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高能电池     
白燕 《现代化》1993,15(5):34-34
  相似文献   

2.
超薄Li电池     
刘在海 《科学通报》1991,36(23):1783-1783
一、引言 Li电池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们仍然对获得高能密度电池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又注意发展超薄Li电池。这种电池在ID卡、IC卡、信用卡、放射卡、无线电卡、计算机卡以及一切卡型仪表里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Tien  HT 毕只初 《世界科学》1991,13(12):37-38
1972年日本的Fujishima和Honda以半导体二氧化钛作光电极的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开创了太阳能制氢的研究工作。但效率和成本是太阳能制氢的两个制约因素,Honda的制氢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到1%,离实用要求相差甚远。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根据对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里光致电子传递的研究,构筑一个完全人工的系统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里,有两个光系统(即光系统工和光系统Ⅱ),它们处在叫做类囊体膜的光合作用膜里,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后从水分子里夺取电子;电子通过这两个光系统传递到膜的另一侧去还原电子受体。由于膜很薄(厚度小  相似文献   

4.
燃料电池开发步入新阶段JosepohHaggin著张长青译在电力工业基础结构建设中,目前正在出现一种崭新的趋势变化。4家美国公司,根据电化学燃料电池原理,正在向公众展示一种耐用型发电装置,其装置的发电量可达几个兆瓦。如果商业化试验获得成功,相信到本世...  相似文献   

5.
空间太阳能电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第一个空间太阳电池载于1958年发射的Vangtuard I,体装式结构,单晶Si衬底,效率约10%(28℃)。到了1970年代,人们改善了电池结构,采用BSF、光刻技术及更好减反射膜等技术,使电池的效率增加到14%。在70年代和80年代,地面太阳电池大约每5.5年全球产量翻番;而空间太阳电池在空间  相似文献   

6.
7.
穆绍林 《科学通报》1988,33(19):1484-1484
对导电高分子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是用它作电池的电极材料以代替金属电极。除了导电高分子比重轻之外,在电极反应过程中,它的母体不发生溶解,在电极表面也不产生沉积现象。这种特性对蓄电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金属电极不具备这种性能。 Mac Diarmid首次用导电高分子聚乙炔构成电池。P型掺杂的聚乙炔电池能在较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但它的稳定性较差;n型掺杂的聚乙炔电池,其稳定性相当好,而且能充  相似文献   

8.
吴桦 《世界科学》2007,(10):8-8
纤维素和纳米管相结合——易于塑型的电池由此诞生——无论从字面上还是设计的层面来讲,电力存储设备的塑形性前景正变得越来越光明。最近,迄今储电量最大且易于塑型的电池出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2021,66(9):1046-1056
锂金属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密度和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等特性,是实现下一代高比能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在锂金属电池实际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金属负极表面易产生枝晶状结构锂,这些锂枝晶不仅能够引起锂金属电池的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降低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应用发展.因此,充分认识锂枝晶的形成和生长机理,同时精确调控金属锂的电化学溶解/锂沉积过程,进而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形成生长,是实现下一代锂金属电池商业化应用的首要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枝晶生长理论与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从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加深对锂枝晶生长机理的认识,将为开发锂枝晶的抑制策略和加快锂金属电池的实用化提供科学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太阳能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松元 《科学》1998,50(3):55-56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广泛发展。文章介绍了在飞机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述及其优异的性能,最后对锂离子电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由于其经济、基础设施以及地质方面的境况,正好对以电池组为构件的蓄电站的需求量特别之大。那里发电站容量不足分配,厂家要想有效利用它,就必须随时调节不稳定的用电负荷,削去用电高峰,此高峰一般出现在夏昼,因为那时所有的空调设备都开着。蓄电站用于调平尖峰负荷,即当用电高峰时输出电流,而当用电低谷时储电以备削平尖峰之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探索锂金属和海水之间电极反应的革命性电池很快将投入使用,给从自动潜水艇到信号浮标,以及深水感应器提供动力。锂因其重量轻和自身的高电化电势已经被广泛用于电池生产。  相似文献   

14.
闻雷  陈静  罗洪泽  李峰 《科学通报》2015,(7):630-644
随着具有变形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为其供电的可变形、柔性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柔性锂离子电池一般指具有可逆弹性变形能力,同时可正常工作的锂离子电池.按照变形难易程度,大部分研究中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均指可弯折柔性锂离子电池.本文总结了石墨烯在可弯折柔性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进展情况.石墨烯具有很高的电子电导率,可将石墨烯附着于高分子、纸、纺织布等柔性基底上,利用基底提供柔性支撑、力学性能,石墨烯提供导电网络,形成石墨烯/柔性基体复合结构.利用石墨烯的二维柔性结构及表面官能团,与其他材料复合,能够制备出一体化石墨烯复合柔性电池电极.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时,能够提高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同时介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力学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并对柔性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柔性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是提高其变形能力,并赋予柔性锂离子电池一定的可拉伸性能,以使其适应各种复杂应用;新型柔性锂离子电池也将具有自修复和快速充电能力;未来同时将研究喷涂或打印等新型柔性电极的制备和器件优化设计.虽然仍然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石墨烯柔性锂离子电池经过适当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改进,将在移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沈培康 《科学》1995,47(1):44-46
  相似文献   

16.
新知短信     
电池车创下吉尼斯速度纪录8月4日,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与松下电器的一个联合项目小组开发的只用5号电池的动力车,创下了平均时速105.95千米的新纪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为"世界最快"。  相似文献   

17.
李中奇 《世界科学》1989,11(9):49-53
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与社会。近年来,功能性高分子却异乎寻常地迅速被开发。其中一类导电率极高且能任意控制的高分子材料已经问世.这类物质作为性能新颖的功能性材料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电池是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重要而义恼人的部件,踱弃的电池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这种超薄可充电电池可以制作在一张纸上.轻型、灵活.就像普通的A4纸一样。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黎明  林昭佳  马紫峰 《科学通报》2008,52(24):3051-3055
建立了包括燃料供应模块、燃料电池堆模块和水热平衡模块在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数学模型. 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模型构建和系统仿真, 研究了主要操作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动力系统的特性, 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2007年1月,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作证时下此结论。再说,中国也没有氢燃料电池反应所必需的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