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水泥土预应力支护桩墙工法(HCMW工法)是在SMW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坑支护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抗弯能力好、止水性强、对周围土体扰动小等优点。结合工程实际,从工况力学分析、地表沉降量、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抗隆起稳定性验算等角度对HCMW工法的支护规律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在加撑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从地表到坑底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由于开挖时土体卸载,导致侧支护土体的压力减小,在开挖范围内向基坑移动导致基坑下部土体位移减小,一般出现在距坑底0~2m的范围;基坑周围整体沉降量和距坑边距离呈抛物线状,基坑的最大沉降量为18mm,发生在距离坑边5.6m的位置;最后,对基坑抗倾覆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抗隆起稳定性进行验算,得到其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974、1.386和2.793,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满足安全要求,表明HCMW工法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汉市Ⅰ级阶地工程地质特性,为更准确预测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某点沉降量,通过运用有效应力原理及土体沉降理论,改进了基坑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方法.根据地下水渗流特点,结合分层沉降监测数据曲线,探讨了各土层在降水过程中的分层沉降规律,验证了导致地表沉降的主要压缩层为交互层(黏土夹粉砂、粉土).通过工程实例,仅计算交互层...  相似文献   

3.
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上海某超长盾构隧道工程监测的实践,介绍了盾构隧道监测的一般内容:地表沉降和地下管线安全监测;地面房屋沉降和倾斜观测;水位测试;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和局部地段隧道沉降、净空收敛监测。并从几个方面对监测数据作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盾构推进方向和隧道纵向的沉降变化及隧道横向沉降槽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盾构切口距建筑物沉降点距离和沉降量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地表沉降的5个阶段,即:前期沉降阶段;开挖面前的隆沉;通过期间沉降阶段;盾尾间隙沉降阶段和后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上海某高层建筑裙房不均匀沉降的工程实例,根据该工程原结构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及后续对裙房地基加固等情况,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裙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和沉降计算,以及分析了造成该裙房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在高层裙房的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加固中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Burgers模型对排土场散粒体蠕变的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两阶段进行描述,利用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将垂直填筑的排土场进行分层处理,底层在上覆“自重”变荷载作用下发生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定常和非定常Burgers蠕变模型从理论解析角度推导排土场填筑动态过程中沉降、工后沉降及累计沉降计算公式.以齐大山铁矿排土场监测数据进行实例验算,应用结果表明:非定常Burgers模型和定常Burgers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均较高,非定常Burgers模型沉降最终收敛于5.07 m,定常Burgers模型沉降曲线具有发散性,可见非定常Burgers模型能更好地表述排土场沉降真实工况;将排土场分为十个分层,结合FLAC3D软件的蠕变数值分析计算,得出各单层沉降率的变化规律,即各单层工后沉降量上层沉降值小于下层和中间层,且上层沉降量呈现单调递减变化,越接近排土场顶部单层沉降量越小;中间层沉降量相对下层沉降量要大,其中第5单层的沉降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软弱地基土强度本身低,施工时一经扰动,土体结构易破坏,强度会降的更低.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沉降量大,沉降速率快,沉降稳定需要的时间长,这些都为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问题.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度,在设计软弱地基土上的建筑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砖混结构住宅楼裂缝的检测、验算和分析,找到了墙体开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简便可靠的加固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加固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昙小路地下大口径雨污水管道挖掘施工工程中,为了确保管道旁建筑物的稳定及使用的安全性,对其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介绍了建筑物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流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沉降量、沉降速率及其趋势分析,沉降量时序关系曲线分析和等沉降曲线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地基变形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控制地基沉降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在开展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地基沉降量和地基沉降差问题,正确地识别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出现超过规定标准值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保证建筑物在设计上和使用中的安全稳定.尤其是因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引发建筑物倾斜、倒塌等安全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对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减少不均匀沉降及其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FRAM-SBAS时序分析方法,对兖州地区的ALOS PALSAR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的高速公路沉降。FRAM-SBAS时序分析方法是一种融合了多种In SAR误差源校正方法的短基线集时序分析策略。利用Envisat数据,使用FRAM-SBAS时序分析方法获得的济宁地区在2008-09-21~2010-07-18期间地表的时序变化,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结果,济宁地区最大时序沉降量为60 mm,最大沉降速率达到50 mm/a。高速公路路段最大沉降量达到53 mm,最大沉降速率为32 mm/a。而且高速公路沉降严重的路段均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从而证明了矿区开采和车辆载荷对高速公路沉降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该时序方法在地面及高速公路沉降监测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地铁十八号线万顷沙站—万横中间风井盾构区间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探讨了隧道埋深比、掘进压力、注浆厚度3种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形的影响。在分析中使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掘进压力等施工参数并选取合理的值域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各种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随着隧道埋深比的增大,横向地表沉降量峰值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沉降槽曲线也逐步趋于缓和;(2)地面横向沉降峰值随掘进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掘进压力超过掌子面土体应力释放值时,沉降量峰值与掘进压力成正比;(3)地面横向沉降量与注浆层厚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胡治郡 《广东科技》2010,19(6):144-146
主要分析了水闸沉降的基本组成,地基沉降量的最终计算,水闸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危害,减少不均匀沉降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某化工园区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地段的架空管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该管道系统有10组立柱,4层桁架及27根管道,输送不同温度和压力工况的流动介质.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架空管道立柱的沉降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重力、介质温度、流动载荷等因素,系统完整地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均匀沉降架空管道系统的位移、应力等参数分布.对2次应力进行了校核验算,以判断不均匀沉降地段的架空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并估算出各个立柱的临界沉降值.旨在探索一套针对不均匀沉降架空管道系统实际应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为架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絮凝沉降原理对酸性介质中的酸不溶物微粒(SiO2)进行了处理,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酸不溶物的平均沉降速率、实验现象以及固液分界面的清晰度研究了无机凝聚剂T8、有机絮凝剂(G1,G2,G3)和复配絮凝剂(T8/G1,T8/G2,T8/G3)发生絮凝沉降的机理,确定了理想的絮凝剂及其适宜加入量。结果表明,酸不溶物表面含有羟基(-OH)基团且带有正电荷;T8主要通过增大酸不溶物的体积加快沉降速率,而G1或G2或G3则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并且均存在适宜的加入量,处理效果以复配絮凝剂T8/G1为最佳,适宜的沉降条件为:70 g/L的酸不溶物悬浮液中,T8加入量600 mg/L,G1加入量15 mg/L,达到的平均沉降速率是8.7 mm/min。  相似文献   

15.
填土地基的加水量、松铺系数、实方和虚方对应系数以及沉降量对填土地基的质量至关重要,在勘察过程中,对于上部无建构筑物的填土区,可采用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理论计算,取得相应的施工参数和验算结果,作为填土地基前期和试验性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施工后期主要根据现场压实试验取得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高速行车要求高平顺性和舒适性,因此客运专线对结构物的沉降要求非常严格.不均匀沉降或沉降量超限会导致轨道板开裂,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线下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至关重要,并且要求沉降观测的数据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通过严格的数据分析来评估线下结构物的稳定性,以确保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和舒适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路基沉降的增量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膨胀土路基沉降的特点,提出按增量法分析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胀缩沉降的步骤和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表达式,增量法的分析步骤是将路基沉降总划分为施工期和使用期两个时间区间,再划分为若干时段,先分区间逐时段计算各沉降分量的增量,然后迭加得到任意时刻的路基总沉降量,还就具体道路工程实例,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所继民  张惠明 《甘肃科技》2005,21(9):146-148
某厂房在竣工后两个多月后,墙体即出现严重的斜向裂缝,室内地面也开始出现锅底状变形。经分析,斜向裂缝是由于同一桩基的桩坐落在不同的持力层而产生严重的差异沉降所致;而厂房内地面的锅底状沉降,则是由于墙体结构与地面之间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所致。上述工程问题分别采用树根桩加固处理,和设置沉降隔离缝处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工程从开工至主体封顶期间的相关工程施工过程做了介绍,对其沉降的观测资料做了统计和整理,对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施工及使用阶段各工况地基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并提出沈阳地区超限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与施工的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新型膜结构路面器材,保障轮式车辆在松软路面上的通过性,运用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对路面器材的沉陷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膜内张力对最大沉降量的影响。将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沉降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选取车辆挂钩牵引力作为评判车辆软土通过性的准则,将受力分析法和能量法相结合建立轮胎行驶的挂钩牵引力计算公式,定性得到附着系数μ和最大沉降量z0对车辆通过性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所选条件下,膜内张力对最大沉降量影响不大,通载试验初步验证了通过性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