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多发周期,我国更是地震灾害的频发地区,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至关重要.然而,地震救援现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现场救援人员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通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人工发现和处理电梯故障的时效性差及成本较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4G网络、云平台和手机APP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采用STC89硬件平台通过CAN总线采集现场电梯状态数据,经由ARM终端通过4G模块上传数据至云平台,利用手机APP与云平台通信获取数据以达到远程实时监控的目的.此外,还能在电梯故障时采集轿厢内图像并通过人脸检测发现被困人员,利用APP消息机制和短信网关技术发送报警信息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实际工况长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及时发现电梯故障,有效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震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要求与特点,基于JavaScript Viewer开发框架与构建,结合ArcGIS Server网络地图与数据服务,实现震后地震灾情的快速上报、查询和分析,使得地震应急后方指挥部能第一时间掌握震区各灾情上报点的基本情况,搭建地震应急指挥部、地震现场工作队、市县地震局三大救援力量的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为精准救灾、科学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提出并实现一种移动智能终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地震环境分析与救援系统.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地震多发区不同环境的危险等级权重,同时结合GIS技术,利用ArcGIS软件绘制该地区的危险等级图;其次,针对实际地震场景中通信基站无法正常使用的极端情况,采用开源OpenBTS搭建移动通信基站,同时结合被困人员手机内预置的应用程序,实现对被浅层掩埋人员的定位等功能;最后,将绘制的GIS地图与获得的受灾人员分布数据相结合,能够辅助救援人员更好的制定救援决策.  相似文献   

5.
体温是人体生理特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需要对救援人员的生理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搜救行动中救援队员实时动态信息的获取,及时了解救援队员出现生理疲惫状况,为安全救援和救援人员的科学调度提供技术保障.为此,设计了一种采用MSP430单片机控制的救援人员体温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体温是人体生理特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需要对救援人员的生理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搜救行动中救援队员实时动态信息的获取,及时了解救援队员出现生理疲惫状况,为安全救援和救援人员的科学调度提供技术保障.为此,设计了一种采用MSP430单片机控制的救援人员体温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Google Maps API地震信息查询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信息网络发布现状,为了实现对地震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特别是方便用户的快速查询,本文探讨了基于Google Maps API、Google Earth KML及数据库等相关技术建立信息查询系统,并开发出了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地震信息资源在GIS平台上的应用,这为有关部门在信息检索方面提供了支持,为公众快速获得相关地震信息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能力,进行智能家居控制平台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优化APP的智能家居控制平台设计方案.控制平台主要由AD信息采集模块、总线控制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集成控制模块、信息集成处理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构成,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的组网设计,结合ZigBee组网方案构架智能家居控制的网络通信协议,采用嵌入式的交叉编译技术进行APP控制指令的加载和读写,以DSP为信息处理器进行智能家居控制平台的硬件开发,在ISA/EISA/Micro Channel扩充总线下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的无线通信设计,结合嵌入式的设计方案,实现控制平台的硬件模块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家居控制平台稳定性较好,人机交互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大震巨灾特点, 比较了国内外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技术现状, 在国家“汶川 8. 0 级地震应急救援科学考察”等项 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充分研究了我国实施大震巨灾救援在装备技术方面的各种阻碍因素, 在应急救援通信指挥、救援现场信息采集传输及救援技术和指挥决策专家辅助技术、废墟中生命搜索定位、适宜于大震巨灾后山体滑坡交通阻断和大规模建构物倒塌环境及废墟狭小空间等复杂条件下的营救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给出我国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的基本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监控信号智能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轻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辅助故障快速判断,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在深入总结变电站异常和故障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故障推理模型,结合网络拓扑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监控信号智能处理系统.系统的监控信号分析处理功能全面,快速定位机制确保值班员能迅速确定故障信息所在间隔,能准确报告变电站主要故障,并结合专家知识库出具故障报告,提供故障处理指导.系统具备故障模拟及培训功能.该系统在变电站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述国内安全生产领域关于六大系统建设的情况。以北京昊华能源公司木城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为例,阐述系统集成平台的选择及“三维数字化矿山建设平台”实施方案的设计。介绍木城涧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三大系统的集成平台建设,系统三维功能的实现以及关键的三维GIS技术。该平台实现了煤矿井下各类信息系统的统一集成和三维可视化管理,提高了煤矿安全避险系统的整体联动和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震后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研究如何快速搭建应急救援物流系统,进行高效的应急物资配送,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已有的救灾体系数据库,再结合城市实时获取的卫星监测和微型传感器传输,所获取的道路状况和危险建筑等实时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强化学习模型优化训练,并且地震发生后的物资存储信息、救援点需求信息、物资装箱信息及配送路线规划,都由...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全球眼监控系统,并采用改进的双向Dijkstra算法作为最优路径选择算法,实现了一种基于全球眼的地震现场应急救援交通路径分析系统,能够为应急车辆及人员提供所在地到地震现场的实时最优的路径以供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中存在数据组织和管理困难、应急模拟结果传输和可视化效率低,以及人员撤离指挥不及时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分析移动应急数据的可视化流程,提出利用JSON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与移动端的可视化等问题.设计基于位置驱动的人员撤离路径规划策略,提出利用缓存技术、位置驱动、消息推送技术等方法增强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的交互能力,提高应急人员指挥撤离和救援调度等问题.最后,设计并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并进行测试,验证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型工程机械的城市地震灾害辅助营救属具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直下型地震巨灾救援是世界地震救援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在城市地震救援方面有过惨痛损失和教训。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地震巨灾救援实际,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地震救援大型机械装备的需求、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研制救援属具、通用接口与操作技术的解决思路,使现有通用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能快速转化为具有多种救援作业能力的专用救援大型机械装备,实现具有专业救援功能的大型救援装备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投入生命营救,满足未来城市直下型地震巨灾救援对专业大型救援装备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的实际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以Arcgis与Weblogic技术为基础,分别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速报快速响应触发与控制系统、震害动态评估系统和自动群呼与短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给出具体方案与软件流程,为现实地震境况的合理、正确处理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曹波  赵广建  郭鹏 《天津科技》2014,41(8):48-49
地震发生与地震预测及震后救援,是我国救援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科技馆内设置介绍地震救援知识的科普展品,让人们正确认识地震,避害为福,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与防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救援科技馆内有关地震知识介绍的专题展品设置,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思路,探讨了平台搭建的技术要求与框架实现,介绍了服务平台的特点,展望了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运载平台总装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务急、需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特点,以运筹调度、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等为指导思想,采用调试流程重排、分时及分物复用、表格化调试及全周期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人员、工艺、组织管理等因素的有机高效协调,优化了总装调试流程,建立了进度敏捷、高效响应的运筹管理机制,提高了运载平台总装中的高效调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