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天水地区兽类动物的区系组成、栖息环境、分布特征和兽类资源情况。分别从山地森林灌丛、山地草原、川台沟谷农田和院落家栖四个生态型分析了兽类动物的生态环境,并说明了各个生境中兽类动物的种类和分布特征。同时指出了天水地区拥有的兽类资源和稀有珍贵动物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兽类的生态分布和区系组成。这项调查是1981─1991年进行的,共记录兽类78种,隶于21科7目,在区系成分上属古北界种有21种,占26.92%,东洋界种类41种,占52.56%,其余16种为广布种,占20.52%,显然东洋界种类占优势,根据自然地理、地势、气候、植被和兽类分布等特点,这里兽类可划为4个生态分布带:(1)阔叶林带;(2)针阔混交林带;(3)针叶林带;(4)高山灌丛草甸带。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调查方法 ,对三江保护区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记录兽类 3 7种 ,分属 5目 1 2科 ,占全省兽类 87种的 43 %,其中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兽类 1 0种 ,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兽类 1 3种 .从兽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由于开垦平原和捕杀动物 ,三江平原兽类的种群数量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珍稀经济动物趋于下降 .近几年来保护区的建立 ,栖息生境得到保护 ,人为干扰减少 ,动物种类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熊类 (棕熊和黑熊 ) ;鹿科类 (驼鹿、马鹿、狍 )的数量增加尤为显著 .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们多次在甘肃省中部的兴隆山、马寒山林区进行了动物地理教学实习和科学考察,掌握了本区兽类的种类、分布、栖息环境和生态特征等状况,现整理出来,为合理开发利用兴隆山、马寒山自然环境、保护兽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在我国的土地上,分布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据估计,全国约有鸟类1,200种,兽类420多种。我国土地面积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却占有世界鸟类种数的14%和兽类种数的12%左右。在我国的野生动物中,有许多是我国所特有或世界所稀有的种和亚种。如鸟类中的朱鹮(Nipponianippon)、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黑颈鹤(Grusnigricollis)、丹顶鹤(Grusjaponensis)、虹雉属(Lophophorus)、犀鸟科(Bucerotidae)等。兽类中的大熊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兽类名录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原有文献记载的基础上,重点参照权威文献"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Wil-son and Reeder,2005)尝试整理了<海南岛的鸟兽>(1983)的兽类名录.共修订22个种.新增6个种,结果显示目前海南岛分布的兽类有78种.  相似文献   

7.
祖恩厚 《河南科技》2023,(13):145-149
【目的】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找出两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方法】以生态强省为视角,结合河南省自身实际,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两者耦合发展对策。【结果】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呈现出生态经济后劲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耦合发展合力正在形成等显著特点。虽然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做到耦合协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压力大、经济转型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生态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生态经济结构单一等。【结论】河南省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技术革新,从而使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更高、协调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土化的生态修复措施。分析广州市虎门大桥(北侧)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开展水环境调查和生物群落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水质、沉积物及生物群落多样性等评价,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建议,并提出适合一般海岸带生态修复的基本设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水体质量较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底栖动物生态环境受损。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建议开展以种植红树林为主的生态修复,增加红树林物种类型,优化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9.
皖南山区为安徽省最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地理区域,其兽类资源约占安徽省全部种类的86.4%,鸟类约占74.3%,爬行类约占89.5%,两栖类约占76.3%,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粗放的管理方式使该区内野生动物资源正面临种种危机,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物种已经或正在从这一地区消失,这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皖南山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集约式管理是对该区内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阻碍,本文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判定脆弱度,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灌丛是庐山植被分布最广泛为类型。通过对灌丛的区系成分、种类组成、生活型、叶的特征以及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的分析,说明它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的特征;群落和主要种类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灌丛和阔叶林、针叶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可促使它们向上发展,恢复成林。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研究(Ⅱ)——访花昆虫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4~2005年盛花期对长白山北坡4种不同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岳桦林群落、高山苔原群落)的访花昆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初步鉴定,在50种蜜粉源植物上共捕捉251种访花昆虫,其中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为优势蜜源植物,食蚜蝇科(Syrphidae)、蜜蜂科(Apidae)为优势访花昆虫.  相似文献   

13.
2011年4-7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对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矛纹草鹛的巢32个,其中23巢(72%)位于灌丛,8巢(25%)位于茶地,1巢(3%)位于农耕地.对其中17巢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矛纹草鹛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灌木因子、草本密度和高度因子、水平隐蔽因子和距林缘距离等.矛纹草鹛倾向于选择灌木、草本都较密集的生境营巢,巢址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在5 m×5 m尺度下,巢址中心小样方和巢址内随机样方在各参数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矛纹草鹛在巣址尺度内对微生境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型下早春植物层片生物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植物是温带夏绿林中的一类较为特殊的植物类群,在充分利用光能和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6个夏绿林型中的早春植物层片生物量特点的研究,初步掌握了不同林型下及各林型总体情况的早春植物层片总生物量的基本特点和生物量的种群结构特点,初步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早春植物层片的总生理量具有较大的差异,其范围为7.88-23.22g/m,各林型平均为14.30g/m;在不同林型下早春植物层片生物量的种群结构均以黑水 化(Anemone amurensis)占主要地位,在每个林型中,其生物蜈基本上都占层片总生物量的40%以上。此外,本文对早春植物的个体生物量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春植物的含水率均较高,干鲜重比率一般都在10-25%这间,平均为20%左右,同时早春植物的单株生物量与其株高和冠幅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利用株高和冠幅模型进行定量描述,并通过利用不同林型下片的平均株高和冠幅对整个层片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统计检验表明差异不明显,说明了这些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以2012年福建省闽江上游城区—三明市三元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基于GIS平台和Fragstrats软件,从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森林类型和优势树种等3个尺度,对研究区内森林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类型景观中,斑块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非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和疏林地;斑块边界密度和边界形状较为复杂,分布较为分散.在有林地中,从森林类型构成比例来看,以针叶纯林和竹类纯林为主,阔叶纯林和混交林比例较低.从优势树种构成来看,以杉类、松类和竹林类树种为主,且分布广泛,占绝对优势.研究区域森林景观斑块的空间结构复杂,斑块连接指数小,破碎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区内地貌类型以黄土梁峁、勾壑为主,还有山地与盆地,黄河由西向东贯穿兰州盆地,黄河南北两岸形成多级阶地。天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向北逐渐出现荒漠化草原,局部的山地分布着森林和灌丛,以兴隆山和马衔山为例,除此之外,以农田所占据,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分布着啮齿动物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率均值大小表现为:天然次生林(63.48%)>落叶松人工林(48.18%)>红松人工林(40.41%)>针阔人天混交林(40.3%).土壤总孔隙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针阔人天混交林.土壤容重为:针阔人天混交林>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针阔人天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的持水能力最强,针阔人天混交林的持水能力最低,且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兴安岭三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森林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各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很大,其数量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比例都有明显差异.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的规律为腐殖质层〉土壤表层〉土壤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的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成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数量成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景观是该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不均衡;各景观组分面积与周长的分布相似,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植被景观斑块总体特征分析表明,农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暖性针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临夏太子山植被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太子山林区的植被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该林区植被属于森林草原植被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分布于太子山的中国种子植物,具有明显的温带高山草原性特点,并兼有青藏高原和中部干旱地区的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