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按最小圆柱包络法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数学模型不宜进行线性化处理.提出了空间直线度误差的最小条件判别准则及用计算机评定空间直线度的方法;给出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应用“最小二乘法”的理论,以网络分离法优化按最小条件评定空间任意方向直线度误差的数学模型,为确定作为评定基准的理想轴线的位置提供了一种优化的依据,其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3.
轴线直线度和同轴度误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建立了符合定义的轴线直线度和同轴度误差的最小二乘和最小条件评定法数学模型并简要地介绍了获得采样数据的方法,从而为救是准确的轴线直线度和同轴度误差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照中文建立的数学模型所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已成功地应用在XWY-1型形位误差测量仪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的洛埃镜干涉装置,设计了由直线度误差使洛埃镜偏转,通过改变等效双狭缝间距,进而改变干涉条纹间距的新的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由导出的直线度误差与干涉条纹间距之间的关系,并用最小包容区域法对直线度误差进行评定.测量结果表明,新的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是可行的.此方法特别适用于短距离连续空间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并且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轴线直线度误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轴线直线度误差的定义,建立了在直角坐标采样时该项误差的最小二乘评定法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采样数据不需要等角度间隔采样;并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编程简单,计算出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值与真实情况的误差小于10-6μm·因此由本模型引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研制形位误差虚拟测量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滚动直线导轨辐运动精度的动态检测结果精度提高,分析了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直线的求解过程,从而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寻优,详细讨论了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直线度误差的处理过程,对不同工况时的运动精度分别用首尾连线法,最小二乘法及遗优算法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比较,遗传算法评定直线度误差精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小尺寸精密零件直线度误差的快速准确评定,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的直线度误差评定系统。分析比较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提出一种满足最小包容区域法的直线度误差评定的方法——区域-距离改进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原理,以采集的数字图像为例,设计了直线度误差评定系统,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定精度高,易于实现,并可以实现测量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LSM算法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提高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精度,运用几何学、误差理论和最优化原理,深入分析了LSM算法在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中所存在的原理缺陷;并改进了LSM算法,提出了改进LSM算法的数学模型.对改进LSM算法编制程序进行了数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LSM算法克服了LSM算法的原理缺陷,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导轨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有作图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在用解析法评定导轨直线度误差时,如果采用"最小条件"评定基准来解析导轨直线度误差,目前尚难完全摆脱对作图法的依赖,现场运用和教学效果受到制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基准转移法"评定导轨直线度误差,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空间直线度最小包容评定的数学规划模型,提出了空间直线度评定的线性逼近算法.算法以近似的线性规划模型的迭代运算,结合空间坐标变换去逼近精确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构造了适用于计算机判别的最优条件判别数.大量的计算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高精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的逼近最小包容圆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中结果误差过大或者因采用进化算法耗时太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旋转包容圆柱轴线的方法.通过将测量点投影至最小二乘中线的中垂面,在中垂面内求出满足国标要求的2种情况的最小包容圆.针对2点在包容圆上的情况,做2次坐标变换,然后确定搜索方向,定向旋转圆柱体轴线,找到更加接近最小包容圆柱体的轴线,从而得到更小的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值.本方法主要计算过程中的搜索方向明确,无反复迭代,鲁棒性好.数据实验表明:本方法得到的误差评定结果比其他几种方法的都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适合于直线度误差评定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评定深孔轴线直线度难以确定最优基线的难题,提出了正方网格迭代寻优评定深孔轴线直线度。以正方形网格划分最优评定基线所在的空间区域,以网格的交点为端点建立评定基线,以评定出的直线度最小值为导向搜索最优评定基线。上一次正方形网格化后的最优评定基线和最小直线度为基础,重新进行下一次的正方形网格划分搜索最优评定基线,如此循环以搜索全局最优评定基线,并计算出最终的直线度。将算法与其他算法比较,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此外,正方网格迭代寻优可应用于空间任一实际直线的直线度评定,能够为直线度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3维坐标点集合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时出现的精度不高、评价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鲁棒性的3点高精度快速算法(3PHFA).该算法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空间直线度有效判别形式,通过3维最小二乘法(3DLSA)拟合、空间坐标转换、坐标投影和确定最小包容圆(MCC),并最终确定最小包容圆柱面(MCS).通过在3DLSA基础上增加高效搜索算法,空间直线度评定精度提高约20%,耗时1s以内.对比不同评定算法表明:3PHFA具有效率高、精度高、鲁棒性好的优点,其误差评定精度全面优于3DLSA,适用于三坐标测量机(CMM)这类实时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几何学原理,对其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可视化技术,对其两端点连线算法、最小二乘算法和改进的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可视化设计;并采用UG/GRIP语言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编程;最后,用可视化数字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平面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VB的直线度误差评定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评定直线度误差的3种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和程序框图,并用VB语言编写了评定直线度误差的应用程序.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软件的有效性,它可显著提高评定直线度误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三点法测量直线度误差仿真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应用于在线测量直线度误差进行了研究,并在推导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应用于直线度误差在线测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以三坐标测量机为基本分析对象,结合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最小截平方算法处理测量数据,研究其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包含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三坐标测量数据,采用稳健性的评估算法,更能真实地反映测量机的直线度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18.
轴线直线度误差数学模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介绍符合定义的求解轴线直线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安装误差,测量系统中测头的直行运动误差及其对仪器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等对轴线直线度误差测量结果的影响。文中建立的数学模模型和仿真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研制轴线直线度误差测量仪和在线测量系统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空间直线度误差新算法及其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空间直线度误差,通过"最小二乘法"或其他现行的算法,可以得到基准直线,但精度欠佳。在获取初步基准直线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移动"、"转动"该直线,把直线度误差计算值进一步下降,向"最小包容区域"逼近,最终获得的直线度误差值真正符合"最小条件"判定准则。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圆度误差的定义及其几何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圆度误差评定算法———圆度误差的二分法逼近搜索评定。首先,将被测圆轮廓上测量点的直角坐标数据转化为极坐标数据,分别以极角和极径为横、纵坐标轴建立新的坐标系,实现被测点的线性化处理,将圆度误差的求解问题转化为直线度误差的求解问题。然后,用二分法逼近搜索的方法,对转化后的直线度误差进行最小区域评定,从而实现了圆度误差的最小区域评定。阐述了圆度误差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和二分法逼近搜索的原理及实现过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正确地评定圆度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