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核安保合作,确保核武器及其制造材料和技术的安全是防止核扩散、防范核恐怖主义的有效途径,而美俄核安保合作则是国际核安全合作最重要一环。冷战结束后,为防止苏联遗留的核武器和核材料扩散,美俄开始了核安保合作的进程,这一合作持续了20多年,即使在两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中断,并取得一系列成就。  相似文献   

2.
随着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恐怖主义利用核等放射性物质进行恐怖袭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通过了《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为预防和惩治核恐怖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此,应当将危害性极大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化,并应制定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具体罪名和刑罚,设立专门的机构,遵守特别的程序,加强国内监管和国际合作以更有效地预防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3.
耿海军 《科技潮》2000,(2):63-66
长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地球,90年代以来尤甚。恐怖主义是一种形式独特的非正规战争,它主要以威胁人类或财产安全的方法,迫使某一政府或社会团体屈从于恐怖分子的要求。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以暴力为手段的恫吓行为。其惯用手段包括爆炸、纵火、行刺、绑架和劫持等。与一般的暗杀破坏不同,恐怖主义的暴力行为主要是为了引起杜会公众舆论的注意,扩大  相似文献   

4.
造成世界局势的不稳定,影响和改变政治进程;核、生、化武器扩散有引发恐怖活动升级的危险。当前,除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之外,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突出方面。恐怖主义已构成了对国际安全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彰显,外部力量武力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朝鲜核问题的反复激化,中国周边核态势变得更加复杂而严峻,以核扩散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突出。这些情况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均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中国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模式,大力加强周边安全合作,促进国际防扩散机制的建设,坚决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完善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  相似文献   

6.
正3月31日~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防范和打击核恐怖主义是此次核安全峰会的重点,此外,推动核裁军、强化国际防扩散机制和加强国际核安保合作也是会议的议题。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加强核安全和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议题达成重要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会议发表了《2016年核安全峰会公报》,与会各方承诺将把核安全作为长期优先事项,进一步推动国际核安保合作。核安保和核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自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以来,国际反恐合作虽然是主流趋势,但囿于不同的战略考虑,各国对待恐怖主义、尤其是在一些与本国相关的具体组织和事件上"各怀心思",以至于难以穷尽全力,反恐效果大打折扣。两面反恐"最资深的玩家"美国虽然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其并非一味打恐,无论是对待恐怖  相似文献   

8.
从许多方面看,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安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加脆弱、复杂和危险。局部战争、暴力冲突和屠杀成为冷战后国际社会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全球核扩散的进程不但没有被有效地加以控制,反而有所加快。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使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为恐怖暴力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造成当今全球安全环境更加脆弱和危险的根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与冷战后国际社会正在出现的一系列全球性霸权结构倾向有关。首先,国际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政治权力不平等现象。冷战后,国际社会仍然被强权政治左右。尽管全球化过程正在打破旧的政治模…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威胁当代国际安全、困扰社会稳定的毒瘤,反恐怖斗争是当前世界面临的共同任务之一.反恐战争中,分析恐怖组织的网络结构特点,理解其网络编制法则、规律,对预防、控制、消除与打击恐怖主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界定的四类突发事件中社会安全事件,从核和辐射恐怖突发事件公共安全角度阐述了核和辐射恐怖主义四类袭击手段的潜在威胁是在国际范围内对公共安全最具挑战性的威胁之一。按照"应对法"提出了"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响应相结合"原则以及相应的行动谱。核和辐射恐怖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响应的核心技术是核监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核监测技术,包括:开展核和辐射恐怖事件防范与响应的核监测战略研究;为防范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对核材料与其他放射性物质以及IND,RDD,RED的探测、报警、定位与识别,建立全国性辐射监测网(体系);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发生后果管理中应急响应的辐射监测特殊要求与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性质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国际犯罪,而非纯正的政治犯罪。在国际实践中认定该罪,应当划清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战争、武装冲突的界限。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关键是制定统一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以及在国际集体安全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遏制恐怖主义瘟疫的非军事化因素作为与传统的国际安全威胁因素有重大区别的国际恐怖主义现象,从其生成条件、实施过程到影响途径,都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从冷战结束到目前为止,国际恐怖主义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恐怖活动主体与客体的普遍非政府化和非军事化。这一方面体现了国际恐怖主义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泛”化和非常规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国际社会主要力量不对称前提下极端主义因素积累的临界状态。包括俄罗斯、高加索和中亚各国在内的欧亚地区在承受了苏联解体等重大地缘裂变的冲击后,尽管经过了10多年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国际恐怖主义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恐怖主义是冷战后困扰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自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恐怖主义势力急剧扩张,世界恐怖组织越来越多,对整个世界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既有其生存的社会基础,也有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只有全世界动员起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有可能铲除恐怖主义这颗“毒瘤”,为世界各国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荡凸显,将面临诸多挑战:对粮食、水资源、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气候变化带来危机,个人及非国家行为体力量增强导致的复杂性,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增多,世界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急剧改变国际面貌。  相似文献   

15.
未来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荡凸显,将面临诸多挑战:对粮食、水资源、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气候变化带来危机.个人及非国家行为体力量增强导致的复杂性,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增多.世界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急剧改变国际面貌。  相似文献   

16.
国际恐怖主义是冷战后困扰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自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恐怖主义势力急剧扩张,世界恐怖组织越来越多,对整个世界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既有其生存的社会基础,也有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只有全世界动员起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有可能铲除恐怖主义这颗“毒瘤”,为世界各国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核恐怖主义威胁现状、核法证学基本过程、分析技术、核归因分析等,阐述了核法证学作为打击非法贩买核材料之利器,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分析方法与过程及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核法证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恐怖分子对世界各国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反恐怖力量建设,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世界防恐反恐措施,国际反恐力量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反恐防恐措施,对潜在恐怖主义和恐怖分子构成了巨大威慑力。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 ,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内容的反恐新战略。这一策略对中国国家安全既有正面的影响 ,也隐含着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和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不断重塑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大国、中东的地区大国以及非国家武装行为体,形成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网络。在持续变化的世界中,中东的治理、发展和安全问题,也在时刻考验着世界大国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