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实施多年,大学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关系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我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疏离和分立的态势依然严峻,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两张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本性的解决。推动高校科学研究在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定位,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支撑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为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的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请他围绕"一号文件",谈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总体形势的认识,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应如何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时近中秋的武汉城早已告别了难耐的酷暑,细心的人们已经能够在清晨或傍晚觉察出些许凉意。但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师”)的校园里依然“热”度不减:桂子山迎来了新主人——2013级新生刚刚入学,节俭而又不失隆重的110年华诞庆典已经进入倒计时。在一个繁忙的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了科学研究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等教育变革给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华师“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果和经验,描绘了这所百年老校重焕青春、再上台阶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合作攻关,力求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备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持续性的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大举措,高校应积极探索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模式,转变学校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2011计划”旨在打破相关组织间壁垒,形成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与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作为煤炭行业背景高校,如何突出煤炭特色,推进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成为学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地方高校由于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职业化转型等压力迫切需要寻求一条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协同创新提高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但是走协同创新的道路还面临着政府引导不力、学校产学研合作相关策略不健全、企业协同创新意识不强、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境,所以要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方面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从高校层面构建健康完善的内部平台,促使各个主体通力合作,促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王智勇 《科技信息》2014,(10):28-29
高校协同创新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在协同创新的视野中,当前高校积极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应该突出多主体人才培养。多主体人才培养对于解决现有人才培养的相关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强调了一个核心任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紧密围绕三大需求(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切实履行四项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为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和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推动协同创新,以高等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新进程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汇聚各方有创新能力和改革意愿的社会力量,切实增强国家、行业和区域竞争力,加快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6月16日,教育系统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等学校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协同创新”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协同创新符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产业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新的科研组织模式,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选择。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体制,形成多种类型和模式的协同创新体,才能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引导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高度协同,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促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关于“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2011计划”,标志着“协同创新”正在从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变成提升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这里,笔者以江苏为例,就高校协同创新谈一些想法,或者说几点冷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滁州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付出行动早、实施措施强、推进力度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科技辐射城市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2012年滁州实现生产总值970.7亿元,比2009年增长68.5%,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在全省排名第3位。市科技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9.
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军、民两大体系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研究,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的传播贯穿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围绕产、学、研等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形成的信息体系存在渠道单一、时效性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高校应分析协同创新对信息体系的影响和作用,通过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体系,提出完善信息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