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日本素食文化之代表普茶料理源于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普茶制度又源于何处?知者寥寥。文章追溯了普茶制度的源起,论证了其源于唐代江西奉新百丈山的百丈寺。怀海禅师在此制定《百丈清规》,建立普茶制度,是为普茶料理的源起。其后黄檗希运禅师师从怀海,将普茶制度与怀海学说一併带入临济宗,是为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普茶制度之源起。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是我国禅宗发展的重要时间段。唐代禅宗初现,此时期出现对于中国禅宗乃至佛教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著作。宋代则是禅宗统治中国汉传佛教的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下,研究中国禅宗寺院建筑的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类型结构、资源价值及外围旅游资源等方面对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通过目前百丈岩旅游区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认为百丈岩旅游区的开发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据此提出了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及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最后提出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住持,是一寺之首,亦称方丈。这是因为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容量无限。禅宗寺院用此说来比喻住持所居的寝室,故住持亦称方丈。住持俗称堂头和尚,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宁波天童禅寺周边景点景观设计为实例,论述了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尝试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从研究禅意空间特征入手,营造彰显禅宗意境、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6.
六祖惠能与韶州有缘,生在新州,得法黄梅,广州剃度,却在韶州弘法约40年,并在韶州创作了《六祖坛经》,这是中国的第一部佛教经典,也是禅宗的传法依约和根据。但它在一千多年的传播演变过程中,书名与作者发生过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禅宗思想的发展演变,也是那个时代禅宗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谢斌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1-16
发挥好禅文化载体的作用在韶关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禅文化是佛教的心法,传到中国后在六祖慧能的弘扬下与中国文化高度结合,生发出禅宗"一花五叶""五家七宗",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六祖慧能在韶关弘法37年,演绎出佛教的圣典《六祖坛经》。韶关还有众多的佛教重要寺庙、遗址和文物,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此,韶关应加大认可、宣传力度,发挥好原有载体、潜在载体和新建载体的作用,把韶关市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六祖慧能与韶州夙昔有缘,得法黄梅,广州剃度后又回到韶州,并在城内大梵寺开缘说法,由弟子法海集记,成为禅宗的传法依约和传宗法宝,后来演变成了《六祖坛经》。《坛经》在韶州开始创作,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演绎,书名与内容发生过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禅宗思想的发展演变,也是那个时代禅宗发展的需要。但慧能作为《坛经》的作者和韶州作为《坛经》的主要讲说演绎之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同为龙种渊源长——中越文化交流研究课题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代笔记小说《柳毅传》是越南神话故事《庞鸿氏传》源头之一,越南《百蛋生百男》则是《庞鸿氏传》的传承和发展,并成为越南的国家神话。  相似文献   

10.
唐宋是常德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常德活动的禅宗高僧见于《灯录》、《僧传》的有60人,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和澧水流域的下游地区。禅宗传入常德,最早始于澧州慧演。药山惟俨和德山宣鉴,是禅门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曹洞宗与云门宗,是在常德活动的最重要的宗派;临济宗黄龙、杨歧二派是常德禅宗的最后宗派。常德的重要禅师还有夹山善会、洛浦元安、钦山文邃、德山缘密、梁山缘观等。  相似文献   

11.
尹金玉 《科技信息》2013,(18):429-429
本文从分析传统寺庙建筑火灾的特点入手,紧紧围绕传统寺庙建筑火灾隐患这个中心问题,在深入分析此类火灾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以利于改善寺庙消防安全环境,努力减少寺庙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阐释了《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北京宪章》的城市规划理念,论述了三大宪章的内在联系与发展变迁,分析了人本主义精神对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基于人本主义精神的理念,针对当今中国城市设计的现状,探求解决中国城市设计中地域性矛盾与建筑语汇矛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3.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不落言筌",所以在弘法过程中,就出现了众多教育法,著名的有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越到后来,方法越多,又有捂嘴、拧耳、拳打、脚踏、割指等等。古典名著《西游记》表现了许多禅宗教育法,这些教育法与作品中的其它禅宗内容一道,使《西游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禅宗思想体系,大大深化了《西游记》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祖庭是中国禅宗发展的基地,是佛教中国化的活水源头。研究与弘扬流传千年的中国禅宗祖庭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从类别、内涵、层次等梳理了禅宗祖庭、禅宗祖庭文化的概念,提炼出禅宗祖庭文化的核心,提出以开放与宽容引导禅宗祖庭文化的当代传承实践。  相似文献   

15.
梦亦非 《世界博览》2010,(21):80-80
关于中国隐士的著作(《空谷幽兰》一书),完成者是美国人比尔·波特;关于中国禅宗与禅寺的著作,完成者还是美国人比尔·波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百丈水闸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强度、砂浆碳化和砂浆强度等现场安全检测方法和结果,为百丈水闸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传奇人生的丹霞山佛教开山之祖澹归大和尚及其营建的别传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澹归与别传寺为核心的丰富的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系列资源,是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开发的巨大宝库,理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深入挖掘,精心设计,开发成为创意十足、各具特色的丹霞山佛教禅宗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宋释普济编撰的《五灯会元》是一部重要的禅宗著作。占该书主要篇幅的数百名禅师的大量语录,十分接近当时口语,包含着丰富的口语词,因此,这部书又是研究唐宋口语的很有价值的资料。笔者前曾考释书中数十条词语,写成《<五灯会元>词语释义》(刊于《中国语文》l986年第5期)和《<五灯会元>词语续释》(将刊于《语言研究》)两稿,今更撷取十条口语词加以诠解,供研读《五灯会元》和治汉语词汇史的同志参考。文中未妥之处,祈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9.
岭南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广州曾是中国早期三大译经中心之一。《六祖坛经》诞生于岭南。岭南在历史上高僧云集,岭南佛教禅宗传续不断、生机勃发。岭南也是南禅向外传播的始发港。因此,岭南对中国佛教发展的意义重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三言二拍》中,有大量关于佛道题材的描写,其中对于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寺庙道观,也相应有很多显现。而小说中的寺庙道观,也已逐渐由传统的精神寄托的有崇高感的场所,变成了信徒与众生相交相与进行各种活动和僧尼道士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寺观庙宇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被用作读书场所、避难所、旅馆等。《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的世俗化倾向是宋明以来宗教世俗化的折射,也是明中晚期社会思潮在作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