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师的背影     
2009年7月11日,农历闰五月十九,是中国学术界的哀悼日。这一天,任继愈先生和季羡林先生,一前一后离开了我们。任公逝于4时30分,季老逝于8时50分。两位老人去了,带走自己的满腹经纶和社会的一片唏嘘。掩埋在老人心中的沧桑历史,彰显在老人身上的才德情智,却留给了这个时代,让眼下萧条与惨淡的学术界有所警示和反省。文化有价,文化更无价。对两位文化老人,我们惟有怀念;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士子风骨,对于逝者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还有更多、更紧迫、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些被季老环顾左右,大有人在的学问人,以及季老不知、未顾的有心人,也还会守住一份执着,将这份文化薪火相传下去……  相似文献   

2.
王直华 《科技潮》2009,(8):50-51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1911—2009年)先生逝世。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远去了.大家都深深地怀念他。 世纪之交.我曾经在一些会议上遇见季老。他总是一袭布衣:蓝布的中山装,所有的扣子都扣得严严实实。无论在台上讲话,还是在下面寒喧.季老总是面色平和.语气平缓。这就是“大师中的平民,平民中的大师”的气度。  相似文献   

3.
二月兰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毫无起眼的小花,却成了历经沧桑的老人季羡林先生情感寄托的对象。季老在她身上寄寓的自己的悲欢和对亲人的怀念,从她"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的"怒放"中,汲取了顽强的生命力。任凭风浪起,我自尽开颜。季老也要像二月兰那样纵浪大化,"笑对春风",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淋漓尽致。二月兰正是季老高尚人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说到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作用问题,我想先举一个例子.2009年7月13日,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发现,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大众媒体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硕鼠》中“逝”的注释质疑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诗经)两首》中《硕鼠》一篇对“逝将去女”的“逝”是这样注释的;“[逝]往。逝将去女,将去女而逝。”我认为这一注释是谬误的。将“逝”释为“往”。已属牵强,而把“近将去女”解释成“将去女而逝”更显附会。...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前,有两个书生特别想出人头地,于是他俩向自己的先生讨教成功的秘诀。儒雅的先生望着两人渴求的神情,缓缓地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位“成功”老人,老人手里有一把成功的钥匙,你们去吧,一切都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随后两位书生打点行装,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相似文献   

7.
天空中鸟儿一只翅膀受伤后会怎么样?鸟类和空气动力学专家都会告诉我们:它会向下盘旋,越飞越低,渐渐坠入深谷。蓝天里,你见过一只翅膀飞翔的鸟儿吗? 当网络经济大红大紫之时,我在北大朗润园遇见季羡林先生。我请季老谈谈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看法,他一点不谈网络经济如何如何,劈头一句话就是:“我认为,总有一天,人类控制不了电脑。”季老是人文科学大师,他对自然科学领域的信息技术的见解,真有点惊世骇俗,让我们这些有理工科背景的人难以认同。于是,以我们几个人为一方,季老为一方,闹闹热热地辩论起来,连季老的助手也加入了我方。季老孤身一人对我们,有点“舌战群儒”的  相似文献   

8.
七十三岁高龄的布根先生是一位生活在康区察瓦龙乡的老人,他自十九岁以来,就跟随当时的几位藏族富商往返于茶马古道,过着传统意义上的马帮生活,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老人以一个马夫的身份跟随商队先后去过内地五次,印度一次,拉萨两次,昌都四次等。老人家既熟悉茶马古道上过去的道路状况,又对行走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生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目前健在的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人之一。作者受《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委托,对布根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9.
帮助无痕     
于爱华 《奇闻怪事》2007,(11):25-25
【案例1】二战期间,在德国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子里有一位老人,生活得很安宁。一天,一位头戴礼帽、手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院子的栅栏外徘徊,一脸的焦虑和沧桑。老人观察良久,然后走向前去对那男子说:“先生,你是否愿意帮助我把栅栏里的木头扛到那边的角落里去?我老了,扛不动了。”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很卖劲地把木头扛过去并摆放得整整齐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听闻了两起老人在遛弯时被狗咬伤的新闻,我很心疼。如果老人有一个驱狗器带在身上的话,就不会被狗咬伤了。于是我决定给老人设计一个方便的驱狗器,让他们使用。  相似文献   

11.
愚蠢与苍老     
《青年科学》2010,(7):43-43
一天早晨,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无怪乎看见一位等汽车的老人拿着把笨重的黑伞时,安德鲁斯先生会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27日上午10时40分:陈鸣校长离我们而去。我和我的同学都为他的逝去感到无比难过和悲伤。因为我们又失去了一位给过我们很多教育和很大影响的师长。尽管陈鸣校长在我1955年离开龙岩师范学校以后,调到地委宣传部等部门任职,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我们的校长。  相似文献   

13.
《废都》在1993年的出版与反响,不仅是一个文学事件,而且是一件影响较大的文化事件。如今尘埃落定。再次观照这部小说,它透出的文化信息,更加逼迫我们去重新思考。从贾平凹身上,从小说本身,我们感觉到了一种文化的没落与腐朽,一种前现代意识。缺乏当下急需的现代气息,更缺乏一种世界眼光,一种人类情怀。而这正是我们当代文学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4.
何丙郁先生是海外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一位著名学者。《一位漂流学者的回忆录:科学、人文和李约瑟》是2005年出版的何丙郁先生的英文学术性自传。这本回忆录非常值得一读,不仅因为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外中国科技史研究近五十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有关李约瑟研究所近年来的发展动向及其背景,更因为从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海外学人对中国科技史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的执着和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5.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彭桓武先生逝于2007年2月28日.本文是作者三年前写的一篇未发表的纪念文章,其中追记了和彭桓武先生的一次谈话,谈到了他的一些宝贵的科学思想和早年他在英国求学时遇到的一段珍贵历史,谈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科学大师毕生追求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家庭文化背景、执业舞台、建筑设计思想和教学理念4个方面入手,对两位同时代的建筑大师杨廷宝与路易斯·康(Luis Kang)进行对比分析.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个卓越的建筑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以及特质,更能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他们的建筑理念与思想,使两位大师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为每一个追逐在建筑道路上的学子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访温特教授     
杨虹 《世界博览》2010,(23):86-87
奔驰在东Tirol的盘山公路上,我深深地吸进一口混合着松树和青草味道的清新空气。我要随同先生去访问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恩斯特·佛诺安·温特博士,他是美国公民,常年住在阿尔卑斯山下的一座木屋里。他是维也纳世家子弟,父亲曾是维也纳副市长,二战爆发后,一家人出走美国。  相似文献   

18.
正崔文慧:一次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乘坐BRT公交车去市区。当车在一个站点停靠时,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站台上眼巴巴地望着车却不上车。我再定睛一看,发现车门与站台的距离太大了,难怪这位老人望而却步了。的确,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车停靠在站台,门与停靠站台的距离达到40厘米甚至更大。对于老人、儿童或依靠拐杖、轮椅出行的乘客来说,这个距离是他们无法跨越的。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否可以缩小这个距离,方便所有乘客上车和下车呢?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21世纪的第1年已远离我们而去,历史的树轮已画出了2002年。民俗学传入中国也已有八十余年,而人类学传入中国则已有一百余年,中国民俗学和中国人类学经历了历史风雨的砥砺,终于迎来了万木葱茏的繁荣局面。与这百余年的风雨相伴随,有一位世纪老人始终不渝地坚守住自己的一方阵地,春耕夏种、秋收冬种,为民俗学、人类学的发展贡献着毕生的精力。他,就是中国民俗学泰斗、北京师范大学的钟敬文教授。今年,喜逢钟先生100华诞,这是民俗学界的喜事,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界的喜事。为此,本刊特地编发了“庆贺钟敬文教授100华诞”专栏,从不同…  相似文献   

20.
看中国     
正1生活俄媒:俄老人对中医理疗赞不绝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在华康疗养生。黑龙江黑河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于春利先生表示,由36位俄罗斯老人组成的代表团近日抵达黑河,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中国体验之旅,老人们对传统中医理疗项目赞不绝口。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老人中国体验之旅是中俄跨国旅居养老互访交流年框架内的活动。于春利先生表示,活动期间,俄罗斯老人们在黑河市中医院现场体验了按摩、推拿、拔罐、艾灸等传统中医理疗项目,赞不绝口。一位老人称自己是第二次来黑河,特别喜欢也相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