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长今》塑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新“女性价值观”,相比之下,在对待爱情、传统文化、女性自身价值实现方面,中国女性文学的表达有些偏执,而超越这种“偏执”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学取得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由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大众文化诉求的日益扩展为当代汉语文学的审美选择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文学审美方式提出了挑战。现实式的“审美”已越来越趋向于普适化,进而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普适性的大众文化在日益蔓延,但文学也因此恰好有了从“诗”上升到“思”的机会和条件,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文学自身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意识形态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当文学作为主体去审美掌握客体世界时,它在本质上是不欢迎意识形态的入侵,但由于文学主客体整体构成中的意识形态成分的渗入,文学在内容上又可能出现某些意识形态成分,有时意识形态因素还很充分;当文学以客体的姿态与世界的需要主体发生关系时,文学将以自身为中介转化为功能性存在,在尊重自身美学品格的前提下,对世界的需要给予一定的满足,从而表现出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当外在主体的要求无视文学本性,将其视为实现某种实用观念的工具的时候,这时的文学就有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神州陆沉,舆论场普遍对“现在”持一种强烈的批判,而启用的方法就是引入“过去”与“未来”,人们对“过去”资源的“新编”与对“未来”图景的想象,直接影响了晚清文学的创作,形成了一种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空维度上不断“穿越”的写作。晚清的“穿越”文本,直接受当时舆论的规训,意是“故事新编”,古为今用,几乎都具有明显的现实考量。这种现实考量即是在舆论场中通过“超越”现实的文学书写,想象一个以自己现实理念方能归回的“纯洁”古典镜像以及能实现的美好未来图景,以此确立这种观念在舆论场中的优势地位。无论是复古的言说还是未来的叙事,原点都是现实,都是现实观念的变革,只不过,前者是向中国传统寻求变革资源,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向现代西方寻求异域资源。  相似文献   

5.
文学审美的意义在于通过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要素间的动态交际过程,体现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达到文学审美本体意义上的回归。将文学审美作为具体的认知交际活动予以考察,通过剖析审美交际双方的心理建构体,认为审美双方是在关联认知机制的制约下,以顺应为手段、审美为目的的明示—推理过程,该过程对文学审美的本质理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概说》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 ,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 ,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 ,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 ,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视界。 2 0世纪 80年代的文学与 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学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 ,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神界,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与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不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觉,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张福贵先生在其文章《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称谓产生质疑,进而提出“中华民国文学”的概念。本文主要从遮蔽与超越、封闭与敞开、诱惑与质疑三个维度阐释“中华民国文学”概念对“直线性”、“政治性”、“现代性”等既往“现代文学史观”的理论反思和修正,以及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对文学解释回归本原的学术诉求。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湖北文学创作成就辉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失掉了楚文学的浪漫超越品格,缺乏有国际影响的重量级作家和经得起时间打磨的重量级作品。湖北人特有的世俗精神气质、“九头鸟”文化心理及由此造成的不够健全的“作家灵魂”,此三者正是制约湖北文学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中二元对立模式深深地影响着传统阐释活动的知识探究体系。主体与客体、审美观照与作者意图、作品本文与“隐秘意义”等对立的存在就深源自这种影响。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以其理论的深广度揭示出传统阐释学的局限和弊病所在,是对传统阐释学的反叛与超越,它完成了诠释学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变。其中对阐释活动中“视域融合”的讨论极具启迪和理论发生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个性主义在“五四”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个性主义曾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唤醒了一代青年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欲求的肯定和追求。但由于许多原因,个性主义在三十年代却逐渐走向衰落。文章拟对“五四”文学中的个性主义加以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使人们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那一段历史,继承“五四”,超越“五四”  相似文献   

12.
接受理论在中国的长足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主体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接受理论视阈下的文学主体之间形成的是交流对话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在“期待视野”和“隐在读者”的接受理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实现。笔者在接受理论视阈下审视文学主体的关系,以期最终实现文学活动的优化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学人类学研究中的“陌生化”的运用,要求用新的形式言说新的感觉体验,使日常熟悉的、俯拾即是的事物变成一种特殊的意料之外的事物,创造出一种对客体从未有过的感受和认知。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中的运用与人类学始终对“远方文化之迷”的学科追求有着异曲同工的所指;另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中也得到了应用性的发展,使得人类学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波兰哲学家、文艺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现象学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上,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存在方式予以描述。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领域,“文学的艺术作品”既不是实在的客体,也不是观念的客体,而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文学的艺术作品”在审美上由语音层、意义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观相层构成,实际只是一种图式化结构,只有当这些构成要素在阅读中被读者“具体化”时,“文学的艺术作品”才成其为审美对象。罗曼·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思想,已经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为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当代近一百年的文论史上,钱谷融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时代意识形态拘同,探寻文学的艺术魅力内在生成理路的理论家之一。“文学是人学”学说的论断,融会了明清心学中的人学思想资源和西方逻辑智慧,辩证了主流艺术反映论,从而完成了我国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及其来源的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本土言说。该学说的提出,也标志着在文学领域里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迈向现代人文学术过程中一座桥梁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文学功能是在文学“消费”过程中实现的。这一过程中,欣赏主体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审美对象,在此同地,文学诸功能才得以生成、发挥和实现。因而,文学功能的生戒和实现既同文学作品的具体构成相关,又同欣赏主体的主观条件或接受范式相关,它同时受到文学作品构成和欣赏主体主观条件的限定。文学作品仅为文学功能的生成、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和出发点,或者说,作品包含着文学的潜能,它的发掘、转化必须有待于欣  相似文献   

17.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命题,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解释活动中的解释者(主体)与解释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解释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而辨证的探讨;既充分尊重接受者和解释者的主体意识——“意”,又强调文学解释活动最终不能背离对作者和文本原意——“志”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把文学解释活动看成是解释者之“意”与解释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形成新的意义过程。正是在这基础上,“以意逆志”的文学释义方式所蕴涵的解释学思想能与西方解释学理论展开深层对话,两者互取长处,在内在旨趣上形成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8.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9.
文学既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也是人类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精神突围。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始终灌注着自由的理想。西方文学精神发展的历程表明,西方人文主要以“理性观照”和“神性启示”两种方式达成自由。“理性观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求得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有理性主义与物体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而“神性启示”则在关于人生存的追问中,将人放在超验语境中言说人的存在,它呈现为上帝启示信仰和精神超越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叶海霞 《科技信息》2008,(9):163-163
本论文主要引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视界融合”的理论,展示文学翻译中译文的形成是译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的融合。揭示了文学文本意义的自律性和开放性,文学文本阐释的动态性和循环性,给文学翻译及其评判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译文和原文一样,是意义存在的方式,是一个提供交流和对话的不可能被穷尽的意义世界,译文是在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中重新再现了原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