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好地控制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产品质量,收集太极集团7个不同批次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共32个样品,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校正模型,并预测了藿香正气口服液样品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优化模型的相关系数、预测相对偏差(RMSEP)分别为:厚朴酚0.929 4,0.36;和厚朴酚0.8944,0.26.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该分析方法应用于同时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药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同时测定生药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荧光测定方法.液液萃取分离可基本消除样品提取液中共存杂质对测定的影响,通过选取适当的光谱校正点可扣除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光谱干扰和背景干扰.方法用于生药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测定,5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厚朴酚3.97%及和厚朴酚2.67%,回收率为厚朴酚102.67%及和厚朴酚101.43%.  相似文献   

3.
以井冈山保护区狮子岩栽培的9 a生厚朴树为实验材料,对其枝条及不同高度树干皮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厚朴皮中厚朴酚、和厚朴酚2种药用成分的总含量在树干高度0.5 m(离地面)处为最大值(46.6 mg/g),平均值为34.8 mg/g,其中厚朴酚含量最高为28.0 mg/g,平均含量为23.0 mg/g,和厚朴酚含量为18.6 mg/g,平均含量为11.7 mg/g;所有高度树干皮中2种药用成分含量均高于枝条皮;不同高度树干皮中2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但整体呈现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高度1.5 m是一个明显的“拐点”,即超过此高度,2种药用成分具有增、减波动现象;枝条皮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与10.5 m以上树干皮中2种药用成分的含量接近.不同高度厚朴树干皮中2种药用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厚朴皮的等级划分及医药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清除DPPH·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DPPH·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无水乙醇和乙醇-水介质中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进行了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都具有自由基清除活性.此外,初步探讨了其自由基清除活性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厚朴酚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测定添加厚朴酚的油脂过氧化值可以对厚朴酚的抗脂质氧化作用进行评价.分别对添加有厚朴酚的植物油进行常温自氧化和高温强制氧化,结果表明:厚朴酚对上述氧化条件下的植物油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在常温自氧化条件下的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E相当,说明其在体外环境下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珍贵药用植物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提取合成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一种抗肿瘤疾病的良药,对多种癌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具有心血管保护功效,对于失眠和焦虑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可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合用可使高脂肪摄入所引起的脂肪肝得到抑制,和厚朴酚通过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均有抗腹泻作用,可促进胃排空和肠推进。通过技术改进,从植物中提取及化学合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产出率都得到了提高。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应注重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稳定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并拓展药源的研究,提高产出量。  相似文献   

7.
天然产物厚朴酚存在水溶性较差、易氧化、结构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究厚朴酚抗中枢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以D-(+)-半乳糖、D-(+)-麦芽糖、D-(+)葡萄糖为糖基化的起始原料,对其上的活泼-OH进行一系列的修饰,然后与厚朴酚进行糖苷化反应,最后化合物进行脱保护处理,得到3个厚朴酚糖苷化衍生物,已通过1H-NMR、13C-NMR及MS确认结构。对3个厚朴酚糖苷衍生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讨论厚朴酚糖苷化衍生物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疾病可能作用靶点及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确定了厚朴酚糖苷衍生物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主要潜在靶点6个,主要潜在生物过程4条,主要潜在信号通路4条,为接下来的药理学实验提供了道路指引。  相似文献   

8.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我国著名中药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为了有效地提取分离这两种化合物,测定了它们在环己烷、石油醚、正己烷中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果显示,当温度60℃时,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为0.071 0 g/mL,和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为0.405 6 g/mL,和厚朴酚在环己烷的溶解度是厚朴酚的5.7倍.利用这一溶解度差异特性,成功从厚朴总酚中分离出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研究结果可为提取分离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三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方法对中药厚朴及平胃片中的主要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实验对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用pH3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控制实验酸度,用浓度为7.0×10-2 mol·L-1的表面活性剂SDS增加荧光灵敏度.二阶校正算法AATLD解析得到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7±1.75)%和(92.45±1.5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对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分离测定进行了详细研究.工作电极为0.3 mm碳圆盘电极,30 mmol/L、pH10.0的硼砂-氢氧化钠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1 kV,检测电位0.95 V.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两待测物在6 min以内完全基线分离.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μg/mL和0.4~60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6和0.2μg/mL.应用于中药厚朴以及中成药霍香正气水和保济丸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利胆排石片中的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 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94mm。结果:和厚朴酚,在0.01529-0.1529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厚朴粉在0.01627-0.1267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样品检测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好,可用于利胆排石片中和厚朴酚与厚朴粉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制备的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与厚朴酚及其磷脂物理混合物进行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比较。方法分别用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与厚朴酚及其磷脂物理混合物理化性质的差异;用实验建立的RP-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厚朴酚的浓度,通过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厚朴酚及其磷脂物理混合物明显不同;大鼠口服给药后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与厚朴酚及其磷脂物理混合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t1/2和AUC0-6分别为(1.17±0.26),(0.42±0.13)和(0.46±0.10)h;(0.63±0.06),(0.45±0.09)和(0.67±0.07)mg/L;(1.85±0.34),(1.30±0.32)和(1.52±0.28)h;(1.77±0.15),(0.90±0.17)和(1.38±0.19)mg.h/L。结论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中厚朴酚与磷脂以分子间力结合并以无定型形态分散于磷脂分子中;磷脂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厚朴酚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并表现出了一定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厚朴果实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并对厚朴果实中酚类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探索和优化,为厚朴果实入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用醇提法、碱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厚朴果实中的酚类成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并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优化乙醇提取工艺。结果厚朴果实中两种酚的含量是厚朴皮的1/4左右,提示厚朴果实具有入药的潜性;乙醇提取法的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参数是60℃下、80%体积的乙醇提取三次(2、1.5、1 h)。结论醇提法、碱提法和超声提取法对酚类物质提取率没有显著影响,提示在选择提取方法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来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快速提取及测定藿香正气片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方法:用ASE300型快速溶剂萃取系统进行快速萃取藿香正气片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9∶21∶0.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4 nm,柱温:23℃,结果:HPLC法测得在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和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为1.38%;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1.2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藿香正气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光酸性的不同,建立同时检测厚朴药材中这2种主要组分的荧光方法.通过对5份样品的测定发现,与色谱方法一样,甲醇提取液不需要进一步纯化处理,可以直接用于论文建立的荧光法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测定.通过与HPLC方法的对照,证明荧光光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皆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厚朴酚在吐温-80胶束和脂质体溶液中荧光光谱的变化,发现:1)浓度为2mmol·L^-1的吐温-80胶束对厚朴酚有荧光增敏作用,厚朴酚存在于吐温-80的疏水核中,其荧光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2)在4mg·mL^-1的脂质体溶液中,厚朴酚的荧光光谱变得复杂,谱图信息反映厚朴酚同时存在于水相和双脂层膜相中,且在二者之间存在分配平衡,通过测定λ365、λ397处的荧光光谱随厚朴酚浓度的变化,得到了厚朴酚在脂质体膜相和水相中的分配平衡关系;3)脂质体溶液中加入吐温-80,厚朴酚在双脂层膜相中的分布增加,其荧光光谱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7.
厚朴酚是中药材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焦虑、抗抑郁等广泛药理作用,受到化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索氏提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厚朴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哮喘等多种药理学作用药理作用,并将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要使厚朴酚的药理作用更加体现出,那么厚朴酚的厚朴酚的提取、分析方法也就不是只需要一种方法就能独立完成,需要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既使生产经济又能保证厚朴酚的天然无污染.通过有进一步研究,能够寻找更加完善的新技术,使厚朴酚在临床、制药、化妆品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ASE300型快速溶剂萃取系统进行快速萃取藿香正气片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顺气丸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9∶21∶0.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23℃.HPLC法测得在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和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为1.52%;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8%.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柴胡达原饮多种分煎、合煎方式对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5种成分溶出的影响.将柴胡达原饮方中10味中药材,按照君臣佐使分为4组:A(黄芩、柴胡),B(枳壳、桔梗、厚朴、草果、青皮、槟榔),C(荷叶),D(炙甘草).按照排列组合排成15种组合方式.采用UFLC检测提取液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运用SAS 9.1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综合评判.结果发现:5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枳壳在合煎、分煎中受到的影响与青皮、厚朴是不同的;较佳组合为ACD+B,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1.3130、0.6370、1.9420、0.8786、0.6110 mg/mL.ACD+B方式分煎,5种成分的溶出最大;相关分析能较好地揭示各组分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以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的pH,Triton X-114浓度、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因素对浊点萃取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1=5.89×10-4x-1.14×10-3(相关系数为0.992 1),Y2=5.52×10-4x+7.71×10-5(相关系数为0.999 2);检测限分别为2.5μg/L和1.0μg/L.该方法成功用于药材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4%~1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