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形成的经典红色文化和宝贵革命精神,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优秀分子在建党、建军和建国(指建立新中国)壮丽事业中迸发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睿智胸怀和道德情操。四者紧密相关,薪火相传:同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同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中,同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鲜明坐标,同属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和宗旨,共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但因它们产生的时间地点、内涵表述、表现特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和历史地位等不同,又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和特异性、差异性。深入研究四者逻辑关系,有利于深刻把握四大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推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向纵深发展,更是新时期红色传统发扬、红色基因传承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井冈山精神载体的江西红色图书,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江西苏区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为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中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经典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的八一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由于种种因素,对同属红色文化范畴的八一精神研究和运用,却相对滞后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不仅与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和现实作用不相符合,而且极不利于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对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全面、完整和深入地研究与运用。本文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核心前沿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纠正对八一精神的偏见与错误,阐述八一精神形成的科学解读、承继的战略意义、能量的释放路径和品牌的塑造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调查研究于寻乌山水之间、执政在中央苏区,奠定了人民军队摇篮、中国革命摇篮、党的思想路线摇篮和人民共和国摇篮,形成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寻乌调查研究精神和苏区精神.在其中,人民军队摇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催生着诸个红色摇篮的相继诞生,江西遂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八一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新,引领着诸个革命精神形成了红色原创文化体系,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色文化的酵母、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魂魄、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文化力.  相似文献   

6.
南昌起义所孕育的八一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武器,如今是南昌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之时,未来南昌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发挥红色文化的功能并打造好红色文化品牌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八一精神是南昌起义所孕育的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思想武器,不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基石而且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今文化软实力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八一精神在培育和提升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中具有强大生命力,通过加强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播来推进红色文化认同、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以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以及打造红色文化产业来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等途径可以促进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南昌起义所孕育的八一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武器,如今是南昌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之时,未来南昌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发挥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独特功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弘扬八一精神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高校应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牢固把握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八一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秋收起义和秋收起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包括赣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优秀文化,上承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下启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和井冈山精神,在红色原创革命经典精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是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离不开新时期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我国大众文化建设要用科学理论引导,保证正确发展方向;要进行人文提升和综合创新,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处理好馆员和读者的和谐关系,在图书馆形成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社会中政治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任务是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本文探讨了和谐社会中政治文化的内涵、功能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是文明社区建设,而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探讨新形势下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建设,并提出建设思路,对合理实施高校教育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构建和谐社会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和功能价值进行了论述,联系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从全民健身运动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谐社会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要求,以及全民健身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运动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认为,道德属于精神范畴,而精神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单纯诉诸精神的努力,脱离产生道德、塑造道德和制约道德发展的社会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善只能成为思辩理性的抽象物,不能成为实践理性的现实解。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固然离不开道德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危机,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人类应当而且必须寻求新文化,以期化解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文化正是时代的呼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从文化的三个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发展社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有益尝试,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社区文化的构想与方略.  相似文献   

19.
任禾一 《山西科技》2010,25(3):32-33
城市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既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又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同时还是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在当今中国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社会风险程度明显增加的社会转型期,注重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面构建城市和谐社区,对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