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针对机械加工乳化液废水稳定性好、COD浓度高,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加热酸析和盐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破乳,并使用芬顿试剂进行氧化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相关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00mL乳化液中加入0.75mL 98%H2SO4,98%H2SO4与NaCl质量比为1∶1,温度为70℃,时间为150min条件下,废水的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3%和56.95%;在芬顿氧化过程当,pH为3,H2O2用量为250mL/L,FeSO4·7H2O用量为6g/L时,COD去除率达65.7%;再调节pH至8,曝气投加PAC沉降后,COD降至10 156mg/L,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为反应装置,结合Fenton试剂,研究了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酸性黄23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Fe 2+离子浓度、H2O2浓度、臭氧质量浓度、旋转填充床转速、NaCl质量浓度、KH2PO4质量浓度、Na2SO4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r/min、pH=4、Fe 2+浓度为0.6mmol/L、H2O2浓度为1.5mmol/L、O3质量浓度为40mg/L、液体流量为30L/h时,酸性黄23的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溶液COD去除率可达到33%;随着NaCl、KH2PO4质量浓度的增加,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不断减小;改变Na2SO4质量浓度,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维电极-电Fenton法降解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各因素对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方法控制反应时间、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和质量浓度、电解电压、极板间距和曝气强度,分析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色度为500~600倍,COD质量浓度为500~600 mg/L的孔雀石绿废水在pH为3,电解质Na2SO4质量浓度为5 g/L,电压16 V,极板间距9 cm,曝气强度为0.8 L/min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97%和70.61%,出水色度为40.67倍,出水COD质量浓度为149.69 mg/L.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间接排放标准.结论三维电极-电Fenton法能够有效处理孔雀石绿染料废水,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进行了pH值、接触时间和铀初始浓度对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液的pH对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的效果影响较大,并且在pH为4时吸附铀的效果达到最佳;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的速度快,3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该材料去除铀的效率高,当溶液中铀初始浓度低于10 mg/L时,该材料对铀的去除率大于98%;随着初始铀浓度增加,吸附容量增加,铀的去除率降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表面形貌吸附铀前后变化不大;能谱分析结果表明,1 g吸附剂所吸附铀的质量分数为4.32%,与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从溶液中吸附铀43.0 mg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续式泡沫分离法对水中的锌离子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溶气压力、溶气水流量、进料量和硫酸铝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水中的锌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值为11,采用α-烯基磺酸钠(AOS)做表面活性剂且质量浓度为15 mg/L,进料60 L/h,溶气水流量为300 L/h时,去除率可达98.37%.  相似文献   

6.
用香蕉皮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含Cr(Ⅵ)废水的去除效果.实验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Ⅵ)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活性炭的用量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香蕉皮制备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对Cr(Ⅵ)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温度为35℃下改性香蕉皮制得的高比表面活性炭用量0.5 g,5 mg/L的Cr(Ⅵ)溶液50 mL,溶液的pH值为5.0,振荡吸附120 min的条件下,Cr(Ⅵ)的吸附去除率达到了95.2%.  相似文献   

7.
从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一株具有锰抗性和锰富集作用的菌株,用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用扫描电镜对菌株去除锰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Fusarium sp.,在Mn2+质量浓度3 000 mg/L液体培养基中能够生存,对废水中的锰有较强的去除率.菌株在Mn2+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pH值为6,摇瓶转速为150 r/min,28 ℃培养48 h,锰去除率达97.5%.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池塘底泥为原料,经H2SO4和H2O2氧化处理,在不同条件下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研究结果表明:Pb2 的初始浓度为50mg/L,用土量10g/L,pH=6.0,吸附时间为60min,该改性塘泥对含Pb2 废水的去除率可达99.8%.处理后残留液中的Pb2 用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出残留液Pb2 浓度为72μg/L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株高耐Cd的烟曲霉在实验室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其在去除过程中菌株产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浓度为50mg/L时,烟曲霉去除Cd效率最佳,达到55.5%的去除率,其产生的GSH浓度达到了0.89μmol/mg.研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烟曲霉对Cd的去除效率,发现在温度30℃,pH5.0,加液量120mL,转速100r/min,接种量0.4mL(1.0×10~7 CFU/mL)的培养条件下,烟曲霉能达到最佳去除Cd的效率.通过这种培养条件的优化,烟曲霉较初始条件下对50mg/L Cd的去除率提高了29.8%,培养体系中GSH浓度增加了0.42μmol/m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变化表明烟曲霉在优化的液态生长环境下可以较好去除培养体系中的重金属Cd,其产生的GSH对Cd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其解毒机制可能是依靠体内GPX和GR将应激产生的氧化性物质去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离子交换膜在无外加电压的条件下分离去除原水中锰离子的技术,探讨了锰离子浓度、补偿离子钾离子摩尔浓度、水力搅拌速度、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二价锰离子初始摩尔浓度为0.072 7 mmol/L(即4 mg/L)左右时,在下述的实验条件下:水温为(25±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水力搅拌速度为(600±25)r/min,补偿离子钾离子的摩尔浓度是原水中锰离子摩尔浓度的20倍,锰离子去除率达到80%.此外,在实验装置不改变的条件下,进水锰离子摩尔浓度增加到0.727 mmol/L(即40 mg/L)左右时,去除率会降低到66%;补偿钾离子摩尔浓度与进水锰离子摩尔浓度的比值大于20后,再增加其比值,对去除率影响不大;降低搅拌速度到(300±25)r/min,去除率降低到51%;降低水温到(16±1)℃,去除率降低到60%;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6 h后,再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到12 h,去除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气浮络合萃取技术(FCE),实现了水溶液中微量L-色氨酸的分离富集。对气浮络合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L-色氨酸气浮络合萃取的动力学以及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络合萃取技术相比,气浮络合萃取在萃取效率和有机溶剂用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在常温、L-色氨酸水溶液300mL、质量浓度为20mg/L、初始 pH 6.0、浮选溶剂为P204-正己烷溶液(P204体积分数为80%)10.00mL、NaCl摩尔浓度 0.20mol/L、通N2流速40mL/min 的条件下,气浮络合萃取分离水溶液中L-色氨酸的分配系数可达80;L-色氨酸的气浮络合萃取过程符合2.5级动力学,且主要受L-色氨酸与P204之间的络合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G及其产物的可生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灯作为光源,以悬浮态TiO2为催化剂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的光催化降解及其产物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催化剂投加量、pH值、曝气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G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酸性大红G光催化降解最佳条件为:pH=2.5,催化剂的投入量为1.0 g/L,曝气流速为400 mL/min,光照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酸性大红G脱色率可达到99.6%,CODCr降解率达到73.8%,可生化性指数达到最大值0.37.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一株以喹啉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假单胞菌QG6 (Pseudomonas sp. QG6), 用于喹啉降解同步除磷, 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条件。菌株QG6具有较好的喹啉降解能力, 12小时内能将96~144 mg/L的喹啉完全降解。菌株QG6在好氧条件下具有除磷能力, 不存在喹啉的条件下, 以有机碳为碳源、无机氮为氮源、初始磷酸盐浓度为8.69~19.41 mg/L时, 20小时内能去除磷酸盐86%以上。初始喹啉浓度为144 mg/L (其自身的碳氮比约7:1)、磷酸盐浓度为10 mg/L时, 若不外加有机碳源, 喹啉在12小时内被降解完全, 同一时段内除磷率仅为33%。外加有机碳源至碳氮比20:1且其他条件都相同时, 喹啉降解 效果不受影响, 且同步除磷率提高到 86%。正交实验表明, 外加碳源条件下喹啉降解的最佳条件按影响大小排列为: 初始喹啉浓度200 mg/L, 温度25°C, pH 8, 摇床转速120 rpm; 除磷最佳条件为: 摇床转速100 rpm, 温度为25°C, 初始喹啉浓度150 mg/L, pH 9。  相似文献   

14.
利用接触辉光放电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降解直接蓝86(DB)水溶液,考察了DB初始浓度、初始pH和Fe^2+对D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B初始浓度为30.0mg/L,溶液pH为3.0时,放电90min DB降解率可达72.36%;加入10.0mg/LFe^2+时,放电10min DB降解率可达69.20%.DB降解过程中,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溶液pH值逐渐降低,溶液电导率逐渐上升.降解90min后COD去除率为41.76%,加入10.0mg/LFe^2+后10minCOD去除率达38.50%,表明Fe^2+对DB降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自制的炭气凝胶用作三维电极装置的粒子电极并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研究了压缩空气流速、进水pH值、溶液初始浓度及固液比等各种因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发现: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对苯酚有很好的催化氧化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可达97.5%,浓度可低至4 mg/L,循环50次后,COD去除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壳为原料,用甲醛和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制备了甲醛和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粉吸附剂,并考察了其吸附Mn^2+的影响因素即吸附溶液的pH、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结果表明:在10 g花生壳粉中分别加入1.25 mol/L的NaOH溶液80 mL和环氧氯丙烷30 mL,置于水浴锅中于40℃搅拌反应1 h,水洗干燥后得到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粉,用此改性的花生壳粉吸附Mn2+的最佳条件为:pH值5.0、吸附30 min,用0.2 g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粉处理10.0 mg/L的Mn^2+溶液25 mL吸附率可达100%,最大吸附量不低于29 mg/g;未改性花生壳粉和甲醛改性花生壳粉对Mn^2+的吸附率仅为53%和43%,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6 mg/g和1.32 mg/g.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强化脱除模拟烟气中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O和N2的混合气模拟烟气,用酸性尿素溶液作吸收液还原吸收模拟烟气中NO,考察了NO浓度、进气量、尿素浓度、pH值及温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并且在超声环境下进行了NO脱除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NO含量为3 300 mg/m3,进气量为300 mL/min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pH值为3.00,常压50℃下,NO脱除率最高,可达到86.84%。超声对尿素吸收NO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使用5 kW超声功率,此时NO脱除率提高到89.13%。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金属离子浓度、液气比与SO2质量浓度对SO2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液相氧化方法吸收氧化烟气中的SO2,提出臭氧水-H2O2-金属离子联合液相氧化烟气中SO2的方法.分别研究臭氧水、金属离子、H2O2溶液、液气比、pH和SO2质量浓度等参数下SO2脱除效率.在臭氧质量浓度为1.32 g/m3的臭氧水中分别加入Mn2+、Al3+、Zn2+、Fe2+、Cu2+五种离子与H2O2溶液构成吸收氧化剂,结果表明:臭氧水-H2O2-Mn2+吸收氧化剂的SO2的脱除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在Mn2+浓度0.01 mol/L、H2O2浓度0.01 mol/L、液气比7 L/m3、pH=7的条件下,SO2的去除率为94.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磷酸奥司他韦-乳铁蛋白干粉吸入剂。以m(L-亮氨酸)∶m(甘露醇)、溶液体积、进料速率、气体流量为影响因素,以收率、卡尔指数(Carr’s index)、空气动力学直径(Da)、体外肺部细微粒子沉积率(FPF)为主要指标,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制剂配方及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m(L-亮氨酸)∶m(甘露醇)=3∶0,溶液体积40 mL,进料速率约6.4 mL/min,气体流量约473 L/h。采用CCK-8法测试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干粉吸入剂对正常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的毒性,并采用梯度稀释法和菌落计数法测试了干粉吸入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干粉吸入剂的质量浓度不高于600 μg/mL(所含磷酸奥司他韦的质量浓度约为353 μg/mL)时,HPAEpiC细胞的存活率大于90%,表明制备的干粉吸入剂在此浓度范围内对HPAEpiC细胞几乎没有损伤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干粉吸入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2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