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又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多方面的改革提升.鉴于目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日益凸显,这项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紧迫性.因此,开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对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落实新发展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创新能力、生态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剥析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区位、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科技创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障碍因素,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应以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昊 《河南科学》2011,29(2):224-230
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了其转型的必要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学分析,和对一般转型与绿色转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不同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选择,而环境规制能否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政策制定.利用中国2007年-2016年107个资源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以及熵值法等方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随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类型变化不断加大,且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分资源型城市类型设计差别化环境规制政策、增强对环保资金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这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结构失衡、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转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其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技术、制度与产业的三维特征模型,并根据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三维特征,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像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态环境脆弱等桎梏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国家和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转型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凭借其产业优势和特点,通过完善和创新"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特色化高效农业与利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等具体途径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和社会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快转型、开发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扩大就业等对策,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性的共同课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备受关注。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主导产业的衰落,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职工失去工作,整个城市陷入了发展的危机之中。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党中央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为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加快科技创新,通过经济、社会、科技的融合,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其区位、地位等特点,呈现出转型和发展的困难,而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转型中应将国家政策与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中,治理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产业、缓解就业压力、引进人才和技术、寻找新的资源、以及加强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应成为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政策背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经济、政策、社会、创新和环境等5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果;当前在政策压力背景下,环境因素相较于其他因素,对转型效果影响最明显,标准化路径系数β达到0.701;政策因素、经济因素通过创新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果。结合淮南市近年产生大量废弃矿山的发展实际,提出相应的转型升级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树恩 《科技资讯》2008,(13):15-15
采煤塌陷地以土地复垦为主,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煤塌陷土地进行复垦,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加就业空间,对于缓解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为直接或间接地保证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常态背景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金融生态指标体系,收集成熟型资源城市攀枝花市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攀枝花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度量,发现整体呈逐渐好转的趋势,但近两年有趋缓的迹象。资源型城市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性,金融生态环境也存在经济环境较为脆弱,金融业发展滞后,经济基础与金融协同性不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传统资源的采集与消耗虽然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后续经济结构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城市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以此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从坚持政府主导与政策保障、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发展接续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建立产业集群与发展循环经济5个方面,探索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结构,选取15座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生态环境三维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障碍因子模型定量评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期内15座城市的转型绩效,解析了影响城市转型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转型绩效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异。空间上,15座城市整体绩效普遍不及全国和省份均值,且转型前后地域差异明显,早期西部和东北地区较高,期末中东部地区较高;时间上,整体绩效呈缓慢增长趋势,但经济发展维度普遍负增长,而社会福利与生态环境维度普遍正增长。2)转型过程可分为经济主导型、均衡发展型、社会福利主导型和生态环境主导型4类。3)4类城市转型的障碍因子各有异同,六大显著障碍因子均覆盖三大维度,生态环境是转型发展的最大痛点。研究表明,《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仍需后续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范泽辰 《天津科技》2009,36(2):50-53
产业转型是资源耗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资源耗竭型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石油城东营市为例,就资源耗竭型城市如何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进行接续产业选择以及如何在接续产业中进行集群式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其他的资源耗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期耒阳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资源型城市而言,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转型期,城市发展既面临许多机遇,也将遭遇产业转型、结构重组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和问题.本文根据耒阳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转型期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探讨了转型期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顽疾和问题。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中的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和智库的先行与探索。萍乡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中小城市、革命老区城市的集合体,以软科学研究为突出表现的理论研究,是促进其转型发展的重要利器。分析其研究价值及研究路径显得非常必要且迫切。  相似文献   

20.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能否解决由于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 是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府能力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 这些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问题, 而如何转变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又是顺利进行经济转型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