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任增强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10,33(2):192-195,198
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为我们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系。美国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三种模式:西方中心主义"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观";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文论研究需重新确立新的向度,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并对对方富有生命力的文论话语加以借鉴和相互阐发。 相似文献
2.
王晓恒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149-152
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古今结合、中西比较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几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手法灵活,言简意赅,非常讲究自身的艺术性。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异彩纷呈的批评形式,原因是多重的。本文试就中国古人思维方式的联系性、泛象征性和直觉性入手,探究其形成原因和对我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万敏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中国古代文论已严重脱离了当下文艺生活。它不但面临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在国际文论界的失语,而且还面临着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失语,必须主动、及时地进行现代转换。西方文论是中国现当代文论的母体,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需要积极有效地借鉴和利用西方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事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5.
张永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9,(4)
中国古代文论是具有风格化特色的文论。其风格化特色的涵义是:(一)文论方式体现出艺术风格的特点;(二)风格专论达到较高境界。这使中国古代文论在思维方式、内在构成及文风等方面具有了重要特色与价值。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政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樊宝英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2,24(6):40-42
80年代初,中国学者开始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重新审视中国文论中有关读者的审美接受思想。20年来,其研究经过移植、尝试、系统探讨 三个阶段;研究体现了作者、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层面;研究方法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西比较寻同存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王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重生的生态文化根系与天人关系的生态场域的形成,促生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维度.以原道为理论基点,实现礼、天、心三者合一,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传承中以礼化、天化、心化的共生态势建构起了自身的生态理论体系.文本自洽、言说制衡、情志分合、诗人作诗、境界至上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生态叙事的逻辑展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策略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性发展理路、独特的致思方式与理论品养等,都对当下的理论建设与转型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亚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7,19(2):140-148
通过梳理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的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 、80-90年代、新世纪以来,厘清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在每个时期的特点及前后之间的联系。指出随着时代变化,研究话语由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向多民族文论发展,研究的方法与视角也由单一的文学理论向文化学、诗学、比较文学推进,并且整合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使少数民族古代文论成为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何积全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0,(4):24-29
彝族用彝文写作的文论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出自于一个社会阶层——毕摩。彝族古代文论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1)以诗论诗,用诗歌的形式来阐述文学的观点;(2)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经验性;(3)文学(包括文论)与历史、经书长期浑为一体,没有分离出来;(4)把民间文学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范围;(5)彝族古代文论家前后的理论观点一脉相承,长时期中变化不大,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吴中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30-35
基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有机结构,中国古代文论也以这种整体把握的方式去审视文学,建构成一套富有诗性特征的思维方式.中国文论家在观照、把握、思考、评价作品时,也总是将其看作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整体,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基于这种整体的思维,中国文论常以气论文,以结构论文,以圆通论文.西方文论是一种逻辑性文论,所讲的文学整体是机械性整体.中国古代文论是生命性文论,是一种整体有机结构观. 相似文献
11.
张文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
中国文论是以汉族文论为主体的多民族文论,只有汉族文论,没有少数民族文论,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中华民族文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论具有民族特色,为我国文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文论在整个中国文论发展史上的价值和地位,从发现和输出中国少数民族文论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少数民族文论,积极主动的寻求平等的多边主义的文论对话。 相似文献
12.
欧阳友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4):41-44
在我国目前的学理论建设中,董学,张永刚的新《学原理》在“原理性”与“系统形态性”方面作出了贡献,从而使学原理获得几种可贵的学理品格,即:以学理定位聚焦“元问题”与“问题元”,以创新精神区分“照着说”与“接着说”;以科学态度处理“往深刻说”与“往花哨说”,以学术眼光追求“返璞归真”与“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汤正翔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109-111
五种可比较的中美主流文化模式被揭示并得到阐释。中国模式的历史根源分别来自中国的三大宗教,其中,道教和佛教(本土化了的外来宗教)占主流地位,儒教占统治地位(被历代政权力量所支持的缘故);而美国模式则起源于早期移民的Pilgrims和Quakers,甚至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4):45-46
本位话语的建构是我国学理论的现代性诉求,董、张二人合的《学原理》是这一诉求的较好体现,它在解释学性质和美学性质上建构话语体系,实现了向本位话语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陈吉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36-41
文学的存在方式是指文学赖以存在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事件)、文学接受活动(事件)的现象学描述,建构了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和文学存在之主体间的交流结构,后两者共同组建着文学的存在整体。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自从被Gutt引入翻译领域,就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一生在撰写多本文学、美学论著时,也发表有关语言应用的众多观点。他对思想和语言的这密不可分、对白话文的运用(尤其是中西白话、文言比较)、对理解修辞、对恰当安排字句等均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以群主编的《文学原理》、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等文学理论教材都是“照着讲”的教材,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接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照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功利性;“接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强调文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突出文学的学理性和审美性。两者之间的基本的概念范畴和主要的文学理论观念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对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作专题性探讨,着重其对六朝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和唐宋词人与词学所作的论析,指出,孙康宜的研究有其独到的眼光,她提出了一系列属于个人独立研究的看法,可资中国学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