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2,(11):43-45
我认为临床科研就是两手都要硬,这是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必要条件。一个优秀的医生肯定既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加优秀的实践者,医生所受到的教育和获得的学位是最高的,在英语里,医生、博士本是一个词。——虞先溶  相似文献   

2.
他是美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优秀的脑瘤医生。 他的成就,他的执著,他的情怀,足以揭示美国何以成为全球高科技中心,尤其是久执医学科技之牛耳。  相似文献   

3.
成见害人     
美国威克·佛瑞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德博拉·贝斯特女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两个分别为3岁和5岁的侄女在做游戏,其中一个假装生了病,另一个像护士一样照顾她。贝斯特女士问她们为什么不扮作医生,扮护士的侄女告诉她:女孩是不能当医生的。让贝斯特女士吃惊的是,尽管两个小女孩有一个当心理学教授的姑姑,尽管这个姑姑(正是贝斯特女士自己)从她们出生时起就作为一个医生在照顾她们,尽管她们的年龄是如此幼小,但她们却还是接受了成见对观念形成的影响。 贝斯特女士在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成见是悄悄溜进入的观念里的,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72岁的徐莲芝是中国治疗艾滋病最早、治疗病例最多、治疗经验最丰富的优秀医生。因为敬业和热情,患者们亲切地称呼她“徐阿姨”或“徐妈妈”。去年,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的夫人秘密来中国了解艾滋病防治情况时,多次称赞徐莲芝是中国最好的医生,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  相似文献   

5.
一个6岁的小女孩,出了自己家门就不会说话了。是她太害羞吗?还是有什么问题了?这是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某医院的小儿发育科医生马克·柯寒遇到的,对于他而言再门清不过的病例。助手将病患表放在桌子上。"柯寒医生,你的下一个病人在5号房间,叫泰勒,是个小姑娘。”  相似文献   

6.
天才神医     
在19世纪初的美国费城行医是不需要医学学位的,考虑到这一点,托马斯·邓特·马特医生的故事就并不令人讶异。事实上,他甚至不需要行医执照——直到19世纪最后几十年,在费城行医无需执照。尽管那时社会在变,但非常清楚的事实却是:任何人只需挂出医生招牌,并且自称医生,那么他就可以当医生。  相似文献   

7.
鲁白 《世界科学》2012,(3):52-55
“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一项选拔干部的良策。今天,更是经常看到一些学者专家因为其专业做得好而被提拔为领导。其实,做一个好的领导与优秀科学家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8.
赵欣 《科学之友》2008,(5):97-97,99
论述了诚信经营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并保持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诚信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社会理念,现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才能真正树立企业的优秀品牌。  相似文献   

9.
腿疾求医记     
2007年秋天,我左腿膝后长了一个赘物。初时,不疼不痒不碍事,就没理它;后来,长到鸡蛋般大,影响到膝关节屈伸,才感到害怕。不会是肿瘤吧?在外科诊室一位青年医生问过病史,又看了看“鸡蛋”说:“不是肿瘤,是XX囊肿,要做手术……”  相似文献   

10.
钱伟长在上海科技启明星联谊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摘要)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祝贺,青年是我们的后起之秀。所谓青出于蓝,你们现在是上海市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创造了杰出的成就,所以我是在这里向大家祝贺。可是我也应该做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向大家提出一个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医生的幸福感水平及影响因素,了解工作幸福感与个人紧张反应的关系,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床医生幸福感水平及个人紧张反应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医生幸福感水平普遍较低,男医生的幸福感水平高于女医生,女医生的个人紧张反应各方面得分都高于男医生。个人紧张反应与幸福感水平有相关关系,医疗服务管理者应了解医生的幸福感水平与影响因素,降低医生的紧张反应,增进医生的身心健康,对制订人才留驻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志余 《科学之友》2007,(1):88-89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医生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3.
黄晓 《大自然探索》2001,(10):33-34
杰莉·尼尔森,一位普通的美国女医生,正成为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新闻人物,这一切源于其46岁后充满戏剧性的经历。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副“命运之牌”,你会怎样来把握它呢?读完尼尔森的亲身体验后,相信你一定会被一个女人的坚韧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深深打动。而且,你还知道了在极端环境里遇到紧急事件时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自救和去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 杰莉·尼尔森曾是有20多年紧急救护经验的家庭医生。46岁时,她结束了长达23年的婚姻,痛不欲生。当时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一个南极考察小组正在招聘一名医生。尼尔森…  相似文献   

14.
不可否认Windows是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但有时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而崩溃,从而使你不得不为爱机重新安装该系统。系统重新安装后,安装经常用到的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后续工作。如果你感觉这比重新安装Windows系统更加令你头疼,那么不妨看看笔者以下所述。  相似文献   

15.
哈佛医学院的院长曾经给入学的新生做过一个欢迎讲座。他说,你们这些人都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因为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能进我们哈佛医学院,进了哈佛医学院以后,如果你好好学习,毕业以后好好做医生,你这一辈子也许能攻克一种癌症,为人类造福;如果你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来学习,毕业以后再比人家多花一倍的时间认真工作,你这一辈子也许能够攻克关节炎;如果你在学校里面比人家多十倍地努力,毕业以后比人家多十倍、百倍地努力工作,而且你本身又是一个资质优秀的人,还要加上假如你运气好,你也许能攻克感冒。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医生们日前被告诫,他们原先用于治疗淋病的抗生素药物正在变得不再有效,因为引发这种性传播疾病的病菌正在表现出抗药性。英国健康保护局(HPA)表示,我们可能迎来一个转折点,届时我们对于这种疾病将无能为力,除非出现新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掌纹诊病答问录【编者按】掌纹诊病是目前出现的一种诊病方法,它涉及到了对人体科学研究的一些方面.当然,目前的研究工作尚处于原始阶段,但毕竟是在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开拓,值得重视.前不久,兰州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掌纹诊病专家王晨霞医生曾蓉讲学,她独到的医学...  相似文献   

18.
对耳聋起因的鉴别,不论是从遗传学或是从其他方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的确,医生时常并不能诊断出人听觉消失的缺陷。人的听觉能力取决于内耳中一个豌豆大小的器官─—螺旋形耳蜗。在每一个耳蜗中都有16,000多个毛发细胞,而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生成刚毛(被称之为静纤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部老电影:《惊爆轰天雷》。之所以想起这部1991年的老片.最初缘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的科幻创作课。在课堂上我告诉同学们.有时候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只是基于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导致了整个故事的延展和铺陈:历史上有两部电影是很好的例子:一部是《变脸》(Face/Off;1997),一部就是《惊爆轰天雷》。它们都是从一个小细节出发,讲述出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疾病的侦探     
Goodm  B  徐智策 《世界科学》1989,11(9):44-45
爱德华·泰尔扎克(Edward Telzak)医生是一个科学侦探,一名流行病调查局的官员。流行病调查局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个下属部门.该部门拥有120名医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当流行病袭击来临时,这些被称之为“疾病侦探”的人就会奋起反击。泰尔扎克的位置在于纽约,他的任务是帮助卫生部门追踪流行性传染病的来胧去脉。有时,正如他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