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分析了砂芯微波固化用模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测试并分析了树脂模具和陶瓷模具的微波吸收性和穿透性。结果表明,塑料模具和陶瓷模具者可用于水玻璃砂芯的微波固化。塑料模具的优点是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制作,陶瓷模具的优点则是耐热性好,耐用性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基于快速原型的硅橡胶模具制作中有时存在的较大材料浪费现象,提出了一种经济型硅橡胶模具制造工艺方法,利用石膏代替不与母模直接接触的硅橡胶起支撑作用,从而达到经济性的目的。本文还给出了经济型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及适于该经济型模具的原型母模的结构特征,研究了经济型硅橡胶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了基于光固化快速原型的经济型硅橡胶模具的实例制作。应用结果表明,经济型硅橡胶模具制造方法能够替代传统的硅橡胶模具,可较好地实现产品的快速翻制。  相似文献   

3.
冷变形模具是指在冷态下对金属进行变形加工的一种模具。包括有冷冲模、冷镦模、冷挤压模以及拉丝模、搓丝模等。从工件条件出发,对模具的性能要求是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保证模具的几何尺寸和精度、防止崩刃、提高使用寿命。 在模具设计中,为满足机械性能要求,必须做到合理选材。选材合理性的标志是在满足模具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既要考虑提高材料强度的使用水平,同时也要减少材料的消耗和降低加工的成本,做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4.
模具材料是模具制造的基础,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合理选择模具材料,是保证模具的承载能力、精度、生产成本、制造周期、使用寿命以及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模具材料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为适应模具工业发展应不断提高模具寿命,必须对模具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i-Cr铁素体双滴薄壁玻璃模具材料及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此材料具有抗氧化性能好、抗生长、导热性能好、金相组织均匀、抛光性能好、硬度适宜等优点。采用以铣代刨加工平面,不找正加工外圆,用高速钻加工模具排气孔工艺,可保证模具的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肖力 《科技信息》2011,(35):234-234
分析影响模具寿命的基本因素,模具的寿命是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材料选择、加工及热处理工艺、模具的使用维护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探讨提高模具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我国模具制造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模具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介绍了模具现代制造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模具CAD/CAM、快速模具制造RT。对模具CAD/CAM、快速模具制造RT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模具材料模塑的制件试样进行残余固化度和拉伸强度的测定,分析了RTM模具材料的传热特性对制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模具的使用寿命与模具材料的选用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归纳了几种常用模具钢的使用性能及其不同的组织状态对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制造模具时应根据不同的工况要求选出合适、经济的模具材料,并采用最优的热处理工艺.获得最佳的材料组织.充分发挥各种模具材料的优势,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冲裁模间隙对冲裁质量和模具寿命的影响,介绍了本厂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能、厚度、使用要求、设备能力选择合理的冲裁模间隙,保证冲裁质量、提高模具寿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聚氨酯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酸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种类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阻聚剂用量对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研究,考察聚氨酯预聚体的添加及环氧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10℃,w(催化剂)=2%,w(阻聚剂)=0.1%;FT-IR表征说明得到目标产物。同时,聚氨酯进行改性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聚氨酯预聚体(n(—NCO):n(—OH)=2:1)添加量为2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59.33%,抗拉剪切强度增加3.7倍,材料断面的SEM图表明改性后材料出现韧性材料特征。另外,由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2.
Rapid tool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sterelithograph prototype is investigated. The epoxy tool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was elucidated. It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at the epoxy resin formula is easy to cast, curing process, and release agents. The transitional plaster model is also proposed. The mold to encrust mutual-inductors with epoxy and mold to inject plastic soapboxes was made with the technique. The tooling needs very little time and cost, for the process is only to achieve the nice replica of the prototype. It is benefit for the trial and small batch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4-丁氧甲酰氨基甲苯2-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基与自制丙烯酸环氧酯中羟基上的活泼氢反应,得到本类改性树脂,经优选试验,找到本类改性树脂的成膜条件,所得清漆基本性能良好,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开环反应-酯化反应三步合成光固化水性含氟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技术对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含氟单体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热稳定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降低,接触角显著增大;当n(环氧树脂):n(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4:1时,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乳液平均粒径为2.3 m,固化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6 H,耐冲击性120 cm.  相似文献   

15.
以对苯二甲醛(PDA)和对苯二胺(TPA)为原料在环氧树脂(EP)基体中原位聚合聚甲亚胺(PAM),得到PAM分散良好的改性EP体系。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位聚合的结果进行了表征,并用GPC测定了原位聚合生成的PAM的相对分子质量。以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原位聚合PAM改性的EP,原位聚合过程中未加稀释的改性体系与纯EP相比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原有PAM改性的EP,原位聚合过程中未加稀释剂的改  相似文献   

16.
水乳环氧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水泥砂浆中掺加水乳环氧,研究了水乳环氧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并在体系中掺加矿渣微细粉,成功地制备了环氧树脂聚合物水泥基材料。运用SEM、XRD等微观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环氧树脂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了该聚合物对水泥基材料的改性作用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水乳环氧和矿渣微粉改性的水泥砂浆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环氧聚合物和微细矿粉共同作用下的减水效应、密实效应、火山灰效应、填充效应以及固化交联作用能够赋予水泥基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体系中水泥水化的主要产物为C—S—H凝胶和水化铝酸钙,而且水化产物多为凝胶体和徼细晶体.环氧树脂固化后。有机物呈网络胶状体。没有氢氧化钙特征峰出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图案化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聚乙撑二氧噻吩和聚磺化苯乙烯(PEDOT:PSS)聚合物电极的方法,运用带有凸纹图案的环氧树脂模板选择性的剥离涂敷在基底的PEDOT:PSS 薄膜形成图形.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模板与聚合物间的高黏附功可使薄膜易于发生选择性剥离,从而使其快速大面积的图案化.  相似文献   

18.
结构保护法、保护层法、防护层材料法、电化学保护法和介质处理法等是金属防腐蚀的主要方法,在诸多缓蚀方法中,防护层材料法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广泛使用的防腐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种高效的防护层材料,需经过常温固化或加热固化后使用。然而,其固化过程存在的微孔会弱化环氧涂层的耐蚀性。将纳米材料加入环氧树脂中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可填补环氧涂层中的微孔,提升环氧涂层的防腐效率。首先,详细讨论了影响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耐蚀性能的因素,探讨了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的防腐机理。其次,简要介绍了用于环氧涂层的2种纳米材料(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总结了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改性和修饰方法。最后,从树脂成分、填料成分、机理探究以及开发自愈合涂层等方面对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纳米材料/环氧复合涂层是一种长期防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方法,未来应致力于研发用于环氧涂层的二维和三维材料。  相似文献   

19.
将二聚酸(dimer acid, DFA)改性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4,4'-methylenebis(N,N-diglycidylaniline)/N, N, N', N'-tetraglycidyl-2, 2-bis [4-(4-aminophenoxy) phenyl] propane, TGDDE/TGBAPP), 并和其他具有不同黏度的多官能环氧树脂组成环氧树脂预浸料体系, 制得了一种适用于热熔膜法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的环氧树脂体系及耐高温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该树脂的适用期达 60 d 以上, 固化物热稳定性达300 ℃ 以上;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长期使用其耐热温度可达 160 ℃ 以上, 符合高性能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耐热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润滑剂(亚麻籽油、聚α烯烃或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修复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双芯材微胶囊,将微胶囊填充在环氧树脂中得到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白光干涉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和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在整体上呈球形,结构完整,两种芯材均成功包覆;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微胶囊(芯材为亚麻籽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时,与环氧树脂相比,在摩擦试验测试1 200 s后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了约90%,在磨损试验测试2 h后其磨损体积减小约3个数量级(由1010 μm3减小到107 μm3);被划伤的复合材料经50℃加热1 h后,与加热前相比划痕变窄、变浅。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功能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相对环氧树脂有所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自修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