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丹英  杨澄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21):2287-2290
用选择性抽是法从悬浮培养的烟草原生质体中得到类中间纤维蛋白,免疫印迹反应显示其主要成分是分子量分别为64,58,55,54,50,45ku的6种类角蛋白,其中50ku蛋白与微管蛋白多抗亦有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花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及其在花粉管伸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隆飞 《科学通报》1985,30(12):945-945
植物花粉萌发后,花粉管中的细胞质流动是很活跃的。这种细胞质流动与其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有密切的关系。 花粉中存在肌动蛋白,Condeelis曾经用电子显微技术证明用孤挺花(Amaryllis belladonna)的花粉原生质体和花粉管中存在F-肌动蛋白。 我们从许多种植物的花粉中提取得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用细胞松弛素等证明花粉管中的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是细胞质流动的动力,并且证明花粉管的伸长受Ca~(2+)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的纯化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平  刘爱校  刘国琴  阎隆飞 《科学通报》2001,46(21):1809-1813
通过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等方法从小麦线粒体中纯化出了一种脱球蛋白,其重链分子量约为210ku,与骨骼肌肌球蛋白Ⅱ的分子量相近(205ku),并且可以被抗人骨骼肌肌球蛋白多克隆抗体识别.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可以被鸡骨骼肌肌动蛋白丝激活,达到202.5 nmol/min·mg.此外,其ATP酶活性还可以被Ca2+激活,却不被高浓度的Ca2+抑制.结果表明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与骨骼肌肌球蛋白具有一些相似的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邢怡明  苏宁  李大伟  于嘉林  刘仪 《科学通报》1999,44(20):2194-2198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获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上的72ku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P72。SDS-RAGE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72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首次制备了小麦黄花叶病毒RNA272ku蛋白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从抗顶体反应后精子头的单克隆抗体库中,筛选出一株单抗MSH27,在顶体反应后,抗原定位于精子与卵子质膜融合的起始位置--精子的赤道段和顶体后区;此抗体能够阻断精卵膜融合,但不影响精子与卵质膜的结合,这种阻断作用呈现抗体剂量依赖性,用含600μg/mLIgM型单抗MSH27处理精子,受精指数下降90%,免疫亲合层析分离纯化的抗原(分子量39ku)作用于卵子质膜,也可使精卵膜融合指  相似文献   

6.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花粉萌发及微丝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百合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低能氮离子注入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萌发过程中微丝骨架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100 keV能量和1013离子/cm2剂量氮离子注入后,花粉萌发率显著增高,从(16.0±1.6)%增加到(27.0±2.1)%.进一步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经过处理的花粉粒水合 10 h后,花粉粒内微丝骨架结构从较为随机的在萌发询处的交叉网状排列状态变为浓密的平行或环形束状结构,并集中于花粉萌发沟处.因此推测,低能氮离子注入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微丝骨架结构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肌肉收缩中肌球蛋白分子马达的微观循环过程动态力学原理尚未揭示清楚,从影响肌球蛋白分子马达的vander Waals力、Casimir力、静电力及布朗力耦合作用入手,研究了肌球蛋白分子马达向肌动蛋白丝接近过程中的动态力学行为,构建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onte Carlo方法对随机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接近过程中当分子马达与肌动蛋白丝表面距离大于3nm时,起主要作用的力为Casimir力和静电力;当距离小于3nm时,vander Waals力和静电力使分子马达向肌动蛋白丝轨道快速接近.通过比较几个力的影响发现,接近过程中两结合位点的静电力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与肌球蛋白分子马达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9,41(1):56-62
生命在于运动,因此运动对生命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肌球蛋白、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是三种重要的分子马达,负责肌肉细胞和非肌肉细胞的运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间滑动构成肌肉收缩的基础;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沿微管运动在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离过程和细胞骨架动力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子马达突变或缺陷可导致遗传性神经病变、严重型肌病和呼吸道慢性感染等发生。因此,分子马达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多种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文章回顾了分子马达的研究历程、生物学作用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森根 《科学通报》1986,31(24):1905-1905
肌肉收缩是由于肌细胞内构成肌原纤维的两组分离的肌丝一含肌球蛋白的粗肌丝和含肌动蛋白的细肌丝相对滑行的结果。而两组肌丝间的滑行力是由肌球蛋白的突出部分-横桥,同肌动蛋白细肌丝相互作用时构象变化所产生的。这就是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所谓“滑动肌丝、运动横桥机制。虽然这一理论得到结构研究、生理和生化研究大量实验证据的广泛支持,但是ATP水解的化学自由能究竟怎样转化为机械功的详细的、严格的机制仍然是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10.
一种在剧烈运动时导致猝死的心脏遗传缺陷病现在已可通过验血而得到鉴定。这种遗传缺陷病称为肥大性心肌病,其结果是心肌增厚。这是年轻人,特别是运动员发生突然性心脏死亡的最常见病因。这种遗传突变发生在第14染色体的肌球蛋白基因上。肌球蛋白是组成心肌的两种主要蛋白之一,是人体肌肉中最丰富的蛋白。它同肌动蛋白一起,负责着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阿利·马利安说:“肌球蛋白是一种同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复杂蛋白。”他认为这种遗传缺陷可以改变肌球蛋白的导电性质,从而改变它的功能并影响它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方  相似文献   

11.
方允中 《科学通报》1988,33(9):700-700
人和牛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虽为不同种属的酶,但其一级结构中有83.3%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相同。Huber与Saifer曾发现抗牛CuZn-SOD抗血清与人CuZn-SOD之间仅有10%发生免疫交叉反应。如果癌症患者血中CuZn-SOD构象或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出现些微变化,则关于该酶与抗牛CuZn-SOD抗血清之间是否会产生显著的免疫交叉反应的问题是理应考虑的,但迄今尚未见报道。通过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或健康成人的血中CuZn-SOD与抗牛CuZn-SOD抗血清之间抗原抗体反应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了癌症患者血中CuZn-SOD与抗牛CuZn-SOD抗血清发生非常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2.
方永强  黄威权  陈蕾 《科学通报》1999,44(4):385-388
用GnRH抗独特型抗体和AP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GnRH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脑和神经管)、哈氏窝和性腺的免疫活性进行了定位。发现在文昌鱼脑和神经管内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以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哈氏窝上皮细胞均存在GnRH受体免疫活性。同时,还发现不同发育时期性腺(卵巢和精巢)中也存在GnRH受体。这些发现为GnRH受体介导脑和哈氏窝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调节,以及了解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哈氏  相似文献   

13.
带有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的DNA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3种融合了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质粒。在COS-M6细胞中暂时表达的结果显示,在CMV启动子转录调控下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有效地分泌至细胞外,并且同时具有HBsAg,preS1和preS2抗原性。带有preS抗原决定簇顺序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后,能诱发小鼠产生抗S抗体,抗体滴度高于仅带有S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4.
VK3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英丽  周军  戴尧仁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9):2075-2080
VK3可诱导烟草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化体凝集,凋亡小体形成,DNA末端断裂、降解形成梯状电泳,此过程伴随特异核酸酶的激活,其活性依赖于Ca^2+,Mg^2+,可被Zn^2+和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抑制。DNA降解可被DEVD(Ac-Asp-Glu-Val-Asp-aldehyde)抑制。核纤层蛋白降解为35ku片段,DEVD,PMSF(Phenylmet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花粉中凝溶胶蛋白的免疫化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玮  阎隆飞 《科学通报》1997,42(16):1784-1786
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运动过程。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肌动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单体(G-actin)及聚合体(F-actin),两者在细胞内通过聚合解聚作用维持动态平衡。F-肌动蛋白为双股螺旋丝,它能进一步形成更有序的微丝束或网状结构,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空间结构和胞内物质的定向运动。细胞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调节肌动蛋白的聚合解聚过程,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并调节其聚合解聚作用的一类蛋白统称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简称ABPs),目前生物界已发现了几十种ABP。凝溶胶蛋白(Gelsolin)是研究较为清楚的一种ABP,最早Yin和Stossel于1979年从兔肺巨噬细胞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以后证明它普遍存在于低等的真核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中,依其来源可分  相似文献   

16.
RGD序列普遍存在于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并能为许多整合素蛋白所识别.利用 ELISA,SPR等技术,对表面固定的人工合成生物素-含 RGD环六肽[cyclo(-Arg-Gly-Asp-D-Phe-Lys-Gly-)]与人血小板整合素蛋白α_(Ⅱb)β_3的结合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含RGD环六肽与生物素基团之间的间臂长度在 1.48~2.2 nm时, RGD序列才能有效进入α_(Ⅱb)β_3以头部的反应中心并发生结合反应;反应的平衡解离常数为 1.1μmol/L.为在固体表面研究整合素蛋白介导的细胞吸附过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7.
恶性疟原虫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辉  曹诚  李平  李杰之  马清钧 《科学通报》1998,43(13):1417-1422
采用遗传工程技术克隆了编码含有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期及红内期表位的基因片段,与霍乱毒素B(CTB)亚基基因或白介素2(IL2)基因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将纯化的质粒免疫Bal b/c纯系小鼠,3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CTB抗体滴度平均为1:1280,抗NANP及抗AWTE抗体平均滴定为1:1000,免疫的小鼠进行疟原虫子孢子攻击实验,保护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魏彦虎  陈景荣  王雪松  张宝文  曹怡 《科学通报》1998,43(22):2404-2410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研究9,10-二氰基蒽(DCA)/苄基紫精(BV)/二异丙基胺(DIPA)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自由能变化,荧光猝灭以及ESR实验结果都支持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随后^1DCA与反应底物DIPA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活性中间体DCA^-和DIPA^+,当DCA^-反应中遇到BV时,传递一个电子给它形成BV^+,在整个反应过程中,DCA起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肌动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 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细胞中, 肌动蛋白多以异型体(isoform)形式存在. 植物肌动蛋白异型体的大量获得和理化特性分析一直是一个难题. 对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1与组氨酸标签(His-tag)、绿色荧光蛋白(GFP)进行了基因融合和原核表达. 通过脲变性、梯度脲透析复性、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从包涵体中纯化出大量、高纯度的PEAc1-GFP融合蛋白(> 2 mg/L培养物). 理化特性分析表明, 它同鸡骨骼肌肌动蛋白一样, 单体PEAc1-GFP能与DNaseⅠ结合并显著抑制后者酶活性; 单体PEAc1-GFP能聚合成带有绿色荧光的丝状结构; 聚合的PEAc1- GFP能被微丝的特异标记物鬼笔环肽(phalloidin)标记; PEAc1-GFP与鸡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聚合曲线趋势基本一致, 聚合临界浓度为0.24 μmol/L; 聚合的PEAc1-GFP能激活肌球蛋白Mg-ATPase活性, 其激活比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1 mg/mL浓度下, 能激活4倍以上. 上述结果表明, 带有组氨酸标签和GFP标记的PEAc1表现出和天然肌动蛋白相似的理化特性; 基因融合、原核表达、变性、复性及亲和纯化是获得大量高纯度植物肌动蛋白异型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沙冬青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DEAE-纤维素DE-52,丙烯葡聚糖S300柱层析,热处理及等速电泳技术分离纯化了热稳定的冬季沙冬青叶片抗冻蛋白(AFP),获得了电泳纯的分子量约为50ku的AFP,经Shiff试剂检验为含糖的AFGP,显微镜观察冰点熔点差异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该蛋白热滞活性(THA),用DSC测定THA在5mg/mL时约为0.35℃.圆二色性(CD)分析表明,该AFGP中a-螺旋为11%,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