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化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绘画、学、建构、音乐四个方面西方重客观、尚激情和雄健之美,体现出浓厚的宗教精神;中国化强调感悟和体验,重视性与理的和谐,展示出“天之合一”的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知性思维与实践思维是中西方哲学所表现出来的两个明显的不同特征,对中西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性思维表现出对于纯知识的追求,对于抽象逻辑的热情.实践思维的主要特征在于现实性与目的性的合一:思想的出发点以现实需要为指向,并普遍接受这一目的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人格观念是法哲学和法化的主要构件。本简要分析了自中国古代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由于历史条件、人和地域环境、宗教—道德、宗教—政治等原因而形成的人格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法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关系。 相似文献
5.
董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19
哲学形而上学由现象世界的考察而导向关于存在之终极实在性的思考.所谓现象的"真实性"问题实质上原于事物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追索.事物总是在时间中呈现出流变性,因而流变性本身便被视为存在的现象,由此而导向关于永恒不变的实在性或真理本身的思考.对柏拉图哲学关于世界的二重区分及其消解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点而论述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之建构的特点.以"道"为元概念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在建构上不存在二重世界的区分与对立;中西关于"永恒"概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及其对中西民众之文化与生活理念的影响,亦作了简要考察.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西婚姻家庭制度在婚姻基础、家庭结构、成员关系、家庭伦理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其深刻的文化根源需要从自然、经济、政治的背景予以探讨。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文化的根本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化合中西,在中国现代民族新美学的开创期作出了独到而重要的贡献.他所创构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思想,融会了中西古今文化与美学传统的多重要素,兼取各家之精,,又始终直面问题而不至迷失盲从.尽管他的理论并非已臻完美,但时至今日,在学理上实践上都具重要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雷援朝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3):268-272
为了从更深层次研究地质学思维的特点 ,利用中西方哲学比较法探讨了中国古今地学思想的特征。结果表明 :从自然观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体现了有机性 ,而西方思维可称之为机械自然观 ;从动态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关注自然现象的生命性 ,而西方则重点强调物理运动 ;从理性形式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沉迷于纯粹抽象的推理 ,而发展了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上述三点决定了中国传统地学及当代中国地质学思维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哲学研究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哲学研究活动可分为哲学创造活动,哲学理解活动,哲学解读活动,哲学编纂活动和哲学批评活动五个大类,正确阐述其概念,构成和评价标准,有利于评价中国当前的哲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自然科学与哲学》一文中谈到 :自然科学家相信 ,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 ,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但“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 ,特别当他们以为自己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时 ,恰恰已经“完全作了哲学的奴隶 ,遗憾的是 ,大多数都作了最坏哲学的奴隶”。他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中 ,通过列举华莱士、克鲁克斯、策尔勒陷入“降神术”这一现象时 ,尖锐地指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1]无论是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来说 ,还是从科学历史发展的角度 ,我们都看到哲学素养对科技工作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从科… 相似文献
13.
姜辉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6(2):47-50
对于无名氏的研究,人们通常只注意他的生命哲学或文体特色,而鲜有对其思想和创作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因此,从心理艺术、美学情致以及观念表达三个方面阐述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无名氏创作的影响便成为无名氏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西方逻辑在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第二次东渐,对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逻辑东渐促成了当时哲学观念的新变化;第二,逻辑东渐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第三,逻辑东渐诱发了“逻辑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出现。西方逻辑东渐对中国近代时期哲学革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文化建设蓝图的一种有益探索——妥善处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进步文化成果,扬长补短,择优而从。 相似文献
15.
16.
方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2,(2)
将美学放到复杂的文化场中加以考察,这是研究的必要,但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艺术创造与审美的内在规律。以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贯穿美学史研究,必然会产生误区:将背离艺术的教化原则混同于美学规律。在中国美学史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其他任何学派都更重视艺术本体及其艺术创造规律的研究,因此它的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传统哲学在把握生活本质及其价值时,虽然彰显了个体的生命意识,然而却在大写的人学语义中使哲学的人学精神及未来走向处于遮蔽状态。哲学如何向生活还原才能将人的生命本质引向人自身?又依凭什么去增强人的生命力并使之勇敢的担当其全部生活重负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唯有直面现代生活本质、实现其生活化转向,引导它跳出理性王国、贴近并重建生活基础,才能使哲学真正成为响应生活诉求并积极召唤人生真义的一种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早期散文的哲学意义及其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往往是一种表现作家心志、情趣、文采最率真的文体。结合从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氛围的变化以及贾平凹自身在文学领域的发展,从审美情趣这一视点出发,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相结合,以审美观意识与哲学意义为中心,以具体审美活动为屏幕,观照和剖析贾平凹早期散文审美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日本有关研究科技哲学的文献都比较匮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中日两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重点应集中在中日双方对各自研究特点进行概括,同时,对中日科技哲学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加强我国科技哲学教育,丰富科技哲学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日本有关研究科技哲学的文献都比较匮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 ,中日两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重点应集中在中日双方对各自研究特点进行概括 ,同时 ,对中日科技哲学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加强我国科技哲学教育 ,丰富科技哲学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