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6-2015年黑河干流(张掖段)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并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张掖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目标水质类别,总体状况为优,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黑河干流(张掖段)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沿程水质平均污染指数呈抛物线型变化,莺落峡断面水质较好,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较差,蓼泉桥、六坝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影响黑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污染因子和营养盐类因子.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在黑河中游地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轶成  李慧 《甘肃科技》2012,28(9):51-53,35
依据黑河流域中游莺落峡、山丹桥、高崖、正义峡4个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成果,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黑河中游地表水环境进行了评价,同时还分析了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芳 《甘肃科技》2011,27(6):65-66,84
张掖市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重要工业城市,位于张掖盆地冲洪积扇前缘细土平原区的泉水溢出带边缘附近。2020年张掖市规划区范围内主要有黑河与山丹河,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这两条河流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结论显示,规划区内黑河处于轻污染,而山丹河处于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相符,该类评价方法具有实际意义,为定量化评价地表水污染程度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黑河高崖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对该站水面流速系数进行了分析,不仅验证了《水文测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的一般情况下水面流速系数的取值范围,而且用经验公式进行了推算。  相似文献   

5.
根据莺落峡水文站建站以来70年的系列资料,用多种方法,对黑河干流来水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长期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为黑河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规划、开发利用和水情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沙颍河污水的排放,保证西淝河线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基于MIKE11建立了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氨氮为水质指标,分析了污水下泄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与稀释特性对西淝河取水口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汛前随着支干流量比增加,污染团从主要受降解作用为主过渡到稀释作用为主;汛初下泄的污水主要依靠干流的稀释作用降低质量浓度;当沙颍河在汛前和汛初的下泄污水流量分别大于淮干流量的10%和7%时,取水口水质有超Ⅲ类水的风险;取水口氨氮质量浓度与支干流量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二者的拟合效果与污染团受干流稀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渭河干流(陕西段)13个国控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监测数据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污染状况调查、采集水样,测定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并绘制COD和氨氮的污染趋势变化曲线。结果 2006—2009年渭河干流(陕西段)13个国控断面除林家村至常兴桥4个断面的水质达到水质功能标准要求外,其余9个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且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极为严重。结论推进渭河(陕西段)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周边河流水质F-G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黄金分割法确定了河流水质评价基准;将模糊评价和灰色聚类(F-G)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西安城市周边10条河流26个断面进行了F-G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渭河、浣河属于污染最严重的超Ⅴ类水质,黑河上游为优良Ⅰ类水质,泸河、灞河、沣河等均有从上游向下游污染加重的趋势,涝河、新河、临河入渭口均属Ⅵ水质;纠正了传统指数模型对一些区段的认识,为河流水质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年和2006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6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0.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在其9个监测断面中,小店桥和温南社断面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7年汾河太原段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汾河太原段上游段水质最好,中游段水质次之,下游段水质最差,且滩上桥、寨上水文站和温南社断面在河流解冻期时污染明显加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泉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干流及其上游支流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而晋江下游支流的南、北渠下游、九十九溪、大盈溪入海口、林辋溪入海口水质污染严重,DO、CODMn、BOD5、NH3-N、TP是最主要超标因子,属有机型污染.根据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统计分析,表明五年来多数河流水质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水质氮污染状况,分析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估,为水生态建设及制定浑河流域污染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开展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水质氮污染状况调查,2015-11-17、2015-12-04和2016-01-05对浑河流域沈抚段6个干流采样点、4个支流采样点和3个排污口采样点共13个固定采样点采样,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浑河流域沈抚段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干流的NO-2-N质量浓度在0.064~0.23 mg/L,部分地区超出天然水体中的常规值0.1 mg/L;水体中的NO-3-N质量浓度在0.35~2.8 mg/L,未超出地表水硝酸盐(以N计)的标准限值10 mg/L;水体中的NH+4-N质量浓度在0.91~3.12 mg/L,部分区域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2.0 mg/L;水体中的TN质量浓度在2.7~20.9 mg/L,严重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2.0 mg/L.结论浑河流域沈抚段冬季枯水期水质属于V类水,氮污染严重.干流中大部分的氮污染源是来自于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3.
渭河干流(陕西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找出渭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渭河水污染对策.方法 在大量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比照法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质现状,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水质与水量的关系及水质变化趋势.结果 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个主要污染指标看,渭河干流水质2002年以后有逐年好转的趋势;生态用水的严重缺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导致渭河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结论 提出合理调配水资源、调整区域工业发展战略、加强城市水污染源防治力度、提高种养殖业的科技水平等4方面控制渭河干流水污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黑河流域水文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黑河流域大部分河段属于重碳酸盐类。同时对水质状况做出了评价以及指出主要污染指标的危害,最后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河中上游流域水文区划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也为黑河流域水文站网合理规划、布设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水文资料移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取高崖水文站2013年-2017年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5年的水位流量关系率定综合关系曲线,经分析可知高崖水文站在中、低水(既流量小于300m~3/s)时Z-Q关系较好,经过三种检验分析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原水水质状况的优劣对城市供水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对水进行精准评价有助于水质监控与治理。选取2016年淮河干流安徽段4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质。按6级水质标准确定水质隶属度,利用熵权法在时间和空间两种不同的原则下计算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不同准则下的淮河水质级别,得出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同时引入级别特征值,以确定不同时间段与监测点的超标因子。最后,综合两种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得出4个监测点中王家坝污染最严重和淮河干流安徽段丰水期有机物污染严重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加强区域联动协调治理和采用多种方法分解超标有机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全流域73个点位的水质指标,选择溶解氧含量(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分别评价渭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枯水期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说明非点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最大.总氮、总磷是渭河流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流域农业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从流域空间分布来看,3条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渭河的水质情况最差,泾河和北洛河水质相对较好.渭河南岸支流水质最好,北岸支流次之,干流水质最差,其中以关中地区干流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本研究结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蒲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金峰  宋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0,(19):139-139,141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蒲河的水质,评价结果为Ⅳ类水,说明蒲河污染较严重。蒲河在沈阳市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必将对蒲河进行大幅度的生态治理,而对水质科学合理评价和定位为蒲河治理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易文利 《河南科学》2012,30(9):1323-1326
以宝鸡市人民公园湖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总氮、氨氮、磷、CODcr进行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浓度指数法对其现状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园湖水体水质为Ⅴ类,水质污染严重.并提出了水质污染治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