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等同于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压迫,自然和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女性需要独立起来,反抗父权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严歌苓的名作《少女小渔》和《第九个寡妇》进行解读,指出女性只有挣脱男性的束缚,争取独立,才能更好地投入自然的怀抱,拥有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试图揭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下女性同自然倍受压制和迫害的悲惨处境。戴维.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公主》,讲述了主人公"公主"在代表工业文明的父亲极端的教导方式下异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充满矛盾的自我寻找过程,以及其异化的性格如何最终导致了代表着人类自然本性的罗梅罗的悲剧下场和自己荒诞的结局。作者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几近异化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女性及自然在父权统制下的悲剧局面,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本性,从而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析了《紫色》和《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意识到了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力图消除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男权制等级的二元论,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女性与自然》是美国作家和激进主义者苏珊格里芬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突破了传统自然文学独白性的文体概念,呈现出对话性。贯穿全文的两种声音的对话,象征着父权制思想和与之对抗的“女性与大自然”之间的交锋,揭露了父权制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掳掠。该书不仅批判了父权制的二元论思维模式,还表现出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格里芬在作品中一直力图避免使用等级制二元论,但她用女性——自然和男性——文化相比照的方法却在无形中削弱了该作品体现出的反对等级制二元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抨击了导致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的父权制,致力于追寻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生态境界,蕴涵着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阅读《我的安东妮亚》,能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将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全面的视阈。  相似文献   

6.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晚年时的力作。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男性中心主义"占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男权摧残和压迫的事实。解读作者推翻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和自然,建立一个男性、女性及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莱辛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伦理启迪。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4,(5):24-26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相结合产生的。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自然和女性之间天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2年发表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对人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彰显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8.
刘海霞 《科技信息》2009,(20):I0091-I0091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霍桑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力作,该作品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内部两性关系的揭示和思考,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使其成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围绕科学技术对于自然与人的异化和父权制文化对于自然与女性的边缘化两个主题,探讨该作品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自然与女性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的附属物,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为自然与女性发声也日益成为潮流。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挖掘出来,对当下自然生态环境、女性生存状况的反思及回答,并企图构建人与自然、男女双性和谐的关系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强盗新娘》中蕴涵着女性主义的观点。小说通过对维护父权制社会结构的天使和妖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解构,旨在说明这些维护父权制社会的二元对立的荒谬性,从而完成了女性主义对父权制社会的颠覆。  相似文献   

11.
姚纯静 《科技信息》2010,(3):166-166,18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承载了劳伦斯对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寻。可以说是一部包涵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与自然和女性。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吉姆老爷》中吉姆与自然、吉姆与女性的关系来挖掘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以便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作者康拉德的种族意识和女性意识。在小说中,康拉德通过肯定吉姆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父权制的谴责,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从《紫颜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斯·沃克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惨遭遇,姐妹情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角色的转换,阐释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联,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从而可见艾丽斯·沃克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王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122-12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揭露父权制的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对张艺谋影片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可探寻出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的主题——呼吁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索D·H·劳伦斯的代表作《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复杂关系,指出作者在小说中通过自然与女性的和谐和女性对男性的对抗两个主题层面的书写,表达作者追求女性解放、憧憬两性融洽、向往自然和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废名在他的田园小说中,自觉地表现出对自然和女性的深切关怀。作品中,凸显了女性与自然的同一性,批判了女性"他者化"的现象,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示出一种人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7.
李菲 《科技信息》2010,(26):165-165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角度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在西方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是男性压迫的对象。本文通过女主公珍妮的三次婚姻解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及珍妮通过婚姻追求自我解放,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18.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早期名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争夺田庄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剧本触及到了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关心的众多问题,诸如女性与自然的等值、自然女性化、女性自然化以及女性在男权中心文化中的“失语症”问题。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对待自然和女性,认识到两性间的平等互补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实现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高婧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9):97-100
《我的安东尼亚》与《菊花》均为美国20世纪前半期的作品,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女性与自然的生存状态及相互关系。依据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可从女性在男性世界的斗争、女性在自然世界的融合以及女性在自我世界的坚韧三个层面探视作者的性别差异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文本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吉尔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指出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往往打着爱的旗号压迫女性,剥夺女性的话语权,使女性处于无名的地位、无声的状态,揭露了父权制意识形态所标榜的"爱"的虚伪性与残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