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岸合作仍然会受到既有政治思维与政策的限制,两岸协商将进入所谓的"深水区"。马英九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避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的逆转与倒退,也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规划创造了重要条件与难得的历史机遇。但马英九连任后,能否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真正和解与社会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四年,两岸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会有重大发展,但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讨论或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仍面临  相似文献   

2.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0,(14):48-49
经济博弈中充满政治较量;具体落实受制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协议不是挽救岛内经济的"稻草",根子还在政治。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14):50-52
<正>观察两岸关系发展的好与坏,热与冷,不是看两岸互访的高度(高层)与热度(密度),而是要看两岸政治立场的进与退以及两岸政治鸿沟是在缩小还是扩大。目前,两岸的政治鸿沟还在持续扩大,岛内"台湾独立"的认同差距进一步缩小,"台湾国家化"的政治认同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拦的"蓝绿共识",这已成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6,(5):101-104
在两岸交流中,台生与台商一直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两岸的学生交流也迈入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台生的培养以及学习也具有了稳定保障,台生的数量也在逐年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台生在大陆受到的教育对其政治偏好的影响却没有发生较大改变。本文通过阐述近几年台生在大陆的发展情况以及两岸针对台生所实行的政策,对台生政治认同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更好的影响台生的政治认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2019年,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与国际政经形势巨变的情况下,台湾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意外"受益者":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纷纷下调经济增长率之际,台湾却调升了经济增长率。尽管如此,台湾还是出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民生问题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陷入低潮,台湾对大陆出口与投资双双衰退。2020年,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变数依然颇大,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风险也在增大,预计将持续呈现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冷波 《世界知识》2010,(3):50-51
“先经济,后政治”,马当局已暗示政治对话无可能;以赢得政治利益为第一原则,岛内“统降独升”趋势恶化;两岸问题的解决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大的魄力.更多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以英国早期政治环境对英语教育的影响为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本文更主要的论述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中国部分主要讲了中国重要的四个政治时期:晚清"洋务运动"、建国后到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21世纪初。对英语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我国采取正确的英语教育政策,使英语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台海两岸政治经济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目前正面临突变的临界点。岛内持续渲染本土意识、分离意识 ,两岸加入WTO及全球新经济浪潮等因素 ,使得两岸投资风险和机遇出现极大变数 ,投资模式须相应调整。双方应以更大的魄力 ,将缠绕在一起的政治经济问题一并处理 ,化危机为契机 ,促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 :从改善两岸投资合作的政治环境、实现直接“三通”入手 ,推动双方投资合作升级 ;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两岸经贸和政治关系的“发动机”功能及“放大效应” ,通过双向投资 ,带动两岸经贸合作和政治对话 ,以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促进两岸经济区域一体化 ,为实现两岸政治一体化、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趋紧密,与之俱来的是两岸政治交流和政治关系也出现缓和与紧密的发展;两岸之间的政治交往一直成为两岸政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头等大事,政治交往也成为衡量两岸关系的风向标;台湾民进党面对两岸之间如火如荼的交往,不得不调整党的组织路线和纲领,以因应台湾社会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比较大的并且有过执政经验的政党,将来有可能再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因此民进党的转型及现代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两岸三通实现以来,两岸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尤其是闽台两地作为自古就有着紧密联系的两个"兄弟"省份,自然在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台湾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立足闽台两地音乐"职业化"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通过对比和分析,从中汲取对我们发展"职业化"音乐教育的有益因素,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差异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能起阻碍作用,而政治层面的文化差异则是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大障碍;化异求同,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是两岸政治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根本路径;“厦金模式”能够成为两岸政治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先行先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局统独政策的国家认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14.
亢霖 《世界博览》2008,(24):27-30
如果暂时放下政治纷争,进入经济领域,两岸之间便会有说不尽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即便是"台独"分子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描述的是两岸之间在经济方面水乳交融的联系,在经贸领域更加密不可分的趋势,那么它不仅描述着一个现状,更意味着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形态,它是处于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形态中的人们在一定期历史时期对现实政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态度,情感、价值标准和思想观念的总和。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服贸协议在台湾引起很大争议,各界对服贸协议于台湾之经济发展利弊的看法存在分歧。该文以公共事务管理架构(PAM)为分析基础,以结构方程式与社会判断理论分析行为面之"经济"、"社会"、"政治"、"政府"等四个层面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问题高于其他因素,两岸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基层民众的制约。两岸除了提升交流合作对接和改善南台湾"经济面"发展外,还需从"社会面"与"社会条件"着手,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上逐渐呈现明显的差距。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人民消费能力大增,朝小康、安乐、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迈进,但仍需积极应对因高速发展带来的各样环境与社会问题。曾缔造亚洲经济奇迹的台湾,后因政治内耗,错失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下产业转型与升级契机,使现今台湾经济增长停滞,产业外移,年轻人看不见未来。在两岸"九二共识"前提下,台湾若能赶搭上中国大陆"一带一路"政经发展列车,可为台湾经济带来新气象与转机,并缓解"三中一青"沉疴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治因素对高等教育效益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政治方向、领导权、政治任务、政治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的。政治方向主要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影响人才培养与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政治领导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则通过掌握高等教育领导权,左右高等教育的变革;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政治态度制约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形成及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岛内不存在理性辩论空间,一场辩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个固执,一个刻板,"戏"未开场结果已可知。4月25日,马英九将与蔡英文会面,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当局两岸政策等展开辩论。这场"双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