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分内设置临时标准地,获取了坡向、坡度、海拔、pH值、土层厚度、坡位和平均树高等因子.首先应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了4个影响显著的生境因子坡向、坡度、海拔和土层厚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显著影响因子的权重,海拔的权重为0.061 6,土层厚度的权重为0.1737,坡度的权重为0.2910,坡向的权重为0.4737;对不同的因子,按其与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关系分为不同的水平,按层次分析法排序后的结论为:阴坡排第一位,I级到nl级坡度(5~25.)的平缓斜坡排第二位,半阴坡排第三位,海拔1520~1600m排第16位即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示范林的调查表明,生长在N坡,土层厚度在50㎝以上的立地类型,其胸径生长量比生长在半阳坡,土层厚度在40cm以下的立地类型高8%~22%,树高生长量提高11%~24%,立地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因素,立地指数级越大,其生长量也就越大。立地条件好坏可直接影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的生物分配,Ⅰ、Ⅱ地位级的总生物是Ⅳ、Ⅴ地位级的1.9倍,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为Ⅰ、Ⅱ地位级的树干生物量比Ⅳ、Ⅴ提高21%~3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临时祥地中优势木高生长与龄组关系的研究,综合不同林分中空间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提取出日本落叶松林中的空间信息:海拔、坡向、坡度、林分密度、土层厚度、坡位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林上层木生物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了生态因了对云南松林上层木生物量的作用强度.共选择生态因子九个、即上类,土层厚度,坡向,坡位,坡形,海拔,林龄、林分密度和平均树高.结果表明,影响云南松树生物量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林龄,林分密度、坡位、坡向和平均树高.但生物因子的作用比生境因子更强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岩子林场所设标准地的生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出在各生境因子上的生态位宽度、权重以及平均权重、成数,以此来分析和评价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4年吉林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调查490块天然蒙古栎林样地。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长白山区天然蒙古栎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因子对立地类型划分的影响顺序为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海拔>腐殖质厚度。当聚类系数为0.668 3时,可将490块天然蒙古栎林样地划分为4类:Ⅰ类立地因子多为阴坡、中坡、陡坡、薄土;Ⅱ类立地因子多为半阴坡、上坡、斜坡、薄土;Ⅲ类立地因子多为阳坡或半阳坡、上坡、斜坡、中土;Ⅳ类立地因子多为阳坡、上坡、平缓坡、中土,最适合天然蒙古栎林生长的是Ⅲ类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7.
水杉原生母树生长势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对湖北省利川市小河水杉原生种群进行了生长势的研究,探讨了在不同海拔、树龄、坡向、坡位、坡度和土壤以及不同的干扰因子条件下,水杉原生母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势状况,结合定性观测,综合评价了现存水杉原生种群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8.
豫南引种檫木适应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棕木正确有效地在豫南地区推广,通过对豫南引木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调查,摸清了檫木的适应性。根据立地、生长调查结果,分析了立地对檫木生长的影响,即檫木生长因子立地变化而变化,其中风口对檫木生长有明显影响,土层厚度和腐殖层厚对檫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土壤质地和石砾含量对檫木生长有显著影响,而海拔高、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朱亭人工杉木林的生长量与其立地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生长量与其立地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生长量中以树高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影响生长量的主要立地条件因子分别为经营级、坡位和土层厚度。应用这—方法可以分析出某一地区影响杉木生长的主要立地条件因子,从而为合理制定人工杉木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梁平篌竹产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地条件和篌竹生长状况,选定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全氮、水解氮作为立地调查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和等级系数法对其中定性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对立地因子的主分量分析表明:篌竹立地条件分化主要受控于土壤肥力、土壤表层特征和立地形态3个主分量;运用层次聚类法对3个主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可把篌竹立地划分为中下坡厚土少石型、上坡中土少石型、山脊贫瘠荒芜型和陡坡薄土多石型4个立地类型。在分析各立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老井措施增油成为油田稳产、降低油田区块开发成本的必然选择。针对多项式回归预测的局限性、灰色理论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特征、神经网络需求数据多且数据敏感性差等特征,通过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实现GM(1,1)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的高精度组合预测。以某油田区块2011-2018年的措施增油为例,对影响措施增油量的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最优控制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老井措施年增油量进行预测,相比多项式回归预测、GM(1,1)预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新模型模拟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新方法对2018年措施年增油量的预测精度达97.34%。基于最优控制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组合最优化模型预测措施年增油量,为准确预测措施增油效果,指导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偏最小二乘回归在地表沉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的众多影响因素,基于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这一非线性方法,对地表沉陷的最大值进行了预测。以地表最大沉陷值为因变量,以采高、采深、煤层倾角、硬度系数等为自变量,得出了地表最大沉陷值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Press残差值随潜变量个数的增加而降低,由两者关系图可确定潜变量的个数为4对;采高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说明4个影响因素中采高对地表沉陷值的影响最大;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57,预测值的误差率为±10.41%,表明用偏最小二乘二元多项式回归方法预测地表沉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单水平线性混合模型构建了黑龙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为准确预测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及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148块固定样地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依次引入林木初始大小因子、竞争和立地因子,建立并评估了5种不同因变量(5年间隔期末胸高直径d5,直径增长量d5-d0,5年直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5-d0+1),直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25-d20+1),直径平方增长量d25-d20)的黑龙江省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传统单木生长模型,同时基于最优传统模型采用哑变量方法构建了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并在哑变量模型的基础上把样地作为随机效应因子,运用单水平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构建了单木直径生长模型,并利用独立检验样本数据对基础模型、哑变量模型和混合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对于每一种因变量的单木生长模型,依次加入林木初始大小、竞争因子和立地因子后,模型精度均有显著提高; 因变量为ln(d5-d0+1)的模型为最优单木直径生长模型。影响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林木初始大小(ln d0)、地位指数、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大于对象木断面积和。哑变量模型在保证预估精度的同时体现了两个区域间的差异。混合效应预估模型的R2、均方误差(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78 3、0.713 7和0.844 8 cm。与传统模型相比,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对平均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传统模型减少了0.300 6和0.162 3 cm,决定系数R2几乎相当。在模型检验中,混合效应模型呈现较好的拟合效果。【结论】基于线性混合效应的黑龙江省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较传统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学生身高的影响,对30个城市2010年18岁汉族男女学生身高平均数与相应城市的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经度和2010年前18年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年日照时间和年人均GDP等环境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纬度、经度地区的城市18岁汉族学生身高的差异明显;除海拔高度外,另7项环境指标与学生身高具有相关关系,但环境指标间相关程度较高,独立性差,存在共线性问题;环境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分别代表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用其得分建立了与城市18岁男、女学生身高的主成分回归方程,并将其转换为与原环境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用于推测2010年和2005年18岁学生的身高,推测精度高.因此,身高与海拔高度无相关,与纬度、经度、年日照时间和年人均GDP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湿度呈负相关;若城市的这些环境指标已知,即可预测其学生的身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地位指数法是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常用的一种方法, 优势高又是地位指数模型中重要的参数。本研究以杉木优势高生长为切入点,使用与年龄无关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型,模拟在林分年龄未知的情况下预测杉木人工林优势高。【方法】利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的65个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数据,基于Richards方程、Lundqvist-Kolf方程和Hossfeld方程3个树高生长方程,使用与年龄无关的方法建立了9个优势高生长模型。模型检验使用决定系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3个统计指标来确定最佳模型。【结果】构建的9个优势高生长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其中以Hossfeld方程为基础方程,以参数a作为林分因子扩展参数推导而来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而且模型参数年龄差Δt越小,模型预测精度越高。【结论】与年龄无关的地位指数模型能够准确地拟合和预测优势高生长。在异龄林中或林分年龄难以获得时,建议采用与年龄无关的地位指数模型来评估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以广东仁新高速公路为例,建立了事故率与事故点前25 km的坡度、坡长之间的统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事故率与事故点前2 km和3 km平均坡度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指数关系,即事故率随平均坡度的增大而上升,事故率预测模型为:y=1.333 4e0.469 4x,R2=0.876 2。  相似文献   

18.
比利时杜鹃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轩波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50-53
本文对盆栽比利时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 Hot.)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对主要形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一元线形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因素,并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经分析,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主要的有三个因素: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过多元统计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回归模型,分别得到了我国居民储蓄增量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和通货膨胀率弹性。根据因素变动的空间大小,得出可支配收入是对居民储蓄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通货膨胀率,最后为利率。最后,本文还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