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代监察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御史台秘密警察嬗变。台谏成为了皇帝直接掌握的政治侦查工具。"风闻"则是御史台构建社会情报网、控制朝野意识形态的最有效的工具。宋代台谏秘密警察嬗变的最显著的标志和证据,是高宗"诏皇城司并隶台察"。  相似文献   

2.
明初三司会审制度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为了强化专制皇权,减少冤狱案件数量,下诏三法司共同处理重大案件,创立了三司会审制度。三司会审是指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共同审理,最终裁判权交由皇帝的一项审判制度。这项制度是朱元璋强化皇权众多措施之一,是君主独裁高度发达的产物,是明代皇帝专制的司法工具。在这项制度具体实施中,三法司严格贯彻皇帝意愿,会审结果由皇帝终裁,会审过程流于表面形式。明代初期,三司会审成为明代皇帝独裁专制的司法工具。明代中后期,因皇帝无能,司法大权被宦官和锦衣卫窃取,三司会审被厂卫控制。在明代,君权作为统治系统的最高权威,三司会审难以公正独立,在处理重大案件时经常被君主利用,三司会审制成为明代皇帝独裁专制的工具。在当代司法实践中,必须坚持审判的公正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皇储作为未来的皇帝,是封建政权传承的重要环节,是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储的选定与培养关系到皇室血脉的传承以及封建统治的延续,是为政立国的根本。历朝皇帝不可避免都会加强对皇储各方面的培养,在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中,对于皇储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尤为看重,而且皇储登基之后的经筵制度对于维护国家安定也具有重要作用,是宋代皇帝治国安邦的重要一环。皇储培养与经筵制度对于宋代皇帝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古代秘密警察的历史应该是最久远的.先秦时期虽无具体职官,但秘密警察已实际存在,其特点是政治密探职能的分散化和兼职化.先秦时期秘密警察活动方式大致有三种:监视型、谍报型和离间型.建立特务网,设置秘密警察,是统治者“操术”的结果.秘密警察必然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秘密耳目、私人鹰犬和制裁异己的利刃.  相似文献   

5.
宋代重兵所聚之地:北宋是京师开封和西北沿边地区,南宋为京师杭州和沿江、四川的北部地区。杭州在五代的吴越统治时期,有数万镇兵驻屯。归宋以后,镇兵改称厢兵,又陆续设置了弓手、禁军和土军。南宋定都杭州,逐渐增置了三衙诸军和皇城司兵。至南宋中期杭州驻屯的诸兵种合计约十三万余人,与北宋京师开封所屯兵力大体相当。本文系统考察了杭州诸兵种的设置、分布及其演变情况,从中可见宋代军事制度受制于国内外战争形势,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同时对宋国力的盛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宴飨是一种行于朝廷的宫廷礼仪活动。宋代宴飨分为大宴、曲宴以及节日赐宴等。宋代大宴是皇帝参加、规制最高的宴饮活动,一般在春秋二季之仲月、皇帝或皇太后生日、郊祀或籍田礼结束、皇帝巡幸回京以及国家大庆时举行。宋代大宴在殿庭陈设及座次安排上均有等级规定,南宋大宴较之北宋,陈设从简。宋代大宴不仅在程序、用乐方面设定了一定仪制,而且针对大宴违礼现象制订了相应的纠察弹劾制度。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古代孝行演变到极致的时代,各种所谓孝行史不绝书,以至于孝行既是一个时代的提倡,也是一种社会的风气、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反映,是官员能否对皇帝尽忠、百姓能否臣服于皇帝的重要标准,孝行成为宋代自上而下规范民众行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医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仁政”之学,经宋代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宋代皇帝和政府对医学发展给予了空前关注,发布了数量众多的医事诏令.那么,医事诏令作为探究宋代国家和医学关系的最佳途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医事诏令作为一种制度在宋代社会如何运行,中央政府决策如何制定?诏令制度对宋代医学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殷俊 《世界博览》2009,(18):31-33
重置国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的时候,不远处的中华门还在。中华门,明朝永乐年间建成,明称大明门,清朝改名大清门是明清皇城的第一道门,曾被称为“国门”。大明(清)门与天安门及天安门北的端门,构成皇城的三大中门,只有太后慈驾、皇帝乘舆、皇后大婚,方得以从这三座大门逐一通过。  相似文献   

10.
御史台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监督机构。宋代御史官是皇帝的耳目,由皇帝亲自任命,其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御史对宰相百僚在重大活动、科举考试、司法过程、行政事务、日常着装、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督察,更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赵宋王朝的统治,使宋代社会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这对社会生产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宋代司法是唐代司法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其社会的转型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促成了宋代司法的进步。宋代司法所表现出的理性与经验是别的王朝所不能比的,宋代司法的理性与经验,具体体现在宋代士大夫的人文精神、司法运作机制中的权力制约、规范的司法检验手段和实践理论成果等方面。宋代司法的法理与经验对现代司法朝着文明、科学、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涛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1):129-133
宋代《春秋》学者众多,相关著作丰富,春秋学成为经学中的“显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春秋学随着政治抗衡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出现意识的转变。“尊王”与“攘夷”是春秋学的主流意识,北宋偏重“尊王”,南宋侧重“攘夷”。民族矛盾与战争贯穿整个赵宋王朝,“攘夷”也为两宋《春秋》学者所重视。南宋由于处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攘夷”成为最强的时代之音。而重在加强中央集权、恢复伦理纲常的北宋“攘夷”的态度也相当明朗。生活于北宋前期的孙复和中期的刘敞,他们的春秋学的著述经世色彩强烈,其“攘夷观”不仅丰富了北宋春秋学的华夷观念,也针对时政提供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发展影响重大。在主要分析市民意识的觉醒对北宋开封城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建设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市民意识极大影响了北宋开封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专门皇帝教育制度"经筵制度",之所以在宋朝产生并得以制度化,其背景是宋朝特殊的"崇文抑武"政治理念和强调"祖宗之法"的治国原则。在这些作用之下,朝野内外形成的尚文好学风气,以及对既定方针、制度的坚持完善,这是宋朝经筵制度产生发展的必然条件。偶然因素则有二:一是宋仁宗幼年即位,亟需经史知识教育,配合原有的资善堂教育制度直接延续;二是主持政局的刘太后头脑较为清醒,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15.
艮岳是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建造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山石、水体、建筑、动植物等造园要素,创造出气势恢宏、构思缜密的皇家自然山水园林,精美而典雅。山石的设计,水体的聚合,建筑的构造,植物的配置,动物的放养,这些方面充分体现出这座皇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从史籍中勾沉了北宋遂川藉名臣蒋贲在任上的四件政绩:勇于创新造锁栿船,夔州任上上疏言事,拯救时弊明源流以及出使辽国。以发掘这位遂川中进士第一人卓越的理财才能和崇高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7.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颁行《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正式确立了检察制度。根据法令,清末检察厅有收受刑民案件诉状、指挥调度司法警察、侦查各类犯罪、提起刑事诉讼、监督诉讼等八类共二十八项具体职权.这些职权是保障检察厅顺利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司法规律对配置检察权的要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代统治者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首次在州县之上的路一级政区设立多个管理机构,如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等,它们共同管理一路内的各项事务。为加强监管,宋朝首创了路级机构的互察制度,规定路级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监督,互相填写考核结果。宋代路级机构的互察关系,有利于防范权臣独揽地方大权,确保统治稳定。同时,宋代路级机构的互察对地方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信息的上传下达,促进了州县治理,有利于地方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19.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代大理寺是中央专门的审判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审理中央官吏徒刑以上的案件;其次,它还有审理天下疑狱以及奉旨遣使推勘地方案件之职。它并不审理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它不是唯一的中央审判机关,也没有徒刑、流刑和死刑的终审权,不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学界流行的它"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和京师徒以上的案件"、"是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等说法是对唐代法令原文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