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制出一个新型的有源隔振系统,它采用了光电子、计算机、机械与材料学科的新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这个系统以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了全频域内的最佳阻尼与无谐振峰运行,显著地改善了传统无源减振器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可控阻尼对隔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讨论阻尼的隔振效果,将隔振系统的分析模型写成统一的控制方程形式,并运用该控制方程组分析了粘性阻尼和磁流变阻尼(MRD),即:最佳粘性阻尼及可控粘性阻尼对响应的影响;对粘性阻尼器施加开关控制时产生的问题;被动MRD的平均粘性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对MRD重置控制时产生的问题。结果表明,可控粘性阻尼器的隔振效果取决于激力类型和隔振系统参数,隔振效果与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浮筏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格林函数对由约束阻尼梁构成的浮(floating raft)隔振系统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由激励传递到基础中的功率流,同时讨论了几个重要的结构参数对输入功率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KZ–28型可控震源隔振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了被动隔振系统的物理模型,对可控震源被动隔振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构建了基于单片机的反馈控制混合隔振系统实验平台,实验表明,实验平台在2~6Hz低频干扰下的主动隔振效率大于80%.混合隔振系统的实验研究可为可控震源混合隔振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支承转子的周期性振动,研制了一种结构为重复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器.该混合控制器不仅保证了磁轴承的动态特性,而且消除了系统中的周期性扰动.通过讨论重复控制器的增益系数、截止频率对磁轴承的响应速度、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和参数整定方法.采用高速磁悬浮电机对磁轴承的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可有效地抑制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周期性振动,并减少了转子频谱中的三倍频成分,从而提高了电磁轴承的支承精度.  相似文献   

6.
讨论一种立式单刚体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重点讨论下阻尼器参数及转子惯性特性变化对转子系统的模态振型、模态频率、模态阻尼等参数的影响。以动力学普遍定理列运动方程。用复变量表示有关参数。直接用复矩阵的QR法或LR法求出系统的复特征值和复特征矢量。对系统振型随转速变化而发生的“换型”现象进行了较多的分析,了解这个力学现象对系统的参数优化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阻尼器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许多工程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由粘性和双线性回滞阻尼组成的阻尼模型,对具有电流变阻尼器的振动系统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简支梁振动系统的数值例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发动机振动值过大导致飞机总体振动水平过高等问题,以某型飞机涡扇发动机安装系统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其隔振性能,对安装系统进行六自由度隔振设计,并分析其振动特性。基于弹性中心理论及能量解耦原理,以发动机隔振器三轴静刚度为设计参数,对安装系统固有频率和解耦率进行优化配置,为隔振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数输入,并研究了六自由度振动传递率,验证其隔振效果。结果表明,发动机安装系统前六阶固有频率均在50 Hz以下,固有频率分配合理,各向解耦率均达到85%以上,在发动机一阶固有频率(150 Hz)处各向振动传递率均接近0,发动机安装系统隔振设计满足系统技术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强迫振动理论出发,建立了隔振系统的物理模型,分析了隔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电流变材料结构的动态特性随外加电场而改变,使之成为重要可控结构.本文研究了嵌埋式偏振光纤传感器在该类结构振动测试中的应用.讨论了有关问题并观察到了结构自然频率及模态振幅衰减随外加电场的改变.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抗电磁干扰,不接近结构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问题,搭建双磁流变阻尼器转子实验台模拟试车过程。在不改变转子原有支撑形式的情况下,于转轴两端分别安装一台自主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并提出一种基于转速的双阻尼器开关控制策略,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数量阻尼器及阻尼器位于不同位置时对转子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阻尼器作用可抑制转子振动58.70%,而双阻尼器抑制转子振动可达72.77%;随着阻尼器距离转盘中心距离不断缩小,振动幅值随之减小,振动降幅最大可达84.10%。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制造平台的隔振问题,建立基于Udwadia-Kalaba方程的动力学模型,其可以在不引入拉格朗日乘数等额外参数的情况下进行求解。将微振动平台的振动位移作为系统约束,建立微振动隔振平台的离散化模型,并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的混合机制下进行微振动平台隔振系统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用Udwadia-Kalaba方程建立了驱动条件的求解方法以满足系统约束,基于约束条件建立微振动隔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且通过Matlab语言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仿真得到了8个自由度方向的约束力矩,由此可以求得致动器所要求的竖直方向力的大小;在4个质点所受噪声干扰相同的条件下,微振动离散化模型4个致动器所需的约束力保持一致,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桥梁和桁架桅结构减振的螺栓连接的H形摩擦阻尼器装置,对摩擦阻尼器结构减振系统,给出了易于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用在相应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分析中.同时对一个单自由度结构系统进行了实测计算,计算结果与有关的实验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MA阻尼器的长拉索系统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性能开展了以下研究:①设计研制了一种拉压型SMA 阻尼器,并通过试验得到了SMA 阻尼器的特征参数,进一步研究了SMA 阻尼器初应变、加载位移行程与阻尼器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以及耗能能力间的关系;②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SMA阻尼器 长拉索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③研究了自由振动下SMA阻尼器对长拉索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A 阻尼器对长拉索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拉索的振动位移以及加速度幅值,大幅度提高了长拉索振动衰减速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履带车辆动力传动装置摇架式隔振系统的隔振特性。应用动力学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摇架式隔振系统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试验表明,摇架式单层隔振系统的传递率下降斜率为12dB/oct,双层隔振系统的传递下降斜率为24dB/oct。  相似文献   

16.
主动隔振平台的低频微振动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垫式隔振平台的主动隔振关键技术之一的低频微振动测量问题,着重分析了压电传感器在低频、微幅测量的条件下电荷变换单元的电路参数,并介绍了实际研究结果及其在主动隔振系统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带有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振动实时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带有SG-MRD40磁流变阻尼器的3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结构减震控制模拟试验,基于Matlab/Simulink及WinCon编制实时控制软件,将依据LQG控制算法的最优控制,通过Q8系列HIL控制卡输出通道驱动继电器开关,将所需电压施加到阻尼器上,在振动台上进行了0~40Hz正弦扫频及前3阶自振频率的正弦波下LQG半主动控制系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Matlab/Simulink调用WinCon实时控制软件进行半主动控制是有效的,半主动控制系统能够使模型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显著的降低,其中顶层位移响应和绝对加速度响应的峰值减小了近40%左右,而所需电源功率只有10W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用行波控制技术对弦振动的主动隔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徐康  汪权 《工程与建设》2010,24(3):306-307,310
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结合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的优点,利用模糊控制的逻辑能力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来提高控制的快速性和自适应性。文章采用该方法对磁流变阻尼结构实施振动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振动控制效果明显,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R4105柴油机振动的测量与隔振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R4105柴油机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并利用实验研究对比的方法,对R4105柴油机振动的传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振动的方案,较大幅度降低了R4105柴油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