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对瓶尔小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得到黄酮化合物的不同组分,通过紫外光谱(UV)对不同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瓶尔小草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主要有4′-OH、2-OH、7-OH、5,7-二-OH结构。  相似文献   

2.
于秋季晴天,用CI-31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狭叶瓶尔小草(OAioglossum thermale Kom)光合作用日进程的多个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狭叶瓶尔小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光合速率上午逐渐上升,午间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狭叶瓶尔小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方程。偏相关分析表明,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CO2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主要因子,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受生存环境的制约,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在长白山区分布稀少.通过对周边环境、伴生植物及土壤特性的剖析,试图解开狭叶瓶尔小草的濒危机理,据此给出狭叶瓶尔小草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 Y、La、Ce、Pr、Nd、Sm、Eu、Gd、Dy、Ho 十种丙酮酸稀土化合物的 FT-IR 光谱,对400-2000cm~(-1)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峰进行了归属.400-200cm~(-1)有三个随稀土原子序数递增峰位向高频率位移的谱带,指认为M-O 伸缩振动吸收峰。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丙酮酸以酸根形式采用螯合桥式三齿方式配位,并且某些谱峰有裂分或拓宽现象。配位键以离子键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5.
杯[8]芳烃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p-tert-butylcalix〔8〕arene)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并与杯〔4〕芳烃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了比较,杯〔8〕芳烃与杯〔4〕芳烃都于同一类寡聚物,其红外和拉曼光谱虽有某些相似但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过渡金属与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配合物的νC=N、νN-H、νM-N、νM-S、νM-X。结果表明,大多数配合物是通过噻唑环上的氮原子配位,在△νN-H足够大时也可证明次磺酰胺基上的氮原子配位,同时也有分子间氢键形成。  相似文献   

7.
硝酸稀土丙氨酸固体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用Cy2BuSnO2C-C6H4-x,Cy2MeSnO2C-C6H4-x,CyBu2SnO2C-C6H4-x(x=H,p-CH3,p-CH3O,p-NO2,p-F,p-Cl,p-I,p-OH,p-NH,m-NO2,m-CH3O)3个系列共18种取代苯甲酸配位的有机锡络合物在13种有机溶剂(环己烷、正庚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对二氧六环、乙腈)中的羰  相似文献   

9.
稀土与甘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工作已有许多。但用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作用生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而红外光谱的研究也未开展,本工作在水相中制得了La、Ce、Pr、Nd、Sm、Eu、Gd、Tb、Y共9种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测量了配合物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同时也对配合物配位键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一种滇产绿茶、红茶及普洱熟茶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通过采集三类茶的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并进行三级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解析.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表明:1 644、1 517、1 451、1 237及1 040 cm-1是三类茶的共有特征峰,它们的吸收强度从绿茶、红茶到普洱熟茶依次减弱;二阶导数谱中,三类茶间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差异更加明显;与草酸钙的二阶导数谱对比分析发现,三类茶的草酸钙相对含量为:绿茶<红茶<普洱熟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显示了三类茶的最强自动峰分别为1 635、1 563及1 639 cm-1,通过三级红外光谱分析可实现三类滇产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是珍稀古老的蕨类植物.对分布于浙江金华北郊的瓶尔小草研究表明:(1)瓶尔小草明显地呈集群分布式样,其斑块直径从小到大分别约为0.6m,1.4m,4.8m,相应斑块内植株数目分别约为357株,940株,1833株,基于根状茎的传播方式在瓶尔小草种群扩散中起了重要作用,这种传播方式也限制了该种快速传播;(2)瓶尔小草的生态位宽度为0.2889,低于分布点上其他伴生植物的平均值,瘦风轮(Calamintha gracilis)、酢浆苹(Oxalis corniculata)、红穗苔草(Carex argyi)与瓶尔小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是这些植物的生态位又明显宽于瓶尔小草,说明瓶尔小草受到这些杂草的竞争性胁迫;(3)瓶尔小草光饱和点为9×10-4mol·m-2·s-1,补偿点为2.4×10-5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45×10-6mol CO2·m-2·s-1,是一种典型的低光效阴生植物;(4)从根状茎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突出面积等比较发现,瓶尔小草吸收水份和矿质元素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10 年来与淫羊藿生理生态有关的研究进行总结. 与淫羊藿其它方面的研究相比,该方面的研究显得最为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仅包括不同种间、同一种不同产地和不同物候期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形态上的差异. 建议加强淫羊藿生理学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为该属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华北鼠李属植物的化学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鼠李属(RhamnusL.)植物的11个种的化学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种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multiflorinA,alaternin,Kaempferol-3-0-β-rhamninoside,其中Kaempfer-ol-3-0-β-rhamninoside,普遍存在,为本属的特征性成分.根据黄酮类化合物对部分种的系统地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L.的化学成分。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乳浆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  相似文献   

15.
以铜、铁、锰的氧化物和Co(NO3)2·6H2O为原料,在1150℃的温度下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尖晶石结构为主相的氧化物材料,研究了处理温度、厚度、配比、颗粒度等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材料的高温红外发射率可能归因于氧化物材料的尖晶石结构.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月份所采集的中草药马齿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为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 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技术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
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1)、 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2)、 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3)、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4). 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附法筛选适合纯化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并优化其动态吸附纯化工艺。静态吸附纯化试验表明:供试4种大孔树脂中,HPD-100对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吸附量最高,解吸率达到82.15 %。动态吸附纯化试验表明:上样浓度为5.0 mg/mL、上样流速为2.0 mL/min、洗脱液乙醇质量分数为50 %、洗脱速度为1.5 mL/min时,枸杞总黄酮的纯度为78.53 %,回收率达71.35 %。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从分析梯度模式到制备梯度模式直接放大的制备纯化策略来分离罗布麻花中的黄酮类成分.运用此方法,一步制备得到9个纯化合物.基于1D、2D NMR和LC-ESIMS联用数据,9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20.
薜荔果实乙醇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体积分数(20%~95%)乙醇为溶剂,室温下经超声波辅助浸提,获得薜荔果实乙醇提取液.分别采用还原力法、DPPH法、TEAC法和FRAP法评估了不同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提取液中总酚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获得的薜荔果实提取液表现出不同的还原力,清除DPPH*、ABTS*+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不同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0%,95%,60%,40%,20%,其中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液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及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在700 nm处吸光值为1.04,清除DPPH*半清除率质量浓度为 2.20 mg*mL-1,TEAC值为2.36,FRAP值为157.1,此结果与其提取液中总酚的质量分数(2.50%)最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