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完美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精神.好的语文课应该这么诠释: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文的;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真实的;好的语文课应该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有的教师发出感叹。原因之一恐怕是语文教学内容缺乏确定性。备课、讨论、评卷中常有争议,但往往缺少判别正误、恰切与否的凭据。编辑教材教参,一旦带有主观随意性或发生疏忽,更会给教学带来麻烦。中国语文的模糊性本不是短处,可是在基础教育中若将“模糊性”放开,用来考教师考学生,便会让人叫苦不迭了。这说明我们在研讨语文教育思想、观念、思路、方法时,“教什么”的问题至今并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3.
大语文,一个气势磅礴的名词,近年来贯穿于语文教育与学习中。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要坚持大语文观,那我们的阅读便是“大语文阅读”,我们的写作便是“大语文作文”。然而,“大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渗透,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呼百应,虽然理论上的大语文看起来光彩耀目,然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尽人意。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域与个人的理解差别等,都使其束手束脚,最终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种教学口号,掩埋了她原本的魅力与活力。大语文观对我们语文的教育学习,是否真如当初许多学者理想中那般大有裨益,我们要在实践中怎样不失偏颇的坚持这套理论并运用自如,都是时下语文教研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怎么教,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老师似乎都能说出个一、二来,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又往往会碰上许多困难,致使原本应该有声有色的语文课堂失去它的光彩。文章着重从“紧抓立足点”和“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表演功底”两方面来谈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语文学科设置始于1904年,之后,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是“顶要紧的功课”(陈独秀,1904),是“课程中最重要的科目”(陈鹤琴,1944)。时至今日,语文课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非议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发出了“语文课误尽天下苍生”的忧思,语文教育成了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由《北京文学》引发的关于我国语文教学的讨论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可谓见仁见智,一时难有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讨论的结果,也不妄议孰是孰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确…  相似文献   

6.
曹会意 《科技信息》2007,(14):180-180
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充满语文的韵味,这是语文课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上出有语文韵味的课,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7.
颜伟 《科技知识动漫》2009,(20):110-111
“上语文课最没劲”,这是许多学生的心里话。究其原因,关键是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历史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再加上繁琐的分析,机械的作文练习,使语文课味同嚼蜡,无滋无味,真情与个性消失了,灵性与文学流失了,想象与创造衰退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滑坡了,对语文课倒了胃口,那么如何让学生开胃呢?创造性的朗读不失为一剂对症开胃的良药。  相似文献   

8.
冯改玲 《科技信息》2009,(26):300-301
聋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无法听懂、理解抽象的道理,思想道德极易滑入歧途,很难融入社会以健康的心态去理解社会,走进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聋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聋校教师我们通过语文课文教学、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并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中渗透德育,从而让聋生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领娣 《科技信息》2008,(8):299-299
网络教学中教师职能和传统相比发生了转变;并不是所有语文课都适合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应该因“材”施教;小学语文网络教学要突出“语文”的特点。不要上成电脑课或者自然课。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诗意是可以理解为“创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学生心向自然的情愫,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师生相互熏陶,灵魂交融,沉浸于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之中,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传统语文教育却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具体表现在:重视书面语言学习,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现实生活对语文教育的需求;重视伦理灌输教育,忽视文学教育.“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让我们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人,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  相似文献   

11.
不少语文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老师向学生满堂灌的是所选范文的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不是语文课,或把语文文本肢解破碎,使得教学枯燥乏味,严重偏离了语文本位。本文从语言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四个方面论述“语言品味教学论”,呼唤回归语文本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无孔不入。它不再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新兴手段。但它究竟能为教育提供什么,给予什么,仍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学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网络课的实践教学,可是还都处于摸索阶段,尚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课组织得好,可以让课堂注入新鲜  相似文献   

13.
杨汉瑜 《科技信息》2006,(6):99-100
现代高职教育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在知识构建上“够用”和“实用”的原则。但是,由于一些人片面理解这个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生发出许多功利主义的育人方式,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课被边缘化或为应用文写作课所取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本文从分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语文课的功能入手,指出语文课不能退出高职教育的课堂,应用文写作技能不能速成,并提出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15.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懂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尤其是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提高理解和感受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力,增强记忆读物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邻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通过朗读,可以丰富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有声语言,我们究竟该怎么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便摇头晃脑地大声读,难道他们读书真能读到灵魂里吗?我想,如果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的话,即便是慷慨激昂,又能读出什么真情,悟出什么意义呢?还有的教师为了图懒省事,干脆就一遍一遍地放录音,可学生们机械地一遍一遍地读,结果遇到别的文本时却不能灵活理解地朗读。看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前正在进行中,各大校园也都纷纷的拿出了改革方案,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改善,出现了许多的创新教育方法,语文教师们也是付出了许多的辛苦,教学效果有所提升,这些改变和优势还是可以看得见的,可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是目前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善的地方。该文就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并且对于如何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给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付出自己的一点力量,让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加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许三艳 《科技信息》2011,(36):337-337
语文教学是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为有源头活水来”,尊重“需要”,注重“激趣”,让学生“兴趣浓浓”,“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等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丽杰 《科技信息》2012,(9):302-302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王斌 《科技知识动漫》2009,(16):100-101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实在让我们彷徨。不仅是我,恐怕对于所有刚站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容回避但又不易回答的课题。在中学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教学了。从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其语言素质的培养关涉到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审美情趣等)。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之中。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搭建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平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在对话中积累,情感在课堂中激越,思维在合作中创新,理想在探究中放飞。语文课要运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授课,一句话,就是语文课要教“活”。这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成为一些学校评价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