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10,(Z1):43-57
由冲击波理论和实验,导出了炸药爆炸、核爆炸和地震爆裂源区的波结构。汶川地震揭示了地震包体、爆裂源区(微观震中)和爆炸"烟囱"的存在。展示了地震从孕育到爆发的波动机制,地震冲击压缩-卸载塌缩的链锁规律,地震波谱的分立性和波叠加规则。地震波具有能量高、清晰和分辨率高的特性,可以用于地震包体、油气储体、盆地构造和包体结构的诊断。临震同触发机制密切相关;月潮期多爆发大地震根源于潮汐力激发了地震冲击波。实施地震包体和油气储体工程计划,可以节省巨额勘探费用,开启一个油气能源勘探和地震能利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利用"4·20"芦山地震Ⅶ—Ⅸ度烈度区资料翔实的有利条件,研究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整体分布规律,并基于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从物理角度对其机理进行诠释.实震资料表明:Ⅸ度、Ⅷ度、Ⅶ度烈度区,崩塌滑坡面积与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律描述,且幂指数b值相近,但随地震烈度的降低,崩塌滑坡密度单调减小;元胞自动机模拟表明:当扰动强度按0.5的比率递减时,沙堆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基本服从同一幂律分布,雪崩密度呈线性关系减小;振动台沙堆模型物理实验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说明规模与发生频率之间的幂律关系是Ⅶ—Ⅸ度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统一分布规律,灾害点密度的不同是体现它们震害强度差异的主要指标.结论可为地震触发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0,(Z1):130-130
<正>钱复业、赵玉林和赵璧如以及钱卫和赵健等,通过长期研究,终于完善了地震断裂体由于引潮力产生的谐振共振波理论,发明了抗干扰力强的PS-100 HRT前兆波诊断仪,为地震预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雄飞建立的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发现了地震结构包体的存在,揭示了地震的规律和爆发的冲击波机制,两者合璧,地震的预测预报成为了可能。征得他们的同意,现将两篇重要文章摘要附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固体潮力触发地震的可能性,通过理论推导计算了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固体潮力及其作用范围。结果显示: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固体潮力远远小于地壳岩石强度,单一的固体潮力不能使岩石破裂而引发地震;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加卸载作用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地区,与地球地震带范围基本吻合。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达到非线性时,固体潮力的扰动也可以触发地震。该结果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龙门山地震地质背景,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成果,结合野外资料,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二者差异的因素,得到以下3点认识:(1)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不同,但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具有诱发作用;(2)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触发了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但汶川地震触发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在规模和持续时间上更广泛和持久;(3)水系对地表物质的侵蚀过程因地震驱动的崩滑而被加速。此外,汶川地震的震滑坡量远大于同震岩石隆升增加的山脉体积,未来几十年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6.
空气隔层对水中冲击波衰减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一维击波绝热透、反射理论和冲击波在空气、水中的衰减规律,分析了水中空气隔层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衰减的原理,并通过两次小药量模型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空气隔层不仅可以削弱水中冲击波峰值压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冲击波的冲量和总能量,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水中爆炸冲击波对保护目标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圆抛物面薄壳在冲击波载荷下变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心固定支撑的圆抛物面薄壳体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效应; 方法 将圆抛物面薄壳体置于裸装药柱产生的爆炸场中,测定在不同冲击波载荷作用下壳体表面的变形量,分析了壳体的变形特点和变形规律;通过相似理论将实验研究结果加以推广; 结果 得到了壳体变形量的有关曲线和关系式;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雷达天线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变形程度分析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8.
爆轰冲击波在有机隔板中衰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冲击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爆轰冲击波在有机隔板中衰减规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测试试验对爆轰冲击波压力在有机隔板中衰减规律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爆轰冲击波压力在有机隔板中衰减呈指数关系,并给出了衰减关系数学模型及衰减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目前冲击波测试系统常用的几种触发方式,主要包括内触发、无线触发、光学触发、断线触发及电磁触发等。并对无线触发、光学触发、断线触发三种触发方式的原理、响应时间分析及后续电路设计进行了详细易解的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各种触发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11,20(6):27-31
依据全球百年来的强震观察资料,应用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揭示了地震结构包体(SOB)的普遍存在,随震源深度的层状分布,地震的孕育过程及其机制,物质流由高压和高温方向输向包体;由能量方程导出了地震能量积聚周期同地震能和包体特性的关系,地震触发的机制.地震结构包体的内压力达到临界压力后,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波叠加,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