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调查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我国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处于偏低水平、社会信任低于特殊信任,8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显著高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80后与90后群体中,女性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高于男性,特别是在社会信任方面差异更为显著;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户籍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身份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特殊信任、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学生(职场青年)的特殊信任显著高于中专生.  相似文献   

2.
使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对717名“90后”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较女生更加的愤世嫉俗,女生较男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更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性观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性的愤世嫉俗因子上有显著差别,在值得信任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录取批次大学生人性观值得信任因子上存在差异;缺损家庭与正常家庭大学生人性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信任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人性问题、又是一个与青少年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可表现在对社会的信任、对同伴的信任、对与己无关者的信任等方面、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最高,大学生次之.初中生最低。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在各年级中最低.表明大学生在社会经验日益丰富的同时.心态令人堪忧,高校德育工作存在明显的缺陷、初中生较低的人际信任度表明初中教育应加强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重点学校的学生人际信任度高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心理素质普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人际信任量表三种工具,对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1850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6%的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检查;(2)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和除敌对之外的各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的得分;(3)在恐怖和精神病性两个维度上不同民族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4)在精神病性维度上不同出生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6)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闫婷婷  周路路 《科技信息》2012,(33):245-245,241
本研究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袁(GWB)和人际信任量表(TTS)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性别维度上存在差异性;(2)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年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3)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六所高校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1)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在独生/非独生、父母职业、年级上差异显著;(3)福建省大学生普遍信任在性别、年级、父母职业上差异显著;(4)福建省大学生特殊信任在独生/非独生、年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际信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运用文献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人际信任的内涵,探讨了大学生人际信任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心理剧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人际信任的影响。方法:采用马氏人际信任量表测量干预前后两组学员的人际信任情况。结果:通过心理剧干预活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组干预前后人际信任得分差异显著(t=8.091,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信任的后测值差异显著(t=-8.03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剧疗法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人际信任干预是有效的,能提高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10.
使用人际信任的三个量表对河池学院6个院系,287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性别、专业性质、家庭所在地不是影响人际信任的直接因素;独生子女人际信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加确信同伴将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信赖他人量表(FPS)对民族地区的494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人际信任状况.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不同年级、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校际、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差异,且在...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4)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显性自恋量表、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IABSU),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利他总体水平不高,男大学生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自尊、显性自恋、网络人际信任、网络利他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显性自恋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显性自恋对网络利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显性自恋和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显著高于与网络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4)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交往中,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在性别、城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22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3)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旱负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及其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防御机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福建省监狱共57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1)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在各种客观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控制源成显著正相关;(3)人际信任水平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正相关,与成熟型防御机制成负相关;(4)从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上看,心理控制源影响最大,防御机制次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贵州地区3所中学7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被试群体中的心理虐待阳性率为36.8%,其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水平发展均较好;3个变量在城乡与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01);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P0.001);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遭受心理虐待越多,其人际信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心理虐待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来影响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喜凤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5-106,12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广西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以及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2)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总分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法对3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聋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机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同伴关系问卷以及儿童孤独感量表对重庆市6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31名聋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聋生在人际信任、同伴关系以及孤独感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住校与非住校聋生在人际信任和孤独感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住校聋生的同伴关系得分显著高于非住校聋生;人际信任与同伴关系和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即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会因为聋生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在男性聋生群体中,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效应,而在女性聋生群体中,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不成立。结论:人际信任通过同伴关系的中介和性别的调节对聋生的孤独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