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同其他研究工作一样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软科学”的任务之后,广大软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发展软科学之路,使软科学研究遍及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软科学研究的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并逐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产业三个层次。事实证明,软科学研究成果,在制订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方面,都起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从事各类软科学研究的专家对软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共享的观点,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共享观点分为5类,根据每个分类针对的软科学项目性质不同将其命名为:软科学研究方法类、宏观管理对策类、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类、科技政策与重大战略研究类、国民经济与与社会发展前瞻性问题类.通过对软科学成果分类,便于提出与之对应的知识共享模式及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以推进软科学成果的全社会数据共享和最大程度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是硬技术发挥的保证.要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有效地把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呈现"流动大,更新快,新人多"的特点,如何加强和改进科技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作者在对当前科技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存在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开拓培训思路、加强师资队伍、推动教材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融合及交叉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科中一门很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综合性学科.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马宾教授主编的,以反映和介绍我国软科学应用及理论研究重要成果为主的“中国软科学丛书”,正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一套层次较高的综合性研究型丛书,她及时反映和推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的、对时代实践有重要创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该丛书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内软科学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每种书都由直接从事相应课题研究的知名专家撰写.该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新颖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本次陆续与读者见面的是“中国软科学丛书”第一批规划的八种书.它们是:《软科学在中国》、《多维灰色规划》、《长江经济开发论》、《区域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农业经济系统分析》、《领导行为研  相似文献   

5.
1 系统目标 科技三项费用是我省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研计划、软科学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三个百亿元工程等科技计划、科技基金、科技基地及科技活动等的主要资金来源。“七五”、“八五”期间,科技三项费用的管理工作已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为使科技三项费用使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报告》是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内部出版物,由河南省软科学研究会主管。《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出版,是我省唯——本由三家机构和省会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联合选稿编审的高水平出版物,刊登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优秀研究成果。同时,凡着重于科技与经济宏观发展研究、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科技投入与科技金融研究、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农村科技与区域发展研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支撑民主和科学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软科学研究.近几年.以实现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进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的软科学研究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主要体现为科技创新实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从经费投入、学科环境建设、学科交叉与融合及高新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安庆科技》2009,(4):21-21
“当前,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这给软科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我们要把软科学研究作为一面旗帜,关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科技部调研室孙玉明处长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分别从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的交叉、渗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目前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要坚持学科优势和特色,抓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在本质上验证了科技的工具理性功能,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的证明了单向度的工具理性对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问题。突破工具理性的霸势,回归科技价值理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对科技功能的迫切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整合科技的两种理性功能,调整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提升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健康效应,才能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越来越倚重科学技术的今天,大学教育培养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固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大学教育更不应忽视的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分析大学成人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人手,研究成人教育在构建知识型社会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与软科学的关系,指出地理学具有先天性的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地理学研究具备软科学研究的特征。在软科学研究兴起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地理学在软科学决策研究中的特长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往往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较多,但成果转化率不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连接科研与推广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运作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普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运作模式、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能有效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球”作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目标和制高点,必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阐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应用方向,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学:正在兴起的学科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科学技术的性质、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新学科群,国内学术界正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以及科学学和技术学走向科学技术学.本文以为,在建构科学技术学时,应注意它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要把它建成一个共同以科学技术为对象、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是必须以一级学科的构架来建设。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形态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而我国传统控制型科技管理已无法满足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科技资源配置与运行机制,促进从控制型科技管理体系向监督型管理体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科技发展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因此应以科技发展权为全新理念内核,以科技与社会双重互构关系为基础,整合与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体系中的客观结构、主观结构与价值结构,从而建构全新的生态型政府科技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工作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引领实践,正在加快实现战略层面的优化调整。基于实践视角,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科技外交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凝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对科技外交的指导意义,总结了中国科技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加快调整中国科技外交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回顾DNA双螺旋发现的里程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资源分配的调整、研究模式的转变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DNA双螺旋模型提出的里程碑意义。提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阻挡的,人类的理性之光总会驱走黑暗,为世界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通过论证科技资源共享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后对我国现行科技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分析 ,指出其中不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保障制度上的弊病和有待改善之处 ,进而提出我国建立完善的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最后在宏观调控、科技管理、科研环境、人才管理、科技评价等体制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