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了气穴瞬变流基本方程,并重点讨论了下述三种情况的基本方程的特征根问题:a.p-pi≠0且计入附加质量力;b.p-pi=0且计入附加质量力;c.p-pi=0且不计入附加质量力.特征根的确定不仅可以得出方程组的性质而且还可得出求解方程组的稳定的差分格式  相似文献   

2.
两相流流动瞬变的计算方法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气液、固液、固气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着手,利用特性曲线法对流体的流动瞬变推导出计算公式并不需对两相流作均匀分布的假设,经气液两相流的瞬变流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是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流固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外气-液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的研究成果及现状,阐述了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流动规律和流固耦合研究的各种方法。评述了气-液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等方面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对不同模型和数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目前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流固耦合研究的方向应为两相流体瞬态时的流固耦合实验研究和耦合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国内外气液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阐述了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流动规律和流固耦合研究的各种方法。评述了气液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等方面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并对不同模型和数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目前两相瞬变流流固耦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预测了流固耦合研究的方向应为两相流体瞬态时的流固耦合实验研究和耦合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管路系统气流两相瞬变流的矢通量分裂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方法-矢通量分裂法,将控制方程(质量方程、动量方程)中的矢通量按照矢量雅可比矩阵分裂为两个亚矢通量,采用迎风格式建立有限差分方程,该方法是稳定的并且可以自动准确地捕捉到两相瞬变流中的激波。  相似文献   

6.
有压输水管道系统气液两相瞬变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压输水管道系统中有关气体释放、空穴流及液柱分离,计算分析方法,水锤防护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还需对气液两相瞬变流基本理论,空气进排气阀的特性,截留气闭的动态特性和动力特性,实际工程优化设计理论等诸多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泵系统由于突然失电出现的两相瞬变流的计算,提出了含有气体释放的蒸汽穴模型,以计算释放气体分布整个管线且波速是变化的情况,并用该模型对某火电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泵系统由于突然失出现的两相瞬变流的计算,提出了含有气候释放的蒸汽穴模型,以计算释放气体分布整个管线且波速是变化的情况,并用该模型对某火电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气液、固液、固气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着手,利用特性曲线法对流体的流动瞬变推导出计算公式并不需对两相流作均匀分布的假设,经气液两相流的瞬变流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是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方法——矢通量分裂法,将控制方程(质量方程、动量方程)中的矢通量按照矢量雅可比矩阵分裂为两个亚矢通量,采用迎风格式建立有限差分方程.该方法是稳定的并且可以自动准确地捕捉到两相瞬变流中的激波  相似文献   

11.
液幕状气液两相流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强化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的传热与传质,建立了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型——液幕状气液两相流.根据该流型的特点,进行了气液两相传热实验,分析了气液两相流中的温度场分布,并研究了传热系数与液气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顺流或逆流,在空气流速一定时,传热系数都随着液气比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液幕顶部是传热效果最佳的位置,可以组织多层液幕来降低工业成本.得到的传热系数与液气比之间的关联式为工程设计和更深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对管路固液两相流流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两相流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  相似文献   

14.
水平管泡状流界面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头电导探针测量技术,研究了水平管内空气-水两相流的界面浓度,并得到了气液两相流的界面特性参数(如气泡速度,气泡尺寸和界面浓度)及其随气液两相流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大,各点的气泡速度,气泡尺寸,界面浓度相应增加,随着液相流量的增大,除气泡速度随之增大外各点的其它参数随之减小,水平管内界在浓度在同一测量角度的径向分布类似,界面浓度在管内除水平管径方向外,沿其它方向的分布都是非  相似文献   

15.
从标准的单相湍流k-ε模型出发,提出了一个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模化管道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的k-ε-kg-εg模型。在该模型中,气泡湍动能的耗散受其自身耗散方程的制约,并全面考虑了气泡湍动能本身的对流、扩散、生成和耗散以及与液体之间的耦合作用。该模型在理论上比k-ε模型和k-ε-kp模型更加完善。采用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二者相对误差在计算范围内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6.
气液两相流中液速的电化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推导了扩散电流与液速的模型方程,得到了解析解。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气液两相中液速电化学测量仪的开发与研究,对电极的材料、形状进行了优选,对电极插入流场而引起的测量偏差进行了补偿,开消除了气相的干扰。应用该注速测量仪研究了下喷环流生物反应器中的液速分布,证实了该气液两相流中液速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螺旋流压降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流型和压降的实验。以空气和水为实验介质,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螺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研究。依次得到螺旋波状分层流、螺旋泡状流、螺旋弥散流三种典型的流型图像。并分析了流型、体积含气率、气液折算流速以及叶轮起旋参数等因素对气液两相螺旋流压降的影响。最后实验表明,流型是影响压降规律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对压降的影响亦有影响。螺旋弥散流是压降梯度最小的流型。以上结果对今后相关的研究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V-S的泵系统气液两相瞬变流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阀调节V-S(Valve-Stroking)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将阀调节应用于泵系统的水锤防护中,对事故停泵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长管道泵系统中的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控制问题,消除了水锤危害,具有构思新颖,实用易行等优点,对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液两相流中错列管束上脉动升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电阻应变仪和脉动升力测量装置,在气液两相流横向冲刷三排错列排列的管束时,对其受到的脉动升力做了试验研究,测试管采用φ30mm的有机玻璃圆柱,气流两相流的流型为细胞状流;上隙流雷诺数的范围为2.0*10^4-6.0*10^4;截面含气率的范围在0-0.30,试验发现,在横向节径比小于2.0时,脉动升力系数的最大值发生在首排圆柱上,而在大于2.0时,则转移到最后一排圆柱上;脉动升力系数随含气率和雷  相似文献   

20.
两相流的辨识技术较为困难。用热膜测速仪测量得到气液两相流信号,提出用子波分析的方法从气液两相湍流瞬时脉动速度信号中识别气泡结构的条件采样方法。利用子波能谱分析的能量最大准则,得到了一种用子波分析自动识别气液两相流中气液两相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人为确定阂值对经验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