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启山  鲁涛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4):38-42,48
在系统形态及其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概念定义多样性及其分类的理论辨析,进一步探索系统及系统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系统的系统理论提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工程系统理论这一新思想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纲领性描述。试图以人工系统为研究对象,实现系统科学与人工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建立在人工系统基础之上的系统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文中把抽象的人作为人工系统的重要元素,研究了人工系统的特性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对人工系统分析、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董淑英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2):554-558
在现有复杂社会系统的组元、结构、功能的系统概念基础上,增加系统运行、产品和进化等概念,为认识、理解复杂社会系统提供了准确而完整的系统概念架构;提升与完善系统认识方法(“物理-事理-文化”系统方法论)与企业建模理论,使其成为对复杂社会系统的认识方法与系统研究方法(系统模型方法论),为复杂系统的运行与进化的认识、描述和研究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复杂系统的模型研究、系统仿真成为复杂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科学手段。以系统模型作为系统知识模型,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知识的转化、传输、共享、使用、存储的有效管理,使我们的社会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同时真正建成知识化社会、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4.
"系统的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各种期刊文献经常出现“System of Systems”(系统的系统)这一专用词汇,到目前为止,“系统的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系统的系统”的分类体系,设计原理,建设原则,安全体系以及与一般复杂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目前都亟待出现突破性研究工具和基础理论。“系统的系统”应用由军事领域逐渐向企业、政府应用领域扩展,为加快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系统的系统”定义、特征、分类体系、建设原则,以及研究和实践发展前景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5.
系统概念有三重逐级抽象的含义,相应地就有三个逐级抽象的定义:系统概念的本体论含义,把系统看作物质实体,并下定义;系统概念的认识论含义,把系统看作观念模型,并下定义;系统概念的数学方法论含义,把系统看作数学同构性,并下定义。系统科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以系统,特别是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群的统称,是人类科学的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辩证论到系统和谐论——乌杰系统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杰的系统哲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创新和综合理论创新;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和谐论",具体包括物质系统论、"系统开放律"论、系统范畴论、整体反映论、系统方法论、系统价值论、系统范式论、整体管理论、系统改革论和系统和谐论等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乌杰研究系统哲学所表现出的严谨豁达的精神和风格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7.
论系统思维(五):跳出系统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续、运行、发展的,欲充分认识和有效驾驭系统,必须跳出系统看系统,考察它的环境,了解系统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培养环境意识,重视环境分析,是系统思维的题中应用之义。  相似文献   

8.
试图从任何时空中无不存在系统,任何系统都在时空中定位,任何系统在时空中都处于非平衡状态,系统具有时代性等方面说明系统与时空的特殊关系。认识系统与时空的关系,用系统的时空观认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系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与系统打交道,系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是不可避免的,它们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相对存在。在理论和实践上,重要的是如何确认系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确定的定性和定量根据、标准和模式不存在,提出一些抽象思维的原则是必要的,特别是要探索对系统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0.
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是透视论,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论。人类的认知能力不足以建立包罗万象的复杂系统模型,不得已求其次,只抽象出复杂系统某些属性——关系而构建某些种类的系统模型及其相应的系统科学诸学科。系统科学现有的十几门学科是复杂系统的十几张透视图。系统科学有待综合。医学可以提供启发,而完整的综合可能有待计算机模拟技术不断进步在将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整体目标函数关于各子系统具有不可加形式的大系统稳态优化控制问题.针对利用多目标优化技术把不可分问题转化为可分问题时采用的选代策略使得计算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递阶结构的基于IBM的Hopfield优化网络,并证明了该网络是渐进稳定的,其平衡点为原问题的最优点.仿真表明,这是解决不可分稳态大系统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过程系统分解中回路识别理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毛先萍 《系统工程》2005,23(7):124-126
过程系统结构特性分析是确定复杂过程模拟最优方案的关键,文中简介了过程系统分解中系统断裂所涉及的回路识别理论方法,并在参考原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解决方法,使回路识别更为快捷。  相似文献   

13.
系统工程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指系统学的建立。这是在钱学森亲自指导下的一个讨论班,关于系统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一些结论介绍。  相似文献   

14.
张楚贤  李世其  蔡冽 《系统工程》2007,25(2):111-115
本文的研究工程对象:生产线,制造单元,维修等工程系统.通过对这些工程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根据这种层次关系,从系统角度,提出面向工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在此方法中,仿真系统模型由任务模型,控制模型和实体模型组成,分别是实际工程系统中逻辑部分,控制决策部分和物理部分的对应模型.根据部分模型在系统模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不同特点,各部分模型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能更真实的反应系统的实际特征,并提高建模和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是下一代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而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的协调一致是实现物流系统智能化的关键。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简写为CPS)是一个深度融合信息要素和物理要素的复杂系统,利用计算(Computation)、通信(Communication)和控制(Control)等技术的有机结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对大规模互联物理系统的实时监视、仿真、分析和控制,被视为未来工业系统的基础。本文在已有物流系统的基础上,结合CPS的特点,提出构建物流CPS作为下一代物流系统的基本架构。本文首先介绍CPS的基本概念,然后提出了物流CPS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最后从物流CPS的建模方法、海量信息采集技术、优化方法、控制技术和标准化等方面讨论了今后物流CPS研究中所面对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集合论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是基于概率论的 ,其失效概率通常要根据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进行估计 ,然而 ,实际上不可能收集到足够多的第一手数据。首先分析了传统故障树分析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形模糊数算术运算的故障树分析方法 ,阐述了将各种模糊数转换成梯形模糊数的途径 ,最后 ,给出了该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说明 ,所提出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多级缸起竖系统运动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钦和  黄先祥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563-1565,1568
讨论了含多级油缸起竖液压系统的特点,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起竖系统的多刚体模型,采用“分离-碰撞”两状态模型和非线性弹簧-阻尼力函数对活塞杆间的碰撞过程进行等效,建立了考虑碰撞的起竖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多级油缸的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级缸活塞杆运动过程中的碰撞是影响大型装置起竖过程平稳性的主要因素,模型和仿真结果可用于快速起竖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根源的系统分析从四大层次循序渐进的剖析危机的根源。从个人层次→企业层次→国家层次→全球历史发展的层次来总体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融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间流动,并最终产生知识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论文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从创新基础环境子系统、创新主体子系统与创新资源子系统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种前馈AGC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GC系统——前馈AGC.这种AGC具有即时控制能力和输出纹波小的优点.文中给出了方案结构框图,推演了设计公式,做了控制质量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方案可行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