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文教学在创造性教学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注重制定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薛梅 《科技信息》2007,(25):222-222
语文教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为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大创新教育的实施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改变角色、创新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创新意味着生存和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着重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重求异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并将创新教育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创新意味着生存和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激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艺术。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这一重要教育决策的提出,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推行素质化教育,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里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供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担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师要努力改革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格健全、个性健康、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以展。”(《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以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1998年第四期《人民教育》发表论员文章《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已任》文中指出新世纪教师应培养学生装的创新素质。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常晓红 《世界博览》2016,(5):292-29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形式得到创新,全面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成为我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就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浅薄经验简而谈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大胆地想象。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师语文教学要树立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彻底改变“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改变“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彭华 《科技信息》2010,(7):178-178
创新需要意识,教学更需要意识。在电大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尤其是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可以让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放开手脚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自学、去实践、去创新,从而突出电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既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又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集体观念教育、环保思想教育、生命意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责任感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