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布依族传统伦理一方面让布依族妇女保持了传统的美好品行,而另一方面也令她们囿于传统,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严重制约了她们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西古代妇女长期地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她们专事生育、操持家务,成为男人们的附属物。因而,妇女们在婚姻、家庭中遭受着共同的命运,同时也显示着她们各具特色的历史轨迹。在妇女地位问题上文中把罗马共和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状况与中国西周春秋时期妇女婚姻状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在妇女地位同题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20年前,女权运动席卷美国。那时,妇女们不甘仅仅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她们蔑视传统的“核心家庭”中妻子的位置。她们既要享受家庭中夫妻恩爱的天伦之乐,又梦想着获得事业上成功的荣耀。然而,20年后,妇女要做贤妻良母的传统风尚重趋流行。过去一度铁下心来要成为职业妇女的妻子们现在却为抚养儿女投注了无限的热情,缠绵于天伦之乐。新婚妻子对烹饪之术津津乐道,其勤勉与耐  相似文献   

4.
妇女对非洲文学的贡献已经不限于现代时期。在口头传统中,她们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充当故事讲述者印表演者。这个传统总是给妇女的声音以有意义的地位,她们从作为妻子、母亲和管家人的观点唱歌和背诵故事。这种观点从埃塞俄比亚安哈拉语歌曲的嘲弄下流笑话中听得出来。歌子嘲弄男人足“鼓风的裤子冰雹的釦/糊涂的马儿涨水的渡口”。 在其些社区中,妇女作为口头艺术家已经众所周知,表达了她对社会作为整体的体验。比如,在南非,已故的A·C·乔丹在着手编集他的科萨故事时,很大程度上依靠一些讲故事出名的老太太。乔丹探讨了妇女在口头传统中占有支配地位,反而促使一个评论家注意到现代南非存在一种对比鲜明的情况:“妇女完全从文坛消失了”,因为殖民主义、西方技术和识字活动缩小了妇女艺术家原先活跃于其中的口头传统的重要性。就现代非洲整体而言,妇女艺术家并没有完全从文坛消失。不容否认,同男性艺术家相比,她们的人数相当少,但是她们对仍然作为现代非洲文学的作家和批评家经常采用的原料的某些基本主题已经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汉魏六朝时期的妇女,继承并发扬了前代妇女勤劳刻苦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为创造我国古代的文明立下了功勋。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歧视妇女的政策,致使她们的事迹大多湮没无闻;她们在劳动中的勤奋和艰辛则更鲜为人知。为此,研究和探讨她们的劳动生活,对于促进妇女史的研究,充分认识古代妇女的社会贡献和精神风貌,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下列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妇女的劳动生活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上来讲,妇女的角色是由其本身的生物特性决定的,比如生儿育女。男性所从事的活动,例如打仗、耕田等,妇女同样可以做,但是由于其生理特性使得她们的首要责任是在家操持家务。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转变,她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角色和思维模式逐步在发生转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剖析,试图对影响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女性解放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美籍华裔妇女具有双重文化,两种文化在她们的身上兼融和冲突,也带给她们身心的双重压力。对她们而言,要么在压力下消沉,要么在冲破精神桎梏而接受挑战。《女勇士》中所描写的女性选择了后者,她们通过自我认识和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的精神解放。笔者剖析《女勇士》中的六位女性,叙述了她们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表现,揭示拥有现代父权制思想的美籍华裔妇女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精神。她们是建立女性意识的斗士,是妇女解放的英雄。《女勇士》为女性解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式。  相似文献   

8.
刘惠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8):97-100
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受教育程度低、劳动负担过重等因素,使农村妇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此,农村妇女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她们的受教育权利,引导她们进行非农转移等,应当成为我国目前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把苏区妇女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使她们获得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权利。这些惊世骇俗的巨变,激发了她们参政议政的革命热情,在拥军、支前、扩红和武装斗争中,巾帼不让须眉,真正顶起了"半边天"。同时,也激发了妇女们的才情,她们用自己擅长的歌谣形式,唱出了自己的爱与恨、苦与乐、觉醒与追求,展现了苏区妇女艰苦卓绝的壮丽人生。  相似文献   

10.
古巴的妇女在古巴的革命事业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61年是古巴的教育年,全国动员了四十万人参加扫盲,其中有二十万以上是妇女(古巴妇女多于男子)。这里有十三、四岁的小女学生,有女工、女职员、女教师,她们中的许多人过去从未到过乡村,为了参加这一光荣的创举,她们同男扫盲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根植于欧美60-70年代的女权主义理念之中.她们将和平运动与反官僚集团、反权威主义和反父权制联系起来,并且将男性拒斥于她们的和平理念之外,反映出她们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偏颇与狭隘的立场.这既不利于妇女自身的解放,也不利于整个反核和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汉代妇女的地位较低,有种种套在她们头上的枷锁。而魏晋时期,由于玄学风气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有所松动。妇女们可以和男性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婚姻家庭中,她们可以和丈夫有平等的话语权;在政治上,有妇女干政、参政的现象;在经济上,她们又拥有自己的财产。所以,这个时期的妇女的社会地位比汉代要高。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妇女便处于父权制的统治之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处于屈从、卑贱、附属、受歧视的位置。作为一个整体,她们受到男性的压迫、奴役和剥削,而且,这种压迫、奴役和剥削已经被制度化了。她们在社会上受到轻视,甚至连她们自己都轻视自己。女权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美国虽然自称民主国家,但在立国之始,它并未给予妇女与男性同等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天赋人权”以及《宪法》中的公民权都没有把黑人和妇女包括进去。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公民权利,妇女像黑人一样进行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斗争,至今这个斗争还在继续。美国女权运动的特殊轨迹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反映了美国丰富多采而又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刘兰芝与祥林嫂是古今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典型,面对生活带给她们莫大的羞辱、不公,她们无从反抗,但是她们要倾诉,她们以"哭"这种独特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的抗争精神,她们的形象给文学作品增添了无穷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比之于其他封建时代而言都相对较高。她们不但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还成为了当时家庭教育的传授者之一。不仅如此,她们还成为了家庭事务的重要管理者。  相似文献   

16.
陈氏心、辣辣分别出自越南小说《盲目的天堂》(杨秋香)、中国小说《你是一条河》(池莉),她们生活的时代横跨改革开放(革新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在她们身上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作为母亲,她们不仅有着无私的母爱,同时又带有专制的家长作风;作为现代的女性,她们敢于独立面对生活,在感情上也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可以看到越中两国相似的社会历史、两国妇女相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小说中,"妇女小丑"形象在他笔下常以配角身份出现,所占篇幅不是很大。此类形象的名称、作用、性格、语言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张恨水用娴熟的描写技法把她们刻画得生动、形象。福斯特关于"扁平人物"、"圆形人物"的阐述可以解析这类形象的形成。在塑造"妇女小丑"形象上,张恨水继承了古代小说中的传统,并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大量外流。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因经济差距所产生的“推拉力”、“求异心理”和国家的政策外,传统文化对妇女的外流产生了一定的“迫力”。主要表现为在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地位低下。对妇女劳动成就评价较低,女性没有话语权等。当然,社会转型时期的多重价值观,也为妇女选择离开家乡减轻了心理压力,而这一选择也说明了在传统文化下,她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19.
《警世通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市民妇女形象。她们比起传统的闽阁小姐、名门千金等妇女形象及同时代的男子形象,在爱情追求方面,更主动、热烈和执著;遭遇挫折时,斗争更坚强、更积极。市民妇女形象的这种新性格特色的形成,是与明末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市井妇女有了新的生活方式等时代与社会的因素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在男权为中心的清代社会体系中,妇女意识基本上处于沉潜状态,然而这不能代表清代妇女的无意识。男性书写虽然体现了男性价值观,但其中包含的妇女话语毕竟反映出底层社会妇女群体的历史。因此从妇女话语中能够解析妇女在逆境中的家庭生计、妇女的去留选择,重构她们的生存际遇及其心理,从而透视她者的历史的构成,并体现史学研究“真善美“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