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香玲  廖友军 《科技资讯》2011,(34):186-186
本文分析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指出了基于行动体系的项目化教学在此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并在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初次尝试了项目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商丹丹 《科技信息》2011,(17):I0244-I0244
本文重点分析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高职课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问题,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在七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稳健设计理论在公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尺寸链中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程度,在公差分析过程中引入稳健设计理论,提出尺寸合格率灵敏度和产品合格率灵敏度概念.采用灵敏度公差分析方法开发出相应的计算软件,定量分析了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得知,尺寸合格率灵敏度较小的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较小,产品合格率灵敏度较小的尺寸链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几何参数公差,以及线性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之间关系的国际标准的特点。提出将形状公差排除在定向、定位公差之外,线性尺寸公差从“极限与配合制”中独立出来的建议,以便使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定位公差以及线性尺寸公差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为满足机械零件各种功能的要求,可使形状公差对定向、定位公差,形位公差对线性尺寸公差发生一定的依赖关系。本文建议有关部门能按照本文的观点去完善几何参数公差及其之间关系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Pro/E公差分析可以快速地执行与Pro/E零件尺寸相关的1-D公差累积分析。通过分析,确定零件的公差在装配过程中影响关键尺寸公差的约束及其敏感度。调整个别零件的关键尺寸的公差约束最终实现最佳公差分配。Pro/E公差分析应用快捷、简单,分析结果直观、准确,更容易解决公差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上市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平面尺寸链中公差的计算比直线尺寸链中公差的计算复杂,不便应用极值法进行计算。本文应用多元函数的偏微分理论和工艺尺寸链原理,提出一种简化平面尺寸链公差计算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简捷地计算平面孔系尺寸公差及平面尺寸链中的其它尺寸公差。  相似文献   

7.
形位公差设计在民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位公差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统称。本文从收集到的国外飞机结构设计形位公差设计原则及标准,结合国内飞机制造厂的零件加工和装配水平,提出了我国大型民用飞机结构设计中形位公差的选择方法和数值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曾艳玲 《科技资讯》2007,(17):27-27
本文分析了形位公差的选用和标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就选用形位公差项目、确定形位公差值和形位公差的标注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论述了工艺过程设计中工序尺寸公差的初拟及其调整问题,并对此建立了通用算法.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工序尺寸计算中公差校核、工序尺寸公差调整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高精度优先保证”公差调整原则,为解算工艺尺寸链提供了一个经济合理确定工序公差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数值之间的关系,为在互换性设计中正确选取形位公差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加工能力约束的并行混合公差优化设计系统方法和模型.根据制造过程中尺寸误差、角度误差和形位误差的分布特点,研究用加工能力指数来表示加工能力的方法.在装配公差到零件工序公差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利用零件的加工规划信息和并行设计环境,研究了直接把装配公差分配给零件工序公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虚拟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的检验和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公差及优先配合建立了参考数据库,提出了公差与配合检验的准则.通过检索参考数据库对公差与配合进行检验,对不合理的公差给出修改建议,然后根据生产实际选用最坏分析法或统计分析法对尺寸/公差链进行分析.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进行百分比贡献分析,并对百分比贡献较大的尺寸公差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志向 《科技信息》2011,(9):I0233-I0233,I0399
在机械制造中,由于机床精度、工件的装夹精度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工后的零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而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也是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形位公差可分为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三类,共十四个公差项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计算机辅助非线性公差分析不便于实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便于计算机实现的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计算算法.该算法将尺寸链中的尺寸公差信息用图形方式表示,用于表示整个尺寸链,并根据尺寸链原理确定其公差分析计算算法.同时,根据该算法开发一个平面尺寸链公差分析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公差分析算法容易在计算机中实现,而且可靠性强,方便在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在这两种公差带难理解且表示方法复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公差带方法——实效公差带,介绍实效公差带的概念并重点说明实效尺寸公差带图的绘制方法,分别以相关要求中应用广泛的包容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为例,介绍了这两种实效公差带的建立过程。并说明实效公差带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和工程实践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理想边界是由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综合形成的,它代表实际要素在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的极限状态。本文从机械零件在互换性设计过程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对配合性质的影响入手,提出一种综合公差带,以解决遵守不同公差原则的零件互换性设计。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虚拟装配系统中公差建模的基本方法,建立了零件尺寸公差与装配体配合公差的模型,利用约束关系图表达了零件尺寸信息与装配体配合关系信息,利用尺寸公差模型与约束关系图通过有关算法生成装配尺寸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阐述了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对《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拆装与测绘》几门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改革思路,并从整合的必要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传统成本公差模型的基础上,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对传统成本公差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后的成本公差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成本公差模型,并将制造成本和质量损失成本同时应用到并行公差设计的目标函数中,实现公差的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成本-公差模型更贴近现实,计算出的总成本更合理,有效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物价上涨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