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通过拌PG制剂、丰抗素、绿风95从中筛选出最佳种类以供棉花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丰抗素在棉花上应用示范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丰抗素在棉花上示范试验结果 ,拌种后提高发芽势7% ,出苗提早一天。生育期喷施可促苗早发、早现蕾、早开花、蕾大花多、叶色浓绿、促早熟、霜前花增加、改善品质、产量提高了3%-7%。  相似文献   

3.
七种拌种剂应用结果表明,除敌克松外,其它六种拌种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保棉灵、多菌灵、丰抗素、敌克松能防治棉花的烂根病。  相似文献   

4.
通过丰抗素与其它两种微肥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 ,进一步验证了丰抗素的增产效果显著 ,达到12.6 %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微肥。  相似文献   

5.
长绒棉枯萎病分布及品种(品系)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2年我们对新疆长绒棉主要种植区棉花枯萎病分布、危害症状、现有主栽长绒棉品种及部分品种(品系)的抗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新疆长绒棉枯萎病病症以黄色网纹型为主,兼有黄化型、紫红型、青枯型,除系统侵染整株造成子叶、真叶、茎杆产生病症外,棉花枯萎病还造成棉花雷、铃的苞叶叶脉黄化,呈现黄色网纹.长绒棉枯萎病发病严重,现有主栽长绒棉品种对棉花枯萎病均不抗病,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供试32个长绒棉品种(品系)抗病性均较差,病情指数为70.15%~99.53%.  相似文献   

6.
木霉及其制剂对棉花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9个木霉菌株对棉花丝核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39.71%-82.35%,14个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7.5%-75.00%,9个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0.49%-65.85%。制备了绿色木霉LTR-2的可湿性粉剂,田问条件下处理种子及灌根,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0.1%-80.0%。  相似文献   

7.
棉花叶面喷洒ZT-1丰抗素,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作用。其次为保花果,福乐定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上叶面肥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型生物制剂对棉花黄、枯萎的病田间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arpin基因能诱导植物抗性原理研制的生物药剂伊利特和HarpinEa在新疆棉花黄、枯萎病混生重病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对数据进行DMRT测验,播种到初花期伊利特防效最好,为51.69%,高出对照药剂28.26%.在0.05和0.01水平上伊利特处理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显著.说明生物制剂对棉花黄、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尤其是在棉花初花期之前防治效果明显,同时其对棉花具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萎病是威胁棉花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由于病源菌的顽同性,清除比较困难,因此逐年蔓延。宁波地区农科所棉花组的同志为探索这一病害的防治措施,于1972年在慈溪县第一农场,进行枯萎病防治的调查和试验工作。据宁波地区农科所调查和试验初步认为:棉花与水稻轮作是控制棉花枯萎病和改造重病地区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水源充足的地区,采用这种轮作方法,可以夺取棉花的高产稳产;在  相似文献   

10.
进行轮作和间作是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据苏美等国的究研表明,棉花黄萎病、枯萎病之所以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与棉花连作有关。在进行棉花连作的棉田中,由于棉杆翻入土中,使土壤中病菌逐年增多,造成病害蔓延减产。而棉花与苜缩轮作,可降低黄萎病、枯萎病的危害。以近年来黄萎病、枯萎病盛行的苏联乌兹别克棉区为例,连作棉田占该区棉花总播种面积的92.8%,而采用棉花、苜蓿轮作的仅占3.5%。美国在棉盲椿象和棉铃虫危害严  相似文献   

11.
棉花凝集素对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与其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FITC或HRP标记的棉花凝集与枯萎病菌丝体作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或扫描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FITC-凝集素或HRP-凝集素-受体复合物在菌丝体上的均匀分布实验表明,纯化的棉花凝集素对棉花枯萎病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凝集素浓度达150μg/mL时,可以使枯萎病菌丝体的生长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河子垦区棉花枯萎病发生概况和棉花抗病新品种选育和引种试验示范的介绍 ,探讨了棉花抗病品种对我区棉花生产的重要性 ,自育抗病品种在我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育种工作确实告诉我们,两种侵犯棉花的病虫害——根线虫和棉花枯萎病——现在已经可能用新育成的品系成功地进行控制了。在几年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最近取得了有意义的突破;研究工作探明了培育棉花抗枯萎病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培育抗根线虫病的问题。没有一种陆地棉品种不具备几分对线虫的抵抗性而能表现出耐枯萎病的。棉花根瘤的产生,是一种细小的如鳗状的寄生性线虫贯穿棉株根部组织引起的。根部细胞受到这种寄生线虫的刺激而发展起来,从而形成虫瘿,在棉花根系形成肿瘤似的结节性膨大。然后寄主植物遭到枯萎病的侵犯。这种真菌性病害通过被线虫损伤的根部进入寄主,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垦区棉花枯萎病发生概况的介绍 ,我区棉花抗病新品种选育和引种试验示范的介绍。探讨了棉花抗病品种对我区棉花生产的重要性 ,自育抗病品种在我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新石K4(18-3)棉花属早熟陆地棉品系,是由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从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特早熟材料中选育而成,生育期119天。2004年从石河子引入阜康市上户沟乡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肽微肥、丰抗素、保花果三种微肥与对照比较,验证丰抗素的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26%,明显优于其它两种。  相似文献   

17.
5%安索菌毒清防治棉花枯萎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安索菌毒清防治棉花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效,防效达36.5%—51.7%,且随浓度升高防效增加,生产上应用采用200倍液,200ml/穴,定苗后灌根,生长期灌根二次.  相似文献   

18.
利用棉籽壳替代麦粒砂繁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棉籽壳和麦粒砂分别作为真菌培养基物,繁殖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繁殖棉花两种病病原菌,比常规麦粒砂繁殖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污染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铜大师不同比例拌种、灌根和喷施,对棉花苗期的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均有防治效果,使三种病发病晚、发病轻、增强无病区的免疫能力,同时对棉花生育也有促进作用。其中拌种、灌根、叶面喷施以800倍液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达83.84%-69.6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抗枯萎病及耐寒的棉花新品种,需要把野生种的抗性基因和耐寒基因引入栽培品种。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