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二维合理下料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下料方法,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此方法具有简单、计算量小等特点。实例计算表明,它对节省板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维下料问题板材单一的特点,研究了多规格板材二维下料问题。板材规格多样、毛坯规格多样且数量庞大,是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完全问题。针对该问题的特点,将下料过程设计成规整和非规整两个阶段。规整阶段完成每种矩形毛坯的主体下料任务之后,如仍有毛坯剩余,则进入非规整阶段采用BL算法(Bottom Left Algorithm)下料剩余毛坯。根据模型特点,提出变邻域人工蜂群算法(VNABC),设计两种解码策略STD和SLD,并改进了VNABC算法的操作算子。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VNABC算法进行参数标定。通过仿真实验将VNABC算法与遗传算法(GA)、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NUS)、模拟退火算法(SA)、人工蜂群算法(ABC)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VNABC解决多规格板材二维下料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客车厂TJ-620B型汽车冲压件材下料问题为例,根据线性规划和组合原理,采用逐级优化的设计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研制计算机软件,得出优化套裁下料方案,原材料利用率从80%提高到94.79%。  相似文献   

4.
当前工业机械生产领域中,板材下料是其加工生产作业环节中的重要关键程序,其板材下料直接关系到其生产环节效率、质量以及成本,因此工业行业领域关于机械加工板材下料研究广泛且深入,大多围绕着其板材套裁排样和数控切割优化上面.笔者结合个人经验,主要研究探讨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板材排样软件和DXF文件标准的条件环境下,提出板材数控加工生产过程中,代码自动生成和仿真加工生产的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使得AutoCAD软件及其图形信息资源得到更深层次和广泛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rnet的二维优化下斜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维优化下斜问题是一个NP-复杂性问题,每一种优化软件都是利用近似和启发式处理得到下料结果,不同的优化方法及其优化软件不同的某些数据结构可能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又不可能购进大量不同的优化软件来选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二维优化下料解决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技术。实验表明,该方法将明显提高二维优化下料的总体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单一原材料下料问题,讨论了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求得一维和二维实用下料问题的较优解。我们实现的是一种改进的以模式为导向的下料方案。以模式为导向的下料方法是相对于以需求为导向的下料方法而言的,即把几种零件组合进行下料,一次切割可得到不同规格的零件,以达到节省原材料的目的。我们的改进是引入了动态权值,具体来说,依据各零件的完成时间要求,赋给每种零件一个权值,而且这个权值会随着下料的进行而不断改变,以调整下料时零件的优先次序。引入动态权值后,不仅能解决时限问题,而且能优化搜索过程。在搜索下料方案的过程中,一维主要采用回溯法搜索部分状态空间,从中找出较优解;二维情形,观察到各种零件的长度比原料的宽度大很多,所以只能按原料的长边方向切割零件的长边,我们运用二叉树前序遍历法去寻找较优解。求得一维问题的下料结果是:需要804块原料,61种下料方式,废料总长度为37012mm,能保证任务按时完成。求得二维问题的解答:需要472块原料,52种下料方式,废料总长度为7340880mm^2,能保证任务按时完成。本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求解速度快,适应性好等优点,稍稍修改一些初始值就可以适应新的实际情况。算法是用编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三块排样方式求解二维下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顺序价值修正框架和三块排样方式求解二维下料问题。该框架顺序生成排样方案中的各个排样方式(排样图),用每个排样方式满足部分毛坯的需求,直到满足全部需求为止;动态调整毛坯价值,使毛坯价值趋于合理;多次迭代生成多个不同的排样方案,实现优选。采用的三块排样方式通过不完全枚举法生成,其中最多包含三种毛坯,从而有利于简化下料工艺。通过与线性规划算法比较,说明在毛坯需求量较小的情况下,本文算法能有效减少板材消耗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板材优化下料问题的研究,给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具体的模拟遗传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兼有遗传算法中种群个体、交配、基因、遗传、变异等淘汰劣质解的操作,也有模拟退火算法中冷却进度表和接受概率等寻优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板材下料问题的快速求解。  相似文献   

9.
讨论矩形件二维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带剪刃长度约束的下料算法。这种算法将板材划分成四块,每块中排放长度和方向均相同的条带,每根条带中排放同种矩形件。运用递归技术构造四块排样方式的无约束生成算法和有约束生成算法。采用线性规划算法调用无约束生成算法生成第一部分下料方案;采用顺序启发式算法调用有约束生成算法生成第二部分下料方案。组合两部分下料方案形成最终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下料算法有效地解决带剪刃长度约束的下料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板材利用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研究,算法中加入改进的觅食行为和改进的聚群行为,对行为进行了改进,并将该算法用于求解二维板材下料问题.通过仿真实验与文献中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基本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得到的最优解要优于文献中的算法,实现提高板材利用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定语形容词带限定意义时.汉英表达的习惯(主要表现在词序上)各不相同.如何正确安排形 容词的词序,其间要否加上连接词或标上逗号是关系到表达是否正确、意义是否明晰的问题. 此外,这类形容词之后常带有各种意义不同的介词或不定式短语.组成形容词短语.使结构 复杂化.因此有必要根据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认识形容词和介词或不定式短语的搭配关 系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在形容词之后正确使用介词或不定式短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运输问题的若干新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我们同时考虑了运输时间及运输费用问题,并通过一些例子说明这些模式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萃取剂,选用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丙烯醛精馏脱水工艺进行模拟研究与优化。利用Aspen plusV9.0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基于全年总费用(TAC)最低原则,采用迭代优化法分别对萃取精馏塔(T-101)、溶剂回收塔(T-102)的理论板数(NT)、进料位置(NF)、回流比(R)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模拟结果为:萃取精馏塔总理论塔板数30,进料位置第25块理论板,回流比0.249,萃取剂进料位置第4块理论板,溶剂比0.183;溶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22,回流比0.232,进料位置第11块理论板;通过优化得到TAC最低为340万元/a。本文的模拟结果可以为丙烯醛脱水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于金属结构物的线型聚能切割爆破,主要是利用线型聚能切割器切割金属型材。通过试验研究了线型聚能切割器对不同厚度钢板、角钢、槽钢和工字钢的切割能力,探讨了切割器设置问题,分析了起爆点对聚能切割器切割能力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线型聚能切割爆破装药量仅为外部药包爆破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聚能切割装药可根据炸断线的要求,可以方便地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且能够实现理想的切割断面和理想的切口方向,但是起爆点位置对切割效果的影响较大。论文的结论对于切割器选型和爆破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 7.3对萃取精馏分离醋酸乙烯-甲醇共沸物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对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萃取剂流率和温度等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模拟优化得到萃取精馏塔的设计参数为:塔板数31,回流比0.27,萃取剂进料位置第2块塔板,萃取剂流率21932kg/h,混合物进料位置第22块塔板,塔顶采出量18477kg/h。溶剂回收塔的设计参数为:塔板数24,回流比1.80,进料位置第19块塔板,塔顶采出量12626kg/h。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前后能耗进行对比,节省循环水、蒸汽和萃取剂用量分别为285。9万t/a、3.2万t/a和4.4万t/a,每年共带来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在丙酸甲酯和正丙醇酯交换法生产丙酸丙酯的过程中,反应精馏塔的塔顶会产生大量的丙酸甲酯和甲醇共沸物,可通过分离的手段使其中的丙酸甲酯循环使用。提出耦合变压精馏工艺,选用非随机(局部)双液体模型方程(NRTL)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Plus V10.0对工艺流程进行模拟研究。以塔釜产品纯度为约束变量,高压塔塔釜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分别对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两塔最优工艺参数如下:常压塔理论板数31,回流比2.5,进料位置第9块塔板,循环物料进料位置第14块塔板;高压塔操作压力500 kPa,理论板数21,进料位置第13块塔板,回流比3.3。分离效果可达到甲醇质量分数99.95%,丙酸甲酯质量分数99.94%。与传统变压精馏相比,本文的耦合变压精馏可节省能耗48.8%。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繁殖月季的水插法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植物再生作用原理,将组织培养法与普通土壤扦插法结合起来,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择水、氯苯作为正、反向萃取剂来分离丙酮-甲醇共沸物系,规定原料液进料流率为540 kmol/h,进料温度为320 K,各塔的操作压力均为101.325 kPa,通过Aspen Plus进行流程模拟,得到摩尔分数为99.5%的产品。以最小全年总费用(TAC)为目标、序贯迭代搜索法为优化方法对不同萃取剂下的各塔进行灵敏度分析,规定塔顶轻组分摩尔分数为99.5%、摩尔回收率为99.99%,得到的优化结果显示:正向萃取中萃取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和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为76块、64块和45块,萃取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分别为25块、14块;反向萃取中萃取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和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为52块、40块和24块,萃取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分别为25块、7块。通过TAC计算表算出两种萃取剂下工艺流程所需的经济费用,结果为正向萃取流程费用26 658 942.69元/a,反向萃取流程费用25 466 172.02元/a。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水泥粉尘优化控制及其经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山区乡镇企业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以四川省开县温泉镇的水泥粉尘污染为典型,采用单目标线性优化方法,在整体最优的原则下对各污染源求取了优化控制方案,并作出了水泥粉尘回收利用的经济评估。按此优化方案,4.2a后不但可收回用于环保工程的全部投资,大气污染得以根除,每年还可净收益8.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