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巯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IR, ̄1H-NMR和MS裂解碎片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异恶唑和异恶唑啉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合成中间体,我们用腈氧化物和炔丙醇或烯丙醇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异恶唑和异恶唑啉,产物经核磁,红外,质谱确认。  相似文献   

3.
以3β-取代5-甾烯-17-酮与碳酸二甲酯经Claisen综合,所得产物再分别与肼或羟胺反应,设计合成了几种3β-取代5-甾烯并-1-取代[17,6-C]吡唑啉-5-酮和3β-取代5-甾烯并[17,16-C]异恶唑啉-5-酮,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乙酰甘氨酸和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C=C双键的α-氨基酸衍生物:(Z)-2-乙酰氨基苯丙烯酸,(Z)-2-乙酰氨基-(4-甲氧基苯)丙烯酸,(Z)-2-乙酰氨基-(4-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氯苯基)丙烯酸及(Z)-2-乙酰氨基-(3-硝基苯)丙烯酸。各产物的结构均经NMR、MS确证,反应路线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5.
4-苯基-4-(1,2,4-三唑-1-基)-3-丁烯-2-酮可由3-溴-4-氯-4-苯基-2-丁酮在碱性条件下与1,2,4-三唑反应以71.4%的产率制得。其反应机理由实验和质谱证明是一个先消除氯化氢的三步反应过程,制备出了其衍生物4-苯基-4-(1,2,4-三唑-1-基)-3-丁烯-2-醇和和4-苯基-4-(1,2,4-三唑-1-基)-2-甲氧基-3-丁烯。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异色满酮-4为起始原料,经Claisen缩合得其β-二酮衍生物,再与水合肼进行Knorr反应环合成3-乙氧甲酰基和3-肼甲酰基异色满并吡唑衍生物,通过酰肼与糖醛反应成腙后,分别与巯基乙酸和氯乙酰氯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Sybyl6.3软件,对1-苯基-3-甲基-4-(邻-甲酰基苯甲酸)-2-吡唑啉-5-酮(化合物A)和1-苯基-3-甲基-4-(顺-乙酰基丁烯酸)-2-吡唑啉-5-酮(化合物B)进行了分子力学计算,得到其酮式、环烯醇式和链烯醇式的最低能量构象分子。并利用MOPAC程序中的PM3方法对这两种化合物六种不同构型的分子进行了量化计算和配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配位能力,且以链烯醇式构型最稳定。  相似文献   

8.
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和烟酰氯(异烟酰氯)出发,合成了4-酰代吡啶(-3)吡唑啉-5-酮(化合物A)和4-酰代吡啶(-4)吡唑啉-5-酮(化合物B),利用Sybl6.3软件包分子力学计算程序中的限制性系统搜索,随机搜索和分子动力学计算软件中的模拟退火程序分别对化合物A和B的酮式和烯醇式构象分子(C和D)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它们的低能构象集,发现它们具有适宜的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B12(VB12)衍生物,二睛六甲基-N-(3-咪唑基-1)丙基酰胺钴啉酯3b-3f,在N2存在下,与乙酸作用,用含高氯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溶处理,环合得到了五个相应的钴啉环b、c、d、e和f侧链氮原子与钴原子配位的单睛六甲基-N-(3-咪唑基-1)丙基酰胺钴啉酯高氯酸盐4b-4f。产物结构经UV/VIS、^1H-HMR和^13C-NMR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0.
在碱Na2CO3或CH3ONa存在下,芳香醛或脂肪醛与芳香取代的甘氨酸甲酯反应,生成Schiff碱,Schiff碱在有机强碱DBU和金属离子作用下,生成1,3-偶极试剂,并与手性丙烯酸薄荷醇酯原位发生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手性2,4-二醋基四氢吡咯衍生物;然后,在无水THF中用氢化铝锂还原,得纯的手性2,4-二羟甲基四氢吡咯衍生物,所有二酯基,二羟甲基四氢吡啶衍生物的结构都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1.
高敬振  马玉 《山东科学》2011,24(1):61-64
设G是有限简单无向图,是G-U不连通,且G-U的每个分支的阶都至少为4的边集U称为G的4-限制边割。基数最小的4-限制边割称为λ4-割,最小基数称作4-限制边连通度,记作λ44(G)。若λ4(G)=ξ4(G),称G是λ4-最优的。若任意一个λ4-割都孤立一个四阶连通子图,则称G是超级-λ4的。应用邻域交条件给出了图是λ4-最优的和超级-λ4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讨论完全图Kn分解成4个顶点的路、星和圈的存在性.给出完全图Kn存在{C4,S4},{P4,C4),{P4,S4},{P4,S4,C4}-分解以及强制分解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硫酸介质中四唑类化合物对紫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5-(4-羟苯基)-1,2,3,4-四唑(4-HPTT)和5-(4-氨苯基)-1,2,3,4-四唑(4-APTT)在暴露于空气的0.5 mol/L H2SO4介质中对紫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0.5 mol/LH2SO4溶液中,4-HPTT和4-APTT对紫铜的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4-HPTT和4-APTT浓度为0.25 mmol/L时,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9.3%和97.6%;4-HPTT为阴极型缓蚀剂,而4-APTT为混合型缓蚀剂;加入4-HPTT和4-APTT后紫铜的腐蚀控制步骤由活化和扩散的混合控制过程改变为电荷转移过程;4-HPTT和4-APTT在紫铜/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4.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KMnO4与MnSO4联用处理污水.试验结果表明,KMnO4与MnSO4联用处理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纯使用KMnO4在高投量时残余量产生的色度问题和低投量时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KMnO4与MnSO4联合使用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并降低浊度.试验对KMnO4投加量、KMnO4与MnSO4最佳投量比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当KMnO4与MnSO4的摩尔比为1.020时,水样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在不锈钢滤网上制备出Zn2SnO4纳米线.首次通过制备Zn2SnO4纳米线/CBS异质结构来提高复合体系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逐步改变CBS厚度系统研究了Zn2SnO4纳米线/CBS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结果表明Cu4Bi4S9为1.0μm时,Zn2SnO4纳米线/Cu4Bi4S9异质结具有最强稳态和电场诱导表面光伏效应,对应染料敏化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4.12%.从光吸收、薄膜厚度、内建电场和能级匹配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异质结和固态染料敏化电池中光生电荷分离的影响因素以及光生电荷传输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使用Lagrange定理及n次对称群的基本概念证明了4次对称群存在且只存在30个子群,并给出了每个子 群.其中,除去两个平凡的子群,另有9个2阶循环群;4个3阶循环群;3个4阶循环群;4个Klein4元群;4个S3(在 同构意义之下);3个8阶子群以及1个12阶子群.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的爆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预防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考虑到疫情的严重性,对同为RNA病毒的流感病毒、其他冠状病毒相关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这些病毒氨基酸水平的序列比对发现,新冠病毒的棘突糖蛋白与H1N1、H3N2、B型Victoria系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糖蛋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血凝素糖蛋白是目前商用流感疫苗的主要作用靶点,因此推测,现有季节性商用流感疫苗在新冠肺炎的防控方面可能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除此之外,由于新冠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的棘突糖蛋白和核蛋白之间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SARS冠状病毒疫苗又主要从上述两种蛋白研制而来,因此建议在短期内,可以将目前正在研制的SARS冠状病毒疫苗作为新冠病毒特效疫苗的替代物来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以[Fe_4S_4(SCH_2Ph)_4]~(-2)作为氧化态铁蛋白4Fe-4S中心的模型化合物,化学模拟研究表明,ATP能与[Fe_4S_4(SCH_2Ph)_4]~(-2)原子簇结合,促进原子簇与亚甲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并敏化原子簇中的Fe(Ⅱ),使其易与亚铁螯合剂反应,用正庚烧作萃取刑,在原子簇-ATP体系没有检测到游离的HSCH_2Ph,ATP没有置换原子簇中的—SCH_2Ph,这表明作为电子活化剂的ATP可能通过其磷酸根与Fe_4S_4原子簇结合。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500℃高温条件下注氢对V-4Cr、V-4Ti和V-4Cr-4Ti三种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在注氢实验之前,V-4Cr合金的基体清晰干净,而V-4Ti和V-4Cr-4Ti两种合金的基体中则出现很多相互平行和垂直的针状析出相,且大部分析出相周围都存在着位错。在500℃注氢实验之后,V-4Cr合金基体中出现大量的分布不均的黑色点状缺陷和缺陷簇,而V-4Ti和V-4Cr-4Ti两种合金的基体中除产生点状缺陷外,还出现高密度的气泡,且V-4Cr-4Ti合金中气泡的平均尺寸要稍小一些。另外,V-4Ti和V-4Cr-4Ti合金基体中原有的析出相在注氢实验之后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在观察V-4Cr-4Ti合金基体中气泡分布规律时发现,在距离晶界25 nm的范围内几乎看不到气泡的存在,由此推断晶界的存在可以抑制氢气泡等辐照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