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警惕嗜眠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加倍努力。这样便容易造成睡眠不足。这时如能打个盹儿,可以说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 但是,有时即使非常困倦也不能打盹儿。比如,如果开会时实在困得不行,又不能打盹儿时,不妨抢着发发言,或者活动一下肌肉。一坐下就发困是因为肌肉松弛下来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危险的30分     
据调查,美国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死亡事故约有50%是由于司机打盹儿造成的,打盹儿驾驶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问题。据说日本的交通事故也有30%左右是因司机打盹儿和头脑不清醒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了打盹儿的原理,以及午睡和打盹儿可提高大脑的清醒度。但实际上问题是人并不是那么简单地想打盹儿就能有打盹儿的时间。那么有没有什么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上课、开会和工作时逃脱睡魔的袭击呢?  相似文献   

4.
特 辑学习方法·天才·诺贝尔奖 1_4学习有捷径大脑竟是“势利眼” 知识也需“管家婆”什么是天才世纪之交的宇宙奇观 二14海尔一波普彗星的朝圣之旅 天文奇观——日全食怎样拍好日食照片十年日食、月食早知道一次难忘的日食宣传在泰国看日食打盹儿的学问 3_14人为什么会打盹儿? 打盹儿能控制吗? 怎样打盹儿最科学? 危险的30分警惕嗜眠病神奇的手4-14手的抚摸髓镇痛吗? 触赞对心理和感情的巨大影响 医护上的正确“手法”按摩机器人 .怎样挖掘你的“潜能” 孓16人有七大智能 什么样的智能可使你成为杰出人才最薪智能测试题下一个诺贝尔奖将从…  相似文献   

5.
知力之友     
春天的赠言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春天到了,“春眠不觉晓”,希望大家个个都能睡个好觉,醒来后,工作更有精神,更有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最忠实的读者 袁卫疆 (641000 四川内江市阴市巷40号) 袁卫疆朋友的愿望非常好,作为本期《知力之友》的开场白,编者把它转赠给全国的广大读者、作者,还希望大家好好读一遍我刊第3期的特辑:“打盹儿的学问”。科学地认识打盹儿这一生理现象,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会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装点在夜空中的星星,有的好像含情脉脉,有的又似乎神秘莫测。它们使人感到宇宙是那样的安然和平静,然而,你是否会想到,宇宙中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的“大爆炸”。这次“大爆炸”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所有天体猛烈地推向四面八方。它虽然发生在大约150亿年以前,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息。它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在以极高的速度向更加遥远的空间飞奔,并且还将长时间地飞奔下去。  相似文献   

7.
提起苍蝇,人们顿生厌恶,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病菌。研究表明,一只苍蝇携带的细菌数量可达1700万个,有的多达5亿个。苍蝇不仅能在人群中传播30多种疾病,同样可以危害农作物和畜牧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苍蝇也并非一无是处,正如一位生物学家所说:“大自然在创造生物的时候,似乎遵循了这样一条原则,即越使人感到讨厌和危险的生物,越是可能含有某些罕见的宝贝。”苍蝇也不例外,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的贡献也很大。苍蝇与仿生人们模仿蝇眼的蜂窝式结构,研制出一种新型“蝇眼照相机”,一次能拍摄照片1329张,其分辨率达每厘米4000条线,可用于大…  相似文献   

8.
关于精神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可能大家早都理解了。现在,随着脑科学的进展,对此又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俗话说:“病从气来”,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里的“气”。经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精神、思维)经常同身体对话。“用心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将被变成物质后作用于人体。虽然是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生活方式,却会有的人朝气蓬勃、身体健康,而有的人却体弱多病,其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心态”。 那么,在体内会产生哪些因心态而异的物质呢?它们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啡肽和β-内啡肽等激素。 人生气或精神紧张时,脑内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而感到恐怖时,则会分泌出肾上腺素。激素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细胞。因此当它将生气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后,人体就  相似文献   

9.
虽说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物理时空之中,然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心里想的做的也是各不相同。我们看到,在高中学生当中,有的同学心灵被“过去”牢牢地束缚着;有的同学却整天陶醉于“现在”的情境中;而有的同学的思绪早已飞向遥远的“未来”。这便是各自不同的“心理时空”。深深地陷入“过去”心理时空的人,其表现也不一样。尽管眼前校园内风光旖旎、鸟语花香,大家都在努力地学习,有的同学却感到阴霾笼罩,哀叹自己时下如何命运不济,常为以往那些能夺取比赛大奖因错失良机而懊恼;为本该做对的一道试题因一时紧张未做对而悔恨,常为此陷入…  相似文献   

10.
人体处于老化阶段,往往会感到呼吸困难、气喘吁吁且经常会有筋疲力尽和睡眠不足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切不可掉以轻心的“30岁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恶毒的蚊子     
世界上不知道蚊子、没有给它咬过或者不感到它可恶的人,大约是不多的。这些6毫米长、娇小而半透明的小虫飞进你的房间,把它那尖尖的嘴刺进你的血管里,猛抽你的血。这套绝技实在令人惊讶。灵巧的小型飞机 其实。只有雌蚊才咬人,但也不是每次遇到人都咬。它咬人主要是需.要人的血繁殖下一代。在2700多种蚊子中,有的只是在白天咬人,有的在黄昏或夜里才咬人。蚊子的外形看上去不太像飞机,但飞行时却相当灵活。能在空中盘旋,接二连三地翻筋斗;有时还会突然加快速度冲向空中,又悠然自得地降下来,甚至还能倒退着飞行。由于蚊子具…  相似文献   

12.
天使在舞蹈     
看到成群的蝠鲼在身边飞翔是每个潜水员的梦想,当它展开巨大的三角形胸鳍向我翩然飞来的时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天使在舞蹈。Manta中文的名字叫蝠鲼,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海洋鱼类。它们在海洋中已有1亿年历史,是原始鱼类的代表。Manta游泳时,长达6米的胸鳍上下缓慢扇动,硬而细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像在水中飞翔一样。它的巨大体型和怪异长相常使不了解它的人们害怕,所以有的人叫它“魔鬼鱼”。传说中,有的时候Manta会用它的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恶作剧一般拖着小船飞快地在海上跑来跑去。使渔民误以为这是“魔鬼”在作怪。Manta看上去令人…  相似文献   

13.
有许多能致人于死地的重大疾病,在事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时会发现,它们在发病前都有一些前兆——平常没有在意的“小毛病”。 身体疲倦、肩膀和颈部肌肉酸痛、没有食欲、总爱拉肚子、眼睛疲劳、头痛、肚子发胀、胃痛烧心……这些症状无论是谁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如果知道这些症状是由于睡眠不足、工作繁忙、饮食过度等原因造成的,恐怕很少有人会为此担心。因为谁都知道,只要好好地休息一下,美美地睡上一觉,这些症状就会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4.
人贵于“能守一职”。当今大学内或社会上各种比赛和培训的广告满天飞,很多年轻人为了让自己今后找工作或考公务员增添几个砝码,有的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有的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证,如驾驶证、律师证、会计证等。在招聘会上,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才子都能拿出一大叠的获奖证书和各种考级证书,但那些招聘人往往会视而不见,只问一些实际工作的有关问题,录取的比例往往不能与证书的多少成正比。对此有些人难以理解,问招聘人,招聘人说:“这是因为你技多而不能守一职,你的工作目标至今还没有‘定位’,所以难以…  相似文献   

15.
火星与地球相隔0.56亿 ̄1.008亿千米之间,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这颗时亮时暗、在夜空中荧荧如火的天体,称它为“荧惑”。古罗马人则用战神“马尔斯”来命名火星。在太阳系,在整个宇宙中,再也找不出哪一颗行星,能像火星那样令我们心驰神往、魂牵梦萦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澳大利亚出租汽车司机新近发明了一种装置,能阻止汽车驾驶员在喝醉酒时驾驶汽车。这种装置叫做“保雷斯”,它实际上是一个高灵敏度的小型酒精检测器,其形状就象是一个话筒。驾驶员在开车前,只要对着“话筒”吹口气,保雷斯就开始进行分析。如果保雷斯记录到的酒精率超过法定的极限,它就会切断汽车的点火装置,从而阻止汽车的起动。这种装置不一定需要24小时不停地工作,比方说,可以把它按程序编制在只在夜间工作,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吃醉酒是经常会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超载”监控器 超载很容易引发事故。但交警不能跟踪检查每一辆车。因此这一隐患很难被杜绝。由此我设想:在每辆汽车上都安装一个载重量监控器(可安在“减震”部位)。当汽车超载时,它就会鸣笛。随时阻止司机“超载”。交警随时对车辆进行抽查,以确保监控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国宾 《科学之友》2005,(1):53-53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企鹅社会也不例外,也有它们相互交流的各种方式。企鹅的行为通讯主要是利用姿势、动作和叫声来进行的。当人或贼鸥等靠近时,阿德雷企鹅常常会收紧头颈部的羽毛,在头顶处形成褶状隆起,眼珠坠到眼圈的下部,上部露出眼白,这表示它感到紧张,同时它会  相似文献   

19.
车祸的启示     
一百多年前,一辆受惊的马车在美国波士顿到纽约的铁路线上乱跑。火车司机发现后,急忙去拉闸。只听"哐啷"一声巨响,车翻人亡。乘客们看到这一惨景,都感到非常难过。乘客中有一位铁匠的儿子,22岁的佐治·维什廷豪斯责问司机说:"难道你就不能让火车很快地停下来吗?"司机摇了摇头,年轻的佐治回到家  相似文献   

20.
在2022年3月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心理干预”被明确作为新冠肺炎治疗方法之一。该诊疗方案提出:“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疫情期间,有的人对疫情信息感到疲惫,有的人对疫情形势充满担忧,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心态撑不住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调节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