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影视作品,其定义为"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动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创作过程的特殊性,除了常规影视作品所使用的创作方法,分镜头脚本设计也是前期动画创作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分镜头脚本设计主要是一幅幅由方格框式的草图组成,利用草图的形式的分镜头脚本将主要的动画故事情节展开,从而充分了解动画创作人的创作意图。分镜头脚本也是向所有制作人以及客户了解剧本的重要的工具,可见分镜头脚本设计在动画产业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对于分镜头脚本设计的研究并不多,所以本文将研究分析动画创作过程中应用与实践分镜头脚本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够促进分镜头脚本设计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纯的VRML语言只能实现静态的三维场景或简单的动画,而不能实现复杂的动画。VRML提供了一个Script脚本节点,通过该节点中的url域并利用Java、JavaScript等语言编写程序,可以在VRML场景中实现比较复杂的动画;Java类包中提供的EAI是增强VRML场景与外部环境通信和融合能力的高层次类包,通过EAI并利用Java编程,可实现对VRML场景的访问并实现可控制的复杂动画。文章依据两个事例,论述了在VRML场景中实现复杂动画的方法及过程。实例表明,通过Script节点和EAI可在VRML虚拟场景中实现可控制的、交互性好的复杂动画。  相似文献   

3.
利用脚本封装抵御跨站脚本攻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类脚本注入攻击,当发生这类攻击时,浏览器所运行的脚本被分作两类:来自应用程序模板的良性脚本和来自其他途径的可疑脚本.文章提出基于脚本封装的抵御跨站脚本攻击的方法ScriptE,该方法采用额外的HTML标签封装良性脚本,然后通过浏览器插件或网页自带的检测脚本,在客户端实现两类脚本的区分,进而抵御可能的跨站脚本攻击,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较真实的体验滑板运动,并有较好的交互感受,设计了基于Unity3D的滑板动作类游戏。构建了滑板游戏的城市和山地场景,提出一种快速生成山地地形的方法。在Unity中利用脚本对人物以及动画进行控制,实现了滑行、跳跃、左倾、右倾和刹车等动画的制作及控制,并提出了实时碰撞检测策略及动作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虚拟联欢场景的实现(动画脚本添加、优化等方面),介绍了缩小网络远距离交互中文件大小以及使画面灵活逼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ActionScript3.0是Flash自带的脚本语言,能使制作的Flash动画更加丰富多彩.为让使用者进一步了解Flash脚本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利用ActionScript3.0技术制作具有特殊效果的Flash动画的编程技巧,使制作出的动画灵动、有趣,提高了作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相对于LCD、CRT,具有相对高对比度、高均匀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特点,特别相对高帧频的优势使其成为目标模拟器显示首选。为了进一步提高DMD显示帧频,分析DMD工作原理并研究三种DMD灰度显示调制方法对帧频的影响,找出约束帧频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进而提出减小PWM调制的时间基数并采取补偿措施,从而提高8 bit灰度图像的显示帧频至457.45 Hz。  相似文献   

8.
刘杰 《科技信息》2009,(12):219-219
制作脚本是专业教师与软件工程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软件制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制作脚本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一个动画制作脚本实例,阐述了专业教师如何撰写动画制作脚本,希望能为同样从事信息化教学的专业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相对于LCD、CRT,具有相对高对比度、高均匀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特点[2],特别相对高帧频的优势使其成为目标模拟器显示首选。为了进一步提高DMD显示帧频,本文分析DMD工作原理并研究三种DMD灰度显示调制方法对帧频的影响,找出约束帧频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进而提出减小PWM调制的时间基数并采取补偿措施,从而提高8bit灰度图像的显示帧频至457.45Hz。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自卸车车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为自卸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2150热连轧机组第3架轧机轧制过程中发生的振动问题,对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计算,推导了轧机机架第一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为10.978 Hz,对快速计算机架固有频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应用有限元法对机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固有频率比较吻合,从而为轧机机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踏板式摩托车振动实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摩托车车架及发动机等部件的振动实验分析,找出引起车架共振的频率;分析发动机振源对车架振动的影响,使车架主要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转速范围。实验表明;车架鞍座部位垂直方向及手把处的振动主要是由共振因素造成的,鞍座部位其它两方向和踏板处的振动主要是发动机振动能量传的结果。为减少发动机振动能量传到踏板处,将摩托车踏板与车架的刚性焊接改为柔性连接;为避免车体在垂直方向产生共振,除采用增加刚度的方式提高车体固有上,还要在保证车架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车体刚度,使其固有频率降低至发动机工作转速之下,避免产生共振造成车体的强烈振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ADSL系统中帧与超帧的结构与性质,由此提出了时域和频域两种帧同步实现方法,介绍了一种简化的搜索帧边界的方案,以及具体的硬件实现,可实现帧边界的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5.
开展降雨入渗对三维刚架桩边坡渗流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考虑长时小雨及短时强降雨,从土体位移、坡体孔压及边坡稳定性演变角度,重点讨论降雨入渗条件下刚架桩边坡的合理桩间距,以期为雨水充沛的福建山区刚架桩边坡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维刚架桩边坡土体位移受降雨条件影响显著,随着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土体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依次增加;降雨条件下三维刚架桩边坡坡体内孔隙水压力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短时强降雨条件下,坡顶孔压增幅最大,降雨强度的持续增加导致刚架桩边坡安全系数降幅也增大;桩间距对刚架桩边坡的渗流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无降雨时边坡的安全系数随桩间距增大而减小;基于研究区降雨特点及暴雨频次呈现逐年递增现象,应将桩间距设为3倍桩宽,以充分发挥短时大雨情况下刚架桩的抗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数字锁相环与滤波技术在PWM整流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可采用基于MATLAB和FPGA的VHS-ADC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建模,但建模时,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Park变换和两相旋转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初相位不定,使变换不能顺利实现,另外,电网电压、电流采集时存在噪声,影响了系统稳定性。在常规的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模型基础上,增加数字锁相环以跟踪电网电压的相位和频率,增加FIR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减少干扰。在VHS-ADC平台上设计了电压外环PI环节、电流内环PI环节和坐标变换模型。通过小功率实验,三相电压型SVPWM控制系统运行稳定,验证了数字锁相环和FIR数字滤波器应用于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和评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仿真分析软件AD—AMS,创建某大型空气悬架客车前悬架、后悬架及转向系等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包括发动机、车身、前后轮胎等在内的整车模型;对虚拟模型进行平顺性仿真实验与悬挂系统固有频率仿真实验,并将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所创建的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整车模型进行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实验,并进行评价计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详细的数字化功能样机,可以有效地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新型无摆动双机驱动振动机的自同步运动条件和自同步运动稳定性条件.该振动机由内、外两个质体组成,两偏心转子的旋转中心与内质体质心在同一条竖直轴上,偏心转子的惯性力对该轴的力矩为零,从而消除了该振动机的摆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机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平均小参数法得到了偏心转子的无量纲耦合方程;由偏心转子耦合方程零解存在条件得到了振动机实现自同步运动条件,并根据Routh-Hurwitz判据得到振动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条件.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frame error concealment scheme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ecoded audio quality of the receiver for transform coded excitation (TCX) audio codec. This scheme, which is a gain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the stability of linear predictive coding (LPC) filter, predicts the lost frames by utilizing the linear spectrum frequency and different continuous attenuation fact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st frames. Signal noise ratio (SNR) test and multiple stimuli with hidden reference and anchor (MUSHRA) test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pproach in adaptive multi-rate wideband plus (AMR-WB+) audio codec.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frame error concealment scheme, our scheme achieves better audio recovery quality in AMR-WB+ audio codec.  相似文献   

20.
对无侧移框架结构进行了弹性稳定分析,得到了理想状态下无侧移框架结构的稳定方程,并对r=0.6-1.0的理想情况下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的结果表明:在r=1.0时计算值与规范值符合非常好,虽然方程的成立依赖于较为理想的假定条件,不适于对实际结构进行计算,但仍可做为实际稳定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