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采用明胶作为添加剂,通过直流电沉积Cu+方法制备了厚度为8μm的电解铜箔,分析了盐酸中Cl-与有机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Cl-对电解铜箔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ANSYS Maxwell软件模拟电场强度解释铜箔边缘镀层粗糙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中的Cl-比盐酸中的Cl-更能提高电解铜箔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由于阴极板边缘部分的电场强度高于极板中央位置,导致铜箔边缘镀层较为粗糙.当添加有机物中的Cl-的质量浓度为2 mg/L时,电解铜箔光亮度最佳,均匀致密,粗糙度Rz为3.6μm,晶粒尺寸细小,为31 nm,抗拉强度达到380.9 MPa.  相似文献   

2.
极薄的铜箔是惯性约束聚变中常用的靶材之一,要求密度达到晶体理论密度、表面洁净、粗糙度低、润湿性好,用常规方法清洗厚度在2 μm及以下的铜箔,难以达到要求.本实验采用Ar等离子体清洗2μm厚的铜箔,比较研究了Ar等离子清洗和常规清洗的不同,且对不同条件下清洗铜箔的表面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常规有机溶剂清洗的铜箔,表面有微量的油污残留,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经Ar等离子体清洗的铜箔,表面洁净、暴露在空气中不易氧化,Ar等离子体清洗-0~20 min,表面性质最佳,清洗彻底,润湿角明显减小(减小近20°),表面自由能增大(增大18.5%)、表面光洁度满足制靶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光电管也可以演示光电效应,如图是教学用光电管GD28型,它的玻璃泡中为真空,A是金属丝阳极,K是锑铯阴极,光谱频率响应范围为0.35μm~0.65μm,额定电压24V。阴极面积大,灵敏度较高,不小于10μm/Im。平时应保存在暗盒中,使用时应加遮光罩,只在对着阴极处开一个长方形2㎝×1.5㎝  相似文献   

4.
以2种不同截面尺寸的阵列波导光栅芯片(截面长×宽为6.0μm×6.0μm和4.5μm×4.5μm)与单模光纤的对准耦合为对象,基于光束传播法建立对准耦合仿真模型,分析输入端/输出端几何位置偏差对耦合损耗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指导AWG器件的耦合封装。研究结果表明:长×宽为6.0μm×6.0μm的截面光通道输入端横向位错、轴向间距和角度偏移的0.15 d B容差分别为0.77μm,19μm和0.57°,输出端横向位错、轴向间距和角度偏移的0.15 d B容差分别为0.77μm,18.00μm和0.49°;4.5μm×4.5μm截面光通道输入端横向位错、轴向间距和角度偏移的0.15 d B容差分别为0.69μm,18.00μm和0.57°,输出端横向位错、轴向间距和角度偏移的0.15 d B容差分别为0.68μm,19.00μm和0.71°;在耦合过程中,首先应考虑横向偏移误差和角度偏移,最后应考虑轴向间距误差。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光纤收卷检测方法的泛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均较差,无法应用于工业生产.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方法对收卷过程中的收卷图像进行分类来解决光纤收卷问题.通过考虑光纤收卷时光纤间力的作用,建立了光纤收卷模型,提出了光纤收卷时排线机构的速度表达式.使用相机采集大量光纤收卷图片形成数据集,搭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对收卷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对间隙状态的识别正确率在94.67%以上,叠线状态识别正确率为100%,检测速度高于实际生产绕线速度,是一种可以和控制系统相结合替代人工收卷并实现自动精密绕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PET涂覆机生产过程中薄膜收卷系统的非线性与大时变特点,分析了张力锥度与收卷速度、卷径及转矩变量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设计了薄膜连续收卷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基于速度差的间接张力模型实现张力控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PI控制策略控制收卷电机转速并对张力实时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对PET涂覆机复卷张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张力精度比原系统明显改善,解决了薄膜收卷系统张力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7.
在甲醇-水溶液体系中,在无模板剂的情况下,使用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原料,水热合成了由纳米棒自组装成的三维海胆状薄水铝石(AlOOH)超结构.采用XRD、SEM和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海胆超结构是由直径60-80 nm、长度2μm左右的纳米棒自组装而成,形貌规则,分散均匀,其直径为6-8μm,在其形成过程中,定向附着机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推断了纳米棒自组装海胆状超结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石炭系薄互层储层具有埋藏深(4800~5400m)、单砂体薄(3~10m)、砂体分布不稳定等特点。地震资料主频范围为35~41Hz,对应反射层砂岩的主体理论分辨率为26~30m,地震数据无法识别薄砂体。为了解决石炭系薄砂体预测难题,采用了地层序列约束随机优化高分辨率反演技术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问题。该方法对当前勘探开发中面临的复杂超深低渗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晶薄带.并用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了非晶薄带的弹性模量、线形变和线膨胀系数随着测试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弹性模量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非晶薄带的线形变都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非晶薄带的线膨胀系数在50~150℃温度范围内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50~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 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3.5B9非晶薄带,且对薄带进行了退火处理和金相分析,并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非晶薄带S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经300℃退火后开始出现晶化现象;与淬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增强非晶薄带的SI效应,经300℃×2 h退火后薄带的SI效应最大,当测试频率为50 MHz,测试压应力为3.6 MPa时,淬态非晶薄带的SI效应为5.63%,而经300℃×2 h退火后薄带的SI效应可达7.8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工件材料蚀除的定域性,对裸阴极、侧壁绝缘阴极和缩进阴极进行了研究.以阴阳两极间电解液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加工间隙中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研究阴极结构对微孔进口形状精度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分析缩进阴极电解加工微孔时,工艺参数对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参数缩进深度50μm,加工电压5V,进给速度3μm/s,能获得良好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波长响应对光电阴极结构的要求,提出适用于各类响应的AlGaAs基光电阴极的计算模型.通过宽光谱响应GaAs和窄带响应AlGaAs基光电阴极样品试验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仿真研究AlGaAs基光电阴极组件中GaAs发射层及各子层、AlGaAs窗口层、Si3N4增透层的厚度与400~900 nm单波长光子吸收情况的分布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同一波长响应下,GaAs发射层对光电阴极吸收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Si3N4增透层,而AlGaAs窗口层对吸收率的影响不明显.要得到90%以上的吸收率,在600 nm波长响应下GaAs发射层厚度应大于0.5μm, 700 nm波长响应下GaAs发射层厚度应大于0.8μm, 800 nm波长响应下GaAs发射层厚度应大于1.5μm.400~600 nm波段的光子主要在GaAs发射层表面0.2μm内被吸收,700~800 nm波段的光子主要在GaAs发射层表面0.6μm内被吸收,而850 nm以后的光子在各子层间的吸收比较均匀.该结论对不同响应AlGaAs基...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条片状阴极的双放电结构,制成了一台选頻的TEA-CO2激光器,在9μm—11μm范围内,共选頻出谱线85条。单线最大脉冲输出能量为2.38焦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物反射率光谱结合星载高光谱遥感环境噪声估计法,研究了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对较薄、中等、较厚原油油膜的响应特性,并提出了敏感波段.结果表明:对于较薄油膜(10μm和50μm),Hyperion传感器的第8—52波段能够有效识别;对300μm和1 000μm的中等厚度油膜,Hyperion传感器的探测通道为第26—53波段;对于1 500μm和2 000μm的较厚油膜,Hyperion的第15—23波段以及第27—49波段数据探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研究酸性铝对蚕豆体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以不同酸度(pH 5.8和pH 4.5)和不同浓度铝溶液处理蚕豆,结果表明:在pH 5.8时,用浓度30μm o l/L~50 000μm o l/L的铝处理,能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畸变率随铝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H 4.5时,用浓度30μm o l/L~300μm o l/L的铝处理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同样随铝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铝浓度为1 000μm o/L~50 000μm o l/L时抑制根尖细胞分裂,几乎没有中期相.比较不同pH的铝处理结果可知,相同铝浓度(30μm o l/L~300μm o l/L)时pH 4.5组比pH 5.8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其中30μm o l/L的两组差异较小,300μm o l/L两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铝对植物的遗传损伤与植物生存环境中可溶性铝的浓度有关,铝离子浓度增高会导致其毒性作用增强,酸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铝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型低温薄液膜腐蚀实验装置,对飞机用2024铝合金在低温(-5℃)条件下的醋酸钾型除冰液薄液膜下的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薄(低于240μm)的除冰液薄液膜下飞机用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随液膜厚度增加而增加,电荷转移电阻1/Rct随薄液膜厚度增加而增加;在较厚(高于240μm)的除冰液薄液膜下飞机用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随液膜厚度增加而减小,电荷转移电阻1/Rct随薄液膜厚度增加而减小。研究表明除冰液薄液膜对飞机铝合金的腐蚀速度随薄液膜厚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表面的锌系磷化及阴极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磷化液中添加Ce(NO3)3及腐蚀抑制剂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均匀致密的锌系磷化膜,在磷化膜上进行阴极电泳处理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在磷化液中加入稀土添加剂可使锌系磷化膜致密无裂纹,磷化膜在阴极电泳和烘烤固化过程中的失重率较低.当磷化液中Ce(NO3)3的质量浓度为1.5g/L时,磷化膜的组织最致密,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和耐蚀性也最好.在镁合金的锌系磷化膜上沉积20μm阴极电泳涂层,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720h以上,沉积35μm阴极电泳涂层时,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1000h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稀土锌系磷化+低温阴极电泳”工艺适合于镁舍金的表面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铸态和挤压态Mg-4.5Zn-4.5Sn-2Al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83μm;而挤压后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降低为9μm.挤压态与铸态Mg-4.5Zn-4.5Sn-2Al合金相比,抗拉强度由209 MPa提高到354 MPa,屈服强度由157 MPa提高到216 MPa,伸长率达到19.6%且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静态浸泡腐蚀和电化学实验表明,挤压态合金的耐蚀性明显低于相应的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X70钢在含0.5g/L的Na2SO4、Na2CO3、NaCl模拟大气腐蚀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X70钢腐蚀速率逐渐降低;液膜厚度在1000—800μm时,阴极极限扩散电流变化不大,液膜厚度小于800μm时,阴极极限扩散电流剧增.随着液膜厚度减薄,X70钢腐蚀速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多涡卷混沌吸引子个数连续变化的同步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设计了一个同步控制器;同步控制器能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吸引子个数连续变化的多涡卷混沌系统保持同步;以Colpitts网格多涡卷超混沌系统和超混沌Lorenz系统的同步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同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