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奥尼罗非鱼多重周期饥饿后的补偿生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多重周期饥饿后的补偿生长方式,在室外水泥池中用含w=8.9%脂肪,w=36.0%蛋白质的膨化日粮饲喂240尾初始质量约为7.3 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O. niloticus 96 d,水温为(29.0±1.5 ) ℃.试验共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每日投喂)、实验1组(隔日投喂)、实验2组(隔4 d投喂4 d)和实验3组(隔8 d投喂8 d).试验结束,各实验组奥尼罗非鱼均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效果,且其部分补偿生长效果主要由摄食率提高引起,饥饿1~4 d后恢复摄食可使奥尼罗非鱼内脏指数、肥满度、生化组成恢复正常,而饥饿8 d后恢复摄食并不能使鱼体内脏组成和生化组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脂肪代谢的影响,选择均重为(2.63±0.16)g的健康的315尾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投喂3组不同脂肪水平的等氮低脂肪组、中脂肪组、高脂肪组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分别为3.71%、7.67%和16.55%),饲养90 d。禁食48 h再投喂,摄食不同脂肪饲料后0、6、12、24、48 h取样测定试验鱼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糖含量。结果显示:在48 h内,吉富罗非鱼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摄食后同一时间点,摄食高脂肪试验鱼血液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高于低脂肪组(P<0.05),而血糖无显著变化,但有下降的趋势。结果说明:摄食后48 h内,吉富罗非鱼摄食低、中脂肪水平饲料后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呈现单峰波变化规律,高脂肪诱导血液甘油三酯合成代谢,但没有改变其变化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亲本,采用巢式配对法进行同质随机配对,配对252个家系,繁育获得106个家系,成功率为42.06%;通过标准化培育,构建了86个吉富罗非鱼全同胞家系和10个半同胞家系.选取22个不同家系进行同步的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0、90、120及150日龄不同家系间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的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茶渣蛋白提取物(tea residue protein extract, TRPE)作为新型植物源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可应用性,以TRPE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或豆粕,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代谢状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RPE替代的鱼粉质量分数为15%时,吉富罗非鱼可正常生长;当TRPE替代的鱼粉质量分数超过30%时,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下降20%以上,转氨酶活力升高10%以上,溶菌酶活力提升约2倍;当TRPE替代的豆粕质量分数为50%时,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其溶菌酶活力提升约1.5倍. TRPE可提升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但过量取代鱼粉会导致基础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对鱼体生长不利;TRPE可取代基础饲料中50%的豆粕,且能保证鱼体在正常生长代谢下免疫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饥饿时间对黑鲷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的饥饿处理时间下再恢复供食后黑鲷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黑鲷在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部分或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提高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黑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是消耗脂肪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经过补偿生长后,鱼体的生化组成与对照组的水平相比有所变化,即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饥饿胁迫条件下不同体质量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耐饥性和静止代谢率变化。【方法】在(25±0.5) ℃条件下,对初始体质量分别为(202.50±5.24)、(62.89±3.82) g的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进行56 d饥饿耐受处理,定时测定它们的体质量、静止代谢率、主要血液学指标和肝体比。【结果】1) 当饥饿时间大于或等于14 d,大规格尼罗罗非鱼的体质量与饥饿处理开始时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减少(p<0.05);小规格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在整个饥饿处理期间由(62.89±3.82) g降至(51.10±3.57) g,但该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 在饥饿处理期间大规格尼罗罗非鱼静止代谢率最高时为(20.87±1.01) mg·h-1,最低时为(10.89±0.27) mg·h-1,下降了47.8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规格尼罗罗非鱼的静止代谢率在整个饥饿处理期间下降了56.10%,从(8.11±0.38) mg·h-1降至(3.56±0.17) mg·h-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它们的这两个血液学指标在处理开始与处理结束时的差异均有统〖JP2〗计学意义(p<0.05)。4) 大、小两种规格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比在饥饿56 d后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小规格尼罗罗非鱼的肝体比下降程度更大。【结论】尼罗罗非鱼的耐饥性较强,且大规格尼罗罗非鱼比小规格尼罗罗非鱼有更强的饥饿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饥饿对斜带石斑鱼卵黄囊期仔鱼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育水温(25±0.5 )℃、盐度31~32 条件下,斜带石斑鱼仔鱼孵化后第3天开口并进入摄食期,孵化后5.5 d,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不可逆点(PNR期),几乎与此同时,卵黄囊和油球耗尽,仔鱼混合营养期为2~3 d,从初次摄食到进入PNR期的时间为2.5 d;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发生率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此后逐步上升,高峰期出现在卵黄囊接近耗尽时,此后迅速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发生率为76.7%;饥饿仔鱼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4~6 d,至第8天,饥饿仔鱼全部死亡;卵黄囊期仔鱼的生长可以分为3个期相:初孵时的快速生长期,卵黄囊消失前后的慢速生长期,以及在不能建立外源性摄食后的负生长期。  相似文献   

8.
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接触、腹腔注射及口服3种致毒方式,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研究.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进行21d的吉富罗非鱼摄食养殖实验,实验鱼初体重为(55.00±0.05)g.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溶解度较低,在接触实验中其水溶液没有表现出毒性,96LC50>3500mg/L;而在腹腔注射致毒方式下,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1311.90mg/kg;LD5095%可信限为1169.06~1472.21mg/kg;在21d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添加三聚氰胺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但对存活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21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为31.00mg/(kg*d).  相似文献   

9.
饥饿补偿对日本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25.0±1) ℃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过程中,虾体水分、灰分含量略有上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RNA/DNA值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给饥饿处理0(对照),2,4,8 d的日本沼虾投饵,在恢复生长结束后,各饥饿处理组的虾体生化组成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不仅食欲增加,而且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讨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的鱼体化学成分和能量密度随饥饿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2010年1月采集初始体质量为(3.61±0.13)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40尾,以饥饿处理0 d为对照,将饥饿处理8、15、22和45 d分为4个组,分别测定所有材料的鱼体化学成分,估算了能量密度。结果表明,随饥饿时间(t)天数的延长,尼罗罗非鱼幼鱼的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和能量密度(E)降低,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PRO=14.727e-0.006 5 t(r2=0.707,n=37,p<0.05)、FAT=2.295 5e-0.036 6 t(r2=0.552,n=37,p<0.05)和E=4.478 1e-0.011 3 t(r2=0.694,n=37,p<0.05);随饥饿时间(t)天数的延长,含水量(WAT)和灰分含量(ASH)升高,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WAT=76.1969 e0.001 3 t(r2=0.566,n=37,p<0.05)和ASH=4.467 8 e0.008 3 t(r2=0.729,n=37,p<0.01);PRO、FAT和E均分别与WAT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可以分别描述为方程PRO=61.969 9-0.625 1WAT(r2=0.740,n=37,p<0.05)、FAT=47.908 8-0.593 8 WAT(r2=0.899,n=37,p<0.05)和E=33.548 9-0.382 1 WAT(r2=0.955,n=37,p<0.05)。研究认为该种鱼在饥饿初期大量消耗脂肪,并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净耗量逐渐减少,同时在整个饥饿过程消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饥饿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7月24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科研中试基地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继饥饿补偿生长和不同日间隔停饵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体重16.2g、体长10.1cm左右的花鲈在一个月的实验期内,与连续每日喂食相比,无论饥饿处理5d或10d再恢复喂食,花鲈均表现出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不仅生长速度高于所有对比组,而且饵料系数有显著降低;而每日增加喂食次数虽能使生长有所加快,但饵料系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继饥饿补偿生长现象在花鲈养殖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生态实验法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初始体重(17.43±0.85) g分别饥饿0(对照组),2,4,6,8 d后的补偿生长规律,探讨军曹鱼幼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鱼的能量及体重损失率显著升高;恢复生长过程中,饥饿处理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能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饥饿8 d组幼鱼的平均日摄食率最高(17.20%);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湿重及干重特定生长率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军曹鱼幼鱼在饥饿后的恢复生长过程中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其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军曹鱼幼鱼在饱食条件下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00.00C = 38.33G + 15.06F + 7.22U + 39.39R,同化能分配式为100.00A = 49.32G + 50.68R.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低温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5 ℃/2 h的降温方法研究吉富罗非鱼的低温耐受能力,分析比较不同低温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昏迷情况和死亡情况,评价其低温耐受性.结果表明:在8、9、10和11 ℃持续低温胁迫下,吉富罗非鱼的昏迷温度在8.9~10.5℃,半数昏迷温度为9.6℃左右;从开始出现昏迷到全部死亡的经历时间分别为14.5、18.5、24.5和28.5 h;昏迷维持时间与累计死亡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分别为:y=-0.0489x2+1.4330x-9.5078(R2=0.9999)、y=-0.0136x2+0.5024x-3.6385(R2=0.9649)、y=0.0038x2-0.0461x-0.1344(R2=0.9843)和y=-0.0034x2+0.2443x-3.2131(R2=0.9945).吉富罗非鱼的耐受性与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其中8℃组耐受时间最短,11℃组最长.  相似文献   

14.
饲喂频率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8~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4个饲喂频率水平(分别为1次/d、2次/d、3次/d、4次/d),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6±1.69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频率影响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是由食物转化率和摄食率的提高共同引起的。(2)日本黄姑鱼的水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加,先是显著增高,而后缓慢下降,脂肪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显著增加。(3)日本黄姑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15.
饥饿对锯缘青蟹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刚孵化幼体在饥饿状态下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为合理投饵和提高青蟹早期幼体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饥饿幼体同时动用蛋白质和脂类作为能量来源,且以脂类为主,当幼体饥饿超过1.5d,脂类储存就已接近匮乏;2)饥饿的幼体明显地保留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4n-6和20:5n-3(EPA),而2:6n-3(DHA)的保留程度很低,饱和脂肪酸16:0,单不饱和脂肪酸16:1和18:1是主要的供能脂肪酸;3)在饥饿状态下,幼体蛋氨酸和亮氨酸的比例略为升高,脯氨酸的比例有所降低,其他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应尽早投喂富含22:6n-3(DHA)的高脂食物,以保证早期幼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幼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