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刊登两篇数学方面的综述性文章。《微分几何的应用》一文介绍了微分几何在其他科学、其他数学分支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值得有关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文中关于微分几何在孤立子理论中的应用一段,与为了纪念孤立波发现人罗素逝世一百周年而写的《孤立子及其数学理论》一文相呼应,可配合阅读。  相似文献   

2.
《自然杂志》在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金德初先生的《月亮、太阳、大地与精神活动》一文(以下简称《月》文)。作者从“数理计算”与“实际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批驳了月亮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假说,并认定它的“猎奇性质”。其实,作者的这一观点,四年前已在他的《月亮不会影响人的情绪》一文(《科学画报》1982年第10期)中作过介绍,只是《月》文较详细地写出了计算过程并增加了论证太阳、大地等自然因素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和思维等的内容。笔者对此文颇有些不同看法,愿在此与《月》文作  相似文献   

3.
数学基础与模糊数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数学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国内外都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关于它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与经典数学的关系,学术界看法不一。《数学基础与模糊数学基础》一文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郝宁湘 《科学》2006,58(6):32-35
自1980年代以来,计算科学与计算技术已在科学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巨大威力。在科学方面,计算已与实验、理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哲学方面,计算这一原本属于数学领域的专门概念也已上升为一种新的哲学范畴,成为人们审视世界的一种新的世界观。“计算主义”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哲学界最具时代特色的一个概念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计算几何的新发展》一文,不仅介绍了数学理论,而且着重介绍了它的应用,正如作者们所言,它的广泛应用价值,谅会引起人们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与计量科学》一文从计量本身中的模糊性谈到模糊数学在计量科学中的应用。以上两文颇具新意,都属于数学应用性质。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不仅应用数学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数学应用也将日益显示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格斯在描述他所处时代的数学在化学中应用情况时说,数学的应用“在化学中是具有最简单本性的简单一次方程式”。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数学和化学的不断发展,数学中的高深部分——群论,在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结出了累累硕果。《群论与化学》一文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详细介绍。本文拟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的是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应用研究将于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8.
模式的科学     
Stee.  LA  张晓东 《世界科学》1989,11(10):4-10
计算与应用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数理科学的“异体受精”,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模型。统计科学、核心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例子表明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已经拓广并且丰富了数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数理科学不再仅仅是研究数与形,它已经变成为模式的科学,其理论的基础是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模式与观察之间的适应性导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断裂理论基础》本书由李灏、陈树坚两教授根据他们在《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举办的“断裂理论基础”专题讲座上的讲稿整理而成。主要讲述线弹性断裂理论、边界配置法与有限元法、混合型裂纹的脆性断裂、位错与断裂、非线性弹性与弹塑性断裂理论和断裂动力学.每本定价1.98元。《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在占有大量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这次地震的宏观前兆及震后效应;地震的烈度与震害、地质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条件;该地区地震在历史上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迁移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问世以来,发展迅速。我国在模糊数学理论和应用方面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从本刊历年所发表的数学文章和上期“会议简讯”,可见一斑。本期所载《模糊数学在法学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从另一侧面展示了模糊数学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广厚 《科学》2015,(3):13-16
科学计算已成为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相并列的三大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是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科学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物理、理论化学和材料设计等分支学科的发展。科学计算是一个与数学模型构建、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相关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极大提高,使得科学计算逐渐成为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相并列的三大科学研究方法之一,而且科学计算也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如此,计算科学的发展还直接推动了计算物理、理论化学和材料设计等分支学科的发展,并在向生  相似文献   

12.
范小宝 《科学通报》2004,49(19):1957-1957
由赵慕愚与宋利珠合著的《相图的边界理论及其应用》作为“21世纪科学版化学专著系列”之一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是赵慕愚教授20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结晶.  相似文献   

13.
张继恒 《科学》2000,(12):59-60
北京师大天文系副教授刘文中和北师大实验小学刘梦二位老师,对笔者在《科学》2000年4期上发表的《个位数之和法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简称“文1”),进行了学术讨论,并在《科学》2000年9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个位数之和法与哥德巴赫猜想”之商榷》一文(简称“文2”)。汕头大学数学系骆伟祺老师,在《科学》2000年10期上发表了题为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新成果》一文介绍了近几十年来数学领域中组合数论与拓扑等方面的几项有趣的新成果,内容新颖,叙述生动。  相似文献   

15.
气象卫星     
各个基础科学的不断分化出新的分支,同时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应用数学”就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作用正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期译载了林家翘原著的《谈谈应用数学的作用》一文,以供国内读者参考。方励之、曲钦岳的《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间的渗透》和秦启宗的《激光化学》二文,则介绍了不同学科由于发展而相互渗透,并又促进了新的发展这种辩证关系。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包括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条件。本期在这方面刊载了《穆斯堡尔谱学》及《气象卫星》二文。医学昆虫科学家柳支英同志长期从事医学昆虫学的研究,在高巨真同志协助下,为本刊撰写了《医学昆虫学及其新进展》一文。该文不仅对医学昆虫研究,而且对农业昆虫的研究和防治也是有启发和借鉴的。河口与海岸的研究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的现代化关系极为密切,本期刊载了陈吉余同志有关这方面综述文章《海岸与河口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饷读者。“雪人”这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近来由于新发现了“它”的足迹而又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本刊请周国兴等同志撰文对此作了介绍,这对于引起探索可能存在的“野人”也许是有益的。本刊由于初创,经验不足,且限于水平,读者不断给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国际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已广泛用于化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成为量子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计算量子化学》一文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方面工作的概况和作者自己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伟 《世界科学》2004,(1):29-30
中国青年学者王磊因其在实验中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扩充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获得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将来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突破。同时被《科学》评出的5位区域奖荣得者中,中国学者陈清因其在感觉刺激和信号传导方面的新见解而获奖。 王磊是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惟一获得者,是继时松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时松海因其在大脑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于2001年获此大奖)。本刊在介绍王磊及5位区域奖获得者的同时,将王磊发表在《科学》上的“扩展遗传密码”一文摘译给读者,便于对其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编后记     
新年伊始,《大自然探索》1992年第1期亦临付梓。二十几万言的篇幅又将交付读者诸君审阅,白纸黑字,心中自是惶然。不过,惶然归惶然,“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却是颠扑不破的事理。是期“科技论坛”,本刊主编,80岁的杨超同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一文,凝结着作者对近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审视思考;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周立三先生大声疾呼在四个现代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潜力》;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祥林撰文评述了光放大器和全光通信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四川大学教授艾南山先生强调指出非线性科学和理论地理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因此,有必要将非线性科学作为地理学现代化的有用武器,促进非线性地理学的进步;地质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数林撷英”栏中《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一文介绍了饶有趣味的正交拉丁方的存在性问题以及有关的一些数学理论.除了必要的背景内容外,本文在取材上尽量避免雷同于其他已发表的关于拉丁方的文章,特别是本文介绍了拉丁方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数学工作者对此所作的贡献,可供数学爱好者一阅.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学科学、高新科技与 国家富强 1.对数学的新认识之一“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的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是当代有识之士的一个共同见解,也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句话把数学对高新技术的作用,从而对国富民强的作用,清楚地表达出来。人们在许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控制中,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