大是其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部分人才市场经济的歪曲认识是其产生的现实原因;而部分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再认识心理以及从众心理是其产生的心理原因。研究“毛泽东热”对于我们领导者、理论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体制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马贝加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5)
汉语介词绝大多数由动词衍生,唯“方”例外,古汉语介词“方”是从副词发展而来的。本文拟描述这一“副词——介词”的转化过程。《说文》方部云:“方,讲船也。”《诗·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郑笺:“方,附也。”《诗经通释》:“方本饼船之名,因而饼竹木,亦谓之方,凡船以及用船以渡通谓之方。”《国语·齐语》:“方舟设阶。”韦昭注:“方,并也。编木口哨。”由并船引申出用船或筏渡之义,又如《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以卜《诗经》两例之“方”均为动词。然而,介词“方”的意义显然不是源… 相似文献
14.
高建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 相似文献
15.
何华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癌”字不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字书,至1915年才正式出现于《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谓恶性肿瘤,生于身体内外,凹凸不平,硬固而疼痛。然1979年《辞源》修订时,“癌”字又悄然退出。这大概是因为“癌”字来路不明,既无字书依据,又无文献用例,与《辞源》的修订宗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①相悖,于是只能作为现代医学用语编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也许正是滥觞于此,学术界才忽视了对“癌”字的探源讨流,以致错误地认为,它是一个“日译汉字”,其“字形和词义都是由日本人创造”②… 相似文献
16.
赵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我们常把不纯粹的英语,因其形式不标准,或说得不正确而称为“洋任承”英语.《辞海鹏“洋任洪”英语解释为:洋任领英语中d吵E沙峋是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时产生于我国沿海几个通商口岸的一种混合语.词语极少,多半来自英语,语法则基本上依据汉语.解放后,洋径级英语已成为历史名词。K新英汉词典》中pfor词条解释为:(不同语种的人们在商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混杂语言.不纯粹的英语(尤指在旧中国港口等地所用的混杂英语)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将这一词条解释为:洋径滋英语(不纯粹的英语,原为在中国海港没受过教育的工人与… 相似文献
17.
18.
王彦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113
佛教经典经常成为钱谦益作品的题材来源,"雹论"即为其中之一。钱谦益的"雹论"明显受到《央掘魔罗经》中佛偈的影响,此偈后被永明延寿之《宗镜录》所转引。钱谦益若非直接受《央掘魔罗经》的影响,以其对《宗镜录》的熟悉程度,必受到《宗镜录》的影响无疑。 相似文献
19.
朱文旭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3,(1):47-52
多年以来人们对彝族为什么以“黑”白”为族称的问题困惑,有些学者对此问题提出种种疑问和看法。实际上黑白文化内涵与外延涉及诸多彝族深层文化。文章主要探讨彝族与“黑白”自称关系、“黑白”与宗教关系、“黑白”与月历关系等历史文化关系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显彬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80-82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