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染料体系的光谱转换率、热效应和多重染料对灯泵染料激光器输出的影响;通过计算施主和受主的光谱转换率,得出系统中施主和受主浓度都低的结论;提出了分离施主和受主是使用多重染料的最佳方案.实验表明,分离C6-R6G体系比单独R6G体系激光输出高2.6倍,而分离三重染料体系又比分离C6-R6G体系使激光输出提高1.8倍,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用共聚合方法制备了若丹明6G掺合在P(MMA+MAA)共聚物中的固体染料样品,对其进行了光谱和激光性能的研究,得到了泵浦光-染料激光转换效率15%,激射寿命2万脉冲以上的固体染料激光输出,并和其它基体的若丹明66固体染料激光进行了比较,对激光染料光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本工作中,首次用近红外光致发光法观察到在GaAs衬底上用金属有机化学相沉积方法(MOCVD)生长的Ga_(0.5)In_(0.5)P外延薄膜所发射的1.17、0.99及0.85eV的个新发光峰。其中只有1.17eV发射与Ga_(0.5)In_(0.5)P外延薄膜的部分有序结构有关。实验获得的1.17eV发射的变温与变激发强度特性可用受主-施主对复合来很好地给予解释。该受主-施主对系由镓空位作为受主及与其最邻近的镓子格子上的碳作为施主所组成。在考察Ga_(0.5)In_(0.5)P外延薄膜的部分有序结构与其受主-施主对复合能间关系的基础上,导出了受主-施主对跃迁的新的能量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若丹明为母体的多发色团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8个以若丹明6G,若丹明101,若丹明B或若丹明DR-21为母体,以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为天线基元,以双亚甲基作为桥链连接两者的多发色团激光染料,并对它们进行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发生了从天线基元指向若丹明母体的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并且多发色团激光染料相对于对应的若丹明染料的荧光量子产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实验与分析结果认为:闪光灯泵浦双重染料激光器的最佳浓度很低,在低浓度下辐射能量转移是双重染料能量转移的主要机理,认为分离施主和受主是使用双重染料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罗丹明6G·四溴荧光素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向罗丹明6G(R6G)和AuBr-4的甲苯萃取物R6GAuBr4中,加入pH=55的(NH4Ac-HAc)缓冲溶液,使R6G离子进入水相,并向其中加入与R6G颜色相同的四溴荧光素(TBF),形成等色染料离子对R6G+·TBF-被甲苯浮选。将浮选物溶于丙酮,于530nm处光度测定。由于2个染料分子(Au∶R6G∶TBF=1∶1∶1)同时吸光,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ε=20×105L·mol-1·cm-1;金含量在0~036mg/L服从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为29%,方法应用于粗铜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某些混合染料体系中,能量转移已成为扩展激光波长范围的一种有效方法,当施主吸收光谱与受主荧光光谱部分重叠时,有可能出现能量转移过程.同时,进一步研究能量转移过程,可对生物分子中分子间能量转移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若丹明 B 通过若丹明6G 转移能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PVA-AG(聚乙烯醇-阿拉伯胶)存在和不同酸度下,Mn+-Br--R6G(金属离子-溴化物-罗丹明6G)的显色体系.文中列出几个摩尔吸收系数ε>4.3×105的高灵敏显色体系的分析特性,并用于测定水样中铅.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一高分辨、微机控制的三晶体x-射线衍射仪来测量Ga_xIn_(1-x)P外延膜中(11)与()衍射峰的积分强度差,定量地确定了有序度。讨论Ga_xIn_(1-x)P外延膜中有序度与成份调制间的关系。考察了成份调制与施主-受主对复会发光能量间的关联。通过计及施主一受主对在由成份调制所导致的超格子势场中的附加能量,导出了施主一受主对在部分有序相中跃迁时新的能量方程。  相似文献   

10.
四噻吩/富勒烯混合薄膜和混合液中的荧光猝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方法分别测量了四噻吩信勒烯混合薄膜和混合液的荧光光谱,与纯四噻吩荧光光谱相比较,发现四噻吩/富勒烯混合液在光激发后,其荧光强度比混合薄膜中的光致感应的荧光强度更强烈地猝灭,而且荧光光谱波形也被强烈地调制,这个实验结果与马库斯电子转移模型不相符合.通过分析表明,在混合液中光致电子转移过程中,当受主的吸收光谱与施主的吸收以及荧光光谱部分交叠时,由于受主分子对激发光的竞争吸收和对施主荧光的重吸收,造成了荧光强度在}昆合液中比混合薄膜更有效猝灭的赝象.因而在用荧光光谱研究施主/受主混合液中光致电子转移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光物理过程对荧光猝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次写入式光盘用菁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CD-R用菁染料,测定了该染料溶液的吸收光谱,薄膜的吸收、透过和反射光谱。测定了用该染料制成的光盘在不同记录功率和记录频率下,不同记录速度的载噪比(CNR)。结果表明,该染料能与相应CD-R刻录机的半导体激光器(780nm)很好地匹配,在合适的记录条件下,各种记录速度均有较好的载噪比。  相似文献   

12.
观测到n-Ga1-xAlxAs的束缚声子和电子喇曼散射.对n-Ga1-xAlxAs进行喇曼散射实验,揭示了在低温光照条件和组分超过某临界值的合金半导体存在着有效质量型的浅施主能级,引起束缚声子和电子喇曼散射.在较高温度,此能级电子减少到由DX中心表征的施主深能级.实验结果证实了Ga1-xAlxAs的n型杂质具有深-浅双稳特性.根据晶格动力论,浅释了Ga1-xAlxAs中施主的电荷态.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染料的激光机理.根据碎石对激光参数的要求,通过采用强预燃泵浦技术和新型的长灯、长腔、长染料池结构等技术措施,研制出激光碎石样机.该样机输出脉冲宽度1.5μs,重复频率5Hz,Rh6G脉冲能量大于200mJ,C504染料为78mJ.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种新的从头算法计算了M- H/M+ - H 体系电子转移反应的重组能,对每个反应物进行几何优化. 结果表明:用从头算法计算的双原子分子的键长和振动频率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 利用精确的重组能George_Griffith_Marcus(GGM)模型计算得到的重组能数值与实验光谱数据中得到的值相比较,结果显示,在气相状态的电子转移反应中,直接计算重组能的值要比传统的GGM 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5.
M—H/M^+—H体系重组能的从头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种新的认识算法M-H/M^+-H体系电子转移反应的物理重能,对每个反应的进行几何优化,结果表明:用从头算法计算的双原子分子的键开和振动频率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利用精确的重组能George-Griffith-Marcus(GGM)模型计算得到的重组能数值与实验光谱中得到的值相比较,结果显示,在气相状态的电子转移反应中,直接计算重组能的值要比传统的GGM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6.
倍频YAG激光泵浦钛宝石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平腔结构,实现了电光调Q倍频Nd:YAG激光泵浦的宝石激光运转,最大输出能量为14.5mJ,最高能量转换放率为35.6%,波长调谐范围为679-895nm,观察到脉宽展宽和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光谱方法分别测量了四噻吩/富勒烯混合薄膜和混合液的荧光光谱,与纯四噻吩荧光光谱相比较,发现四噻吩/富勒烯混合液在光激发后,其荧光强度比混合薄膜中的光致感应的荧光强度更强烈地猝灭,而且荧光光谱波形也被强烈地调制,这个实验结果与马库斯电子转移模型不相符合.通过分析表明,在混合液中光致电子转移过程中,当受主的吸收光谱与施主的吸收以及荧光光谱部分交叠时,由于受主分子对激发光的竞争吸收和对施主荧光的重吸收,造成了荧光强度在混合液中比混合薄膜更有效猝灭的赝象.因而在用荧光光谱研究施主/受主混合液中光致电子转移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光物理过程对荧光猝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还原法制备了一种Ag-Cu混合型SERS表面。通过电镜扫描和x射线能谱分析,讨论了这种混合型表面形貌。在空气中检测了吸附在Ag-Cu混合表面上的罗丹明6G的SERS谱,简单分析了其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Ag-Cu混合型表面可用于SERS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用还原法制备了一种Ag-Cu混合型SERS表面。通过电镜扫描和x射线能谱分析,讨论了这种混合型表面形貌。在空气中检测了吸附在Ag-Cu混合表面上的罗丹明6G的SERS谱,简单分析了其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Ag-Cu混合型表面可用于SERS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聚乙二醇/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从发酵液中提取α-淀粉酶的过程。详细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的平均分子量、PEG的浓度、成相的盐的浓度、NaCl浓度对α-淀粉酶和总蛋白的分配系数以及上相对下相的相体积比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分离条件。实验表明用 18%(W/W)PEG 1500和 10%(W/W)磷酸钾盐(pH=6.5)和 0.05mol/l NaCl组成的双水相体系, α-淀粉酶的提取率可达 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