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饶毅 《华东科技》2011,(3):38-38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有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可谓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
声音     
《科技潮》2007,(12):3-3
“2006年我国科技论文在数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已跃居世界第2位。但如果从质量上看,过去十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依然排在世界第13位,也就是说,多数论文发表后没有获得任何‘反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工智能的论文产出数量也在逐年渐递增。为了对各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进行比较,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研究借鉴文本分析中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对论文主题进行划分,并利用论文活动力指数、论文影响力指数测度各国在不同主题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美国、加拿大、中国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第一梯队,发表论文数量多,影响力较大;中国在2009—2020年之间论文发表数量迅速上升,同时在论文影响力、论文活动力方面得分较高,在细分领域方面,中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机器学习与底层算法领域有着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台湾省国际论文数持续增长,保持世界第18位1995年,美国SCI、旧TP和E13个检索系统收录的台湾省科技论文数达到13028篇,占3家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135454O篇的0.96%,比上年净增2549篇,增长率达到24.32%,远远高于世界科技论文总数的增长率14.86%,继续保持世界第18位,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大陆和印度,位居第表11994~1995年3个检索系统收录的台湾省科技论文数增长情况自1989年以来,台湾科技论文被3个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增加很快,1989年开始脐身世界前3O名,1990年名列第27位,1991年跃居第24位,1993年跨入前20名行列,…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但引证影响却一直在较低水平停滞不前,这已引起国内外科学计量界及政策分析人士的极大关注.据报道,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不得不令人追问论文发表的有效性何在?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总体情况 1.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 1996至2005年的十年中,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呈快速增长态势。199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为27569篇,到2005年已增至153374篇,增长了456.2%,年均增长率达21%。中国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总数的比例从1996年的2.0%升至2005年的6.9%,增加了4.9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对1972~1990年山西大学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70年代山西大学科技论文数量很低,80年代开始,论文数量开始上升,年均递增率在10.13%,合著论文占总数的61.25%;论文数量与一些重点大学相比较低,在山西省内,山西大学的科技论文在基础学科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文献计量看世界各国科技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科技文献量的增加。科技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产出形式,而专利则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论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纵观近期各国科技论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以此粗略了解一些国家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走向。本文就下列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中国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2位,2007年中国的EI论文数量为世界第1位。而且最近几年,中国的SCI和EI论文一直保持这样的位置,占世界SCI和EI论文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分别从2000年的2%和2.2%,到达2009年的8.8%和22.7%。这样的科学研究成绩(不包括技术创新)应该让人感到自豪(当然不可自满)。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上包括很多科技工作者,对这样的成绩不以为然,一些人以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还有差距为由,认为中国的SCI和EI论文的位次不代表中国科技的真正实力,一些偏激的人认为中国的很多科技论文是“垃圾论文”。  相似文献   

10.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ScI—Expanded)网络版表明,美国仍旧是科技界的霸主。最近,其论文份额的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崛起。2006年,中国在此数据库中的论文总量紧随美国,牢牢占据第二的位置。引文方面,美国的竞争优势有所削弱,而欧盟却因为数据库的扩大获益匪浅。即使这样,美国依然在高被引论文和引文/论文比方面位列第一,并且在战略优先领域如纳米技术方面远超欧盟。在纳米技术领域,中国在论文数量及被引频次总量方面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国。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2001年SCI收录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1年以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被SCI扩展版收录的论文1240篇,居高校首位。分析表明,北京大学的科研论文在数量在稳步增加的同时,高水平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影响因子超过3.0的论文达145篇,总平均影响因子为1.3。在职教师和博士生是发表论文的主体,博士后是人均发表论文最多的群体。文章最后指出,北京大学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必须在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处在一个科研水平迅速提升、科研成果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可以有很多的期待和向往。科研论文是科研的重要体现,201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排在世界第2位;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第5位;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称,中国在发表论文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即将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中国论文重量不重质"、唯SCI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重视在国际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其差别仅是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科研成就"与"发表论文"有一定联系,但毕竟是两件事。然而,成果通过论文以及其它出版物表现出来,论文数量的多寡并不直接表征科研成就的质量,只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定性测度方法的情况下,常用论文数量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测度科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湖南大学近10年SCI收录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计分析了湖南大学近10年中科技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情况,通过与其他主要高校情况的比较,旨在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到湖南大学在国内主要高校中SCI论文收录的现状、排名、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调动广大师生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对湖南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分析表明,近年湖南大学的科研论文在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高水平论文数量明显增加,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文章最后指出,湖南大学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必须在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工作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国际论文数量、国际论文学科分布、国际论文引文数量、国内论文数量、国内论文学科分布、国内论文与国际论文的数量比,以及科技论文高产作者情况等7项科学计量指标,对我校1988-1991年4年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状况作了计量分析,并据此提出发展我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83.6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然而,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社会对"中国论文重量不重质"、唯SCI论"的质疑。质疑一:中国科技论文重量不重质?回应:论文质量和影响指标的提高速度明显大于论文数量增长速度。"我承认中国学术界有急功近利的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垃圾论文,但是评价我国科研水平,要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副所长武夷山说,中国在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中占据10%的份额,的确说明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人员队伍,近些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引导下,科技论文数量大幅提高,2010年,SCI收录数世界第二,EI收录数世界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第三。同时每年有300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省部级则有上万项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8.
积累与突变     
《创新科技》2011,(9):1-1
经过30年的模仿、跟踪和追赶,我国科学进入比较活跃的创新阶段,并开始向自主创新过渡。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万件,居世界第二位;科研论文数量也已跃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19.
科研论文是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反映了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国家985工程等支持下,科研论文数量稳步增长,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97年~2002年间在《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基金论文数量,基金论文来源及基金资助机构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报》刊载的基金论文质量和数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学报》的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